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岁岁红莲 > 第18章 旧时淮月(二)

第18章 旧时淮月(二)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一路上,晏澄洲都把秦淮月抓得紧紧的,任她怎么推脱都不肯放开她。

秦淮月欲哭无泪,出府就出府,为什么要带上她啊?

三人绕到绿玉小筑的后院,找了个没人的角落,直接翻墙出了府。

待落了地,小六揉了揉空瘪的肚子:“公子,我好饿啊!”

晏澄洲说:“咱们走水道,坐船去秦淮河,城南有间庆丰楼,他们家的蟹壳烧饼和素三丝可是金陵一绝。”

晏澄洲带着二人从码头上了船。摆渡的老翁撑着一支竹篙,驾着船悠悠往城南驶去。

河面弯曲萦纡,绿水逶迤铺开,两岸生长着一丛丛芦花,如烟似雪;水鸟栖息其间,不时发出一两声悠长的啼鸣。

船行至中途,天上便下起了廉纤细雨,万千银丝落入水中,溅起一圈一圈的涟漪。声音淅淅沥沥的,听得秦淮月昏昏欲睡。

不知过了多久,她被一阵嘈杂的声音惊醒,船靠岸了。

秦淮河畔是金陵最为繁华之处。粉墙黛瓦的妆楼、酒肆临水而建,屋檐下都悬着精致的红纱灯笼。河面被载着各色竹篓竹筐的小船挤得满满当当,叫卖声、谈笑声此起彼伏;两岸也挤满了观看踏索、吞剑、傀儡戏的行人,热闹极了。

三人下了船,晏澄洲牵着秦淮月,轻车熟路地钻进一条巷子,七弯八拐,竟又拐回了岸边。

不似刚才下船处的沸反盈天,这一带要僻静的多。巷子出口处是一座拱桥,过了桥,对岸便是庆丰酒楼。

晏澄洲是这里的常客,店前的伙计显然认识他,上前唱了个喏:“公子,您来得不巧,今天楼里的位子都满了,不过,外间的水榭还有座,风景也雅致,您看可要小的给您安排安排?”

晏澄洲转头问秦淮月:“可要换个地方?”

秦淮月摆摆手,“不必了,就这儿吧。”坐了这么久的船,她肚子也饿了。

晏澄洲对那伙计道:“还不赶快带路!”

伙计连忙应是,带着三人进了店。

庆丰楼的水榭临河而建,四周悬挂着精致的水晶帘,铺着秋香色忍冬纹毛毡地毯,靠水的栏楯边,摆放着各式各样点缀青苔的小盆景,装饰得极其雅致。

三人在水榭的小案前坐定,小二麻利地上菜上酒。晏澄洲兴致勃勃地给小六和秦淮月介绍菜品:“这是蟹粉狮子头,这是松鼠桂鱼,那碗五颜六色的,是五色糕……”

小六早就饿了,还没等他讲完,就开始动筷子。

晏澄洲懒得跟他计较,只专心给秦淮月夹菜,没一会儿,秦淮月面前就堆成了一座小山。

秦淮月蹙起秀气的眉,道:“公子,你别只顾着给我夹,自己也用点。”

晏澄洲弯了弯唇,朗声道:“没事儿!你家公子不饿。”

又转身吩咐店小二,“去把你们这儿最好的酒给本公子拿两壶来!”

少顷,酒便送来了,一齐来的还有个穿藕荷色纱裙,抱着琵琶的姑娘。

琵琶姑娘含羞带怯,朝晏澄洲欠了欠身子,声音软糯:“公子想听什么曲子?”

晏澄洲瞪了店小二一眼:“我可没说要听曲。”

当着秦淮月的面听小曲,他脑袋不想要了?

店小二笑眯眯地道:“公子,这位是姑苏来的乐娘,最擅姑苏小调,可要请她为公子弹上几曲?”

晏澄洲本想开口赶人,秦淮月却道:“就让这位姑娘弹吧。”

琵琶姑娘向秦淮月投来感激的一眼,在一旁的蒲团上坐下。

晏澄洲收回视线,又继续饮酒。

水榭外的河岸边,开着大片大片的荷花,刚下过一场雨,荷叶间积了不少水,晶莹的水珠沿着荷叶滴落,将水面敲出一道道涟漪,惊得水中游憩的锦鲤四散逃开。

秦淮月最喜欢荷花,一边吃着碗里的饭食,一边扭头欣赏水边的朱荷。

琵琶姑娘吴侬软语地唱着,软糯的嗓音让人心神荡漾。晏澄洲一杯接一杯地喝,本就有些醉醺醺的,又听着这情意缠绵的曲子,竟有些飘飘欲仙。

晏澄洲一向酒品不好,秦淮月担心他喝多了发酒疯,伸手想去夺晏澄洲的酒杯,“阿郎,你别喝了。”

晏澄洲脸色酡红,笑嘻嘻地挥开她的手,指着岸边摇摇摆摆的荷花,“月儿,你看,那花好不好看?”

他自顾自地站了起来,脚步虚浮,“我、我去给你摘一朵上来……”

说罢,便踉跄着向临河的栏楯扑去。

秦淮月急了,想上去拉他:“晏筠!你给我——”

“回来”二字还卡在喉咙里,晏澄洲就被水榭的栏杆绊了一下,身子晃了几晃,扑通一声,整个人栽进了水里!

身后传来琵琶姑娘的一声尖叫。秦淮月心中咯噔了一下,想也没想,毫不犹豫地跟着他跳了下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