这副画十分开阔,底下是白茫茫的雪地,露出一些枯黄的杂草。天空中飘着雪花,画面的角落有一棵枯萎却挺直的树。在高处还有几个小点。
申太傅问道:“公主,您也没画麻雀?”
萧柠解释道:“高处的这几个小点就是麻雀。它们飞得太高了,所以在画面中就显得小。”
“公主,麻雀飞不了那么高。”
“有些麻雀可以。太傅没见过,不代表没有。”
申太傅惊讶地看着萧柠,迎上了萧柠无畏的目光。
萧柠的眼神很亮,蕴含着蓬勃的生命力和对这个世界的渴望,还有一丝如何也打不倒的坚韧。
申太傅觉得震撼,没敢再看萧柠的眼睛,只是说道:“公主这幅画,画得也不错。”
三皇子趁机说道:“太傅既然觉得大皇姐画得不错,是否应该给她一点奖励?”
申太傅顿了一下,说道:“那就……赠送大公主一块苴却砚吧。此砚质地莹润,色彩斑斓,砚中有画,品相上乘,是砚中佳品,深受读书人的喜爱。微臣手中也只有三块。”
萧柠正要谢申太傅,三皇子却拦住了她,对申太傅道:“我姐姐怎么会少了砚台,太傅何不送点更珍贵的?听闻太傅手中有一本《西蜀策论集》,上面收录了许多精彩的策论,还有太傅大人的标注。我想,大皇姐一定更喜欢这个。”
萧柠听得有些心动。
科举考试最常考的就是策论,而这方面正是萧柠所欠缺的。
温妃虽然给她搜集了一些策论,但她很难模仿,觉得不知道如何下笔。
但申太傅手头的那本策略不一样,上面有很多申太傅的批注,都是他的感悟和见解。
而且本朝文风,以西蜀之地最盛,西蜀也是出人才最多的地区。只是由于种种原因,早些年西蜀文人的策论,大部分都散佚了。
申太傅走访了很多地方,费了无数功夫,才把那些散佚的策论重新收集起来。
因此,这本《西蜀策论集》,可谓是天下读书人都想要的一件珍宝。
得到了它,就相当于得到了一本很全面、很权威的科举辅导书。
申太傅本人是三元及第,可以说是科举考试中最优秀的人才。他的批注,自然是最实用、最准确的。
申太傅脸色一变,道:“那本策论集是微臣最珍贵的书籍之一,恕臣不能割爱。”
三皇子笑道:“太傅,您别这么小气嘛。”
“非是微臣小气,公主得此书无用。若是公主不要苴却砚,臣家中有一绣娘,织出来的衣服色彩绚丽,无与伦比,臣可以让她进宫,为公主做一身好看的衣裙。”
见申太傅不肯把策论集给自己,萧柠也不勉强,笑道:“衣裙就不必了,太傅既然愿意给我苴却砚,那我就要一块吧。”
萧柠能理解太傅。对太傅来说,一个女子拿走他的策论集,自然是暴殄天物了。他就算要给,也会给一个优秀的举子。
就像是一个天下闻名的剑客,不会把自己的剑传给一个稚童。除非他发现,这个稚童是一个剑术天才。
来日方长,萧柠有的是机会说服申太傅。
一开始的考试对于策论的要求并不高,萧柠靠自己收集到的资料,应该能过关。
等她考上举人后,再去向申太傅求这本策论集,说不定申太傅就愿意给了。
申太傅叫一个下属拿来一个礼盒,递给萧柠。
“大公主,这礼盒里就是苴却砚,您请收下。”
萧柠得体地笑道:“多谢太傅了。”
接下来又上了几节课,直到申时四刻才放学。
这会天还亮着,离晚饭还有一点时间,刚好够这些宗室子弟回到住所的,回家就能吃饭了。
萧柠一直想叫宗学堂的师傅们指点一下自己,但之前一直没时间提起。这会等大家离开后,倒是方便。
三皇子对萧柠道:“大皇姐,我送你回宫吧。”
萧柠道:“不用了,我还有点事,你先走吧。”
“好吧,改日我请大皇姐过府吃饭。”
“好,我一定前往。”
三皇子刚才一直明里暗里地帮她,萧柠心中十分感动。虽然她跟这些皇子都有血缘关系,但一来不是同母,二来从小也没相处过,关系如何真的看缘分。
三皇子真心待她这个姐姐,她也决定投桃报李。以后三皇子有事,她也会尽力帮助的。
很快,学生们都走了,只有太傅和一些学士留了下来,处理一些杂物。
萧柠鼓起勇气,上前对申太傅说道:“太傅大人,我有一事相求。”
“公主请说。”
“过几天,我想参加童生考试,想请太傅大人指点我。”
“公主要参加童生考试?为什么?”
“我只是想检验一下自己的学问。”
“没这个必要,参加考试的都是男人。公主是女人,且是金枝玉叶,抛头露面恐怕不妥。”
“读书、考试是正经事,我觉得没什么不妥的。我只是出去参加考试,并非去做坏事。而且,我已征得了父皇的同意,现在只缺一个老师。太傅大人博学多才,出类拔萃,我很想跟您学习科举的知识。”
“若是公主要在宗学堂上课,只管来便是。但若是想学科举的知识,恕臣不能奉陪。”
“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