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是正经事,是为国家选拔人才而开设,并非公主的游乐场。公主混进一群学子中,是想干什么呢?炫耀您身为公主,还能努力学习,让其他人羡慕?有这个必要吗?”
“我知道科举是正经事,难道本公主不能成为人才吗?不能为国效力吗?您为何会觉得我去参加考试是为了炫耀自己?”
“公主做自己该做的事,便是为国尽忠了。牝鸡司晨,惟家之索。”
“什么是我该做的?什么又是我不该做的?听闻申大人自幼丧父,由寡母抚养长大。您的母亲这么多年来操持家中大小事务,让您能专心读书,您才能考中进士,成为太傅。那么您的母亲,算不算牝鸡司晨呢?”
“这……自然不算。她老人家只是操持家务而已,没有乱了秩序。”
“什么是秩序?男人掌握权力、地位、官职、话语权,女人只能操持家务、带孩子,这就是秩序?”
“公主,不论您怎么说,微臣都没法指点公主参加科举,请公主见谅。”
萧柠有些生气,但是她也猜到了这个结果。
她又求遍了宗学堂的所有学士,他们都拒绝了,要么说自己太忙,要么说自己才学不足,要么劝萧柠放弃。
总之,没有一个师傅愿意教她。
萧柠反而被激发出了不服输的劲,她非要给自己找个老师不可!
天底下的进士这么多,总有人愿意帮她的。
萧柠走出了宗学堂,看见二皇子站在走廊上。
“二皇弟,你还没走?”
“皇姐刚才跟太傅他们说什么?”
“我即将参加童生考试,想找个进士指导我,但是宗学堂的太傅和学士们都不肯。”
“原来如此。皇姐何须舍近求远?”
“这是何意?”
“皇姐的义父姜焕,也是两榜进士,熟知科考流程。您可以问他。”
“对啊,多亏你提醒。只是,如今我住在内宫,很难与义父相见。纵然相见,义父事务繁忙,恐怕也说不了几句话便要离开。”
“宗学堂的教师之位尚有空缺,一般由朝廷重臣兼任。皇姐可向父皇提议,让您的义父姜焕兼任宗学堂的侍读学士,专门指导您一个人。本来每一个上学的宗室子弟都会有一个专属的侍读学士,您也可以要一个。姜大人若是太忙,可以在宗学堂里办公,您有什么问题随时请教便是。”
萧柠喜道:“还是二皇弟想得周到。对了,我是不是可以有一个伴读?”
“每个宗室子弟都可以带两三个伴读,一般是从下属或是大臣的家里选同龄人担任。以前没有公主来宗学堂的先例,不过您既然要在宗学堂上学,向父皇要一个伴读的名额应该是可以的。”
“嗯。”
萧柠觉得,自己还是需要一个伴读的。两个识文断字的女孩一起学习,可以共同进步。
而且,有了伴读之后,她也不用一个人面对这个全是男人的宗学堂了。
宗学堂离御书房不远,萧柠来到御书房旁边的耳房候着。
她问门口的太监:“父皇在御书房吗?”
“皇上在跟大臣们议事,估计要过一会才回来。”
“那本公主在这里等候,如果父皇回来,你们就来通知。”
“是。”
等了半个时辰左右,皇帝回到御书房,并传了晚膳。
太监来通知萧柠,萧柠便到御书房门口求见皇帝。
皇帝让她进去。
萧柠进屋之后,笑道:“父皇在用晚膳吗?女儿还没吃饭呢。”
皇帝笑道:“既然如此,就陪父皇一起吃吧。来人,添一副碗筷。”
碗筷添上了,萧柠很自然地坐在皇帝身边,陪他一起吃饭。
本来陪皇帝用膳有很多规矩,但皇帝怕萧柠吃得不自在,免了所有规矩,让她自由一些。
萧柠吃得优雅而从容,皇帝看着也满意。
皇帝本来担心,萧柠被认回来时已经十八岁了,会跟自己不亲,没想到萧柠完全没有生疏的意思。
每次见了皇帝,萧柠都会很亲切地叫一声“父皇”,就像是从小在皇帝身边长大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