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进入崇明正殿,有些在记忆深处的画面突然照应上了眼前的情状。
陈京观记得自己来过大殿,是和萧祺栩一起,来看姨母。
那时候他大概六岁,牵着堪堪能走六皇子,陈频和萧霖在书房谈事,他便领着萧祺栩坐在门槛上看地上的蚂蚁。
那时候他觉得这小东西如此脆弱,一不留神就死在他人脚下。可后来,他觉得那蚂蚁是南魏最厉害的。这崇明大殿,只有它可以来去自由,其他来这的人,就连萧霖,都多少留下了些什么。
那之后,他也没有再见过那匾额上的“承乾嗣坤”四个字,姨母死了,就连父亲都很少再进那书房。
“少将军,皇上和蒋丞相在内厅议事,您怕要去偏殿稍等片刻。”
陈京观不怒反笑,看着来给自己传话的内侍,他的服饰是要比那日来的更华贵些,连手里的拂尘都镶了翠玉。
“公公,有件事不知能否问你一句?”
陈京观盯着内侍的眼睛,那内侍确实更懂眼色,立刻伏下身,将身子往陈京观处靠了靠。
“在你们阙州人眼里,如何看待我这雍州乡野长出来的地痞流氓?”
内侍没想到他会问自己这个,一时间也不知要如何回答,只能装出为难的样子保持谦卑的姿势。
“那我换一个问题,你们骨子里的傲慢,究竟源于这上面那位,还是旁边那位?”
陈京观说着,眼睛就朝侧面的长公主居所望。
南魏如今形势,明面上是萧霖当政,可众所周知,他背地里有一个封号崇宁的长公主提着线。
他们是同母姐弟,也是前朝最不受宠的皇子和公主,但故事的最后,萧霖登上了九五之尊的位置,而崇宁住到了离主殿最近的威岚坊。
当时与他们争夺的人,如今转世恐怕都能再等朝堂了。
陈京观之所以想要大费周章回到这阙州,也是因为他没看懂他这位姨夫。
有些话他想要亲自问,他想要亲眼看看那位父亲信了半辈子,最后却亲手将他送入敌营的人。
外界都传萧霖是靠着崇宁才得到了这个皇位,这位置是崇宁用心血替弟弟和自己谋的出路,其中算计不得明说。可只论史书上对那场夺位之争的描述,陈京观觉得崇宁称得上上乘的谋士。
那萧霖呢?当真就是崇宁手里的提线木偶?崇宁有属于她的不甘心,难道萧霖没有?同样是皇子,他不可能没有贪慕过那个位置。
如今世上的污名都扣在崇宁头上,那场仗的收获貌似也落在崇宁头上,可陈京观觉得不尽如此。
萧霖不是蠢的,至少陈频对他的评价是藏巧于拙。
陈频看人很准,他愿意相信萧霖,那萧霖势必有他自己的长处。
要想找到陈频真正的死因,陈京观觉得只凭那降罪书上的玉玺是不够的。
权利的两头系着萧家的姐弟,这么多年他们安稳搭台唱戏,演着不露破绽的双簧,人人都觉得明面上的人是傀儡,可陈京观觉得他们的关系远不止于此。
萧霖扮演着什么角色?这是陈京观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
不过萧霖让他安然进了阙州城,想必他至少没认出陈京观的真实身份,又或者说他认出了,却打算用这身份做些别的。
陈京观又转头望着眼前的内侍,那内侍不敢回答这掉脑袋的话了,只能打趣着试图岔开话题。
其实那内侍当差这么久,也是头一次见提着佩刀上殿的,素日就是功成的大将也要着朝服来见萧霖,迄今为止只有陈京观一个穿了一身马队的衣服就来了堂前。
“宣陈京观觐见!”
正殿里传见的声音如及时雨一般,内侍长出一口气,赔着笑脸喜盈盈地望着陈京观,后者只看了他一眼,撩起袍子大步流星向前走。
如今行制的崇明殿主殿分四部,皇上日常办公在正殿和内厅,侧面有偏殿两处,左边供来人休息,右边供事务司处理日常奏章和案卷,后面有内室一座,是皇帝平日休息的地方,至于最后一处,是宣威坊。
那是南魏开国皇帝创设的,专门用于惩处犯了罪的官员。
因其设在这崇明殿里,既能起着警示的作用,又方便将凌迟的大臣直接由后门送出去处理了,所以每逢皇帝单独召见,朝臣总是悬着一颗心,生怕哪句话说错,便出不去这富丽堂皇的宫殿。
内侍害怕陈京观再刁难自己,步子一刻不停地引着他往长阶上走,与陈京观前后脚擦身而过的,就是南魏当朝宰相蒋铎。
此人是现在南魏朝局里的风向标,他站在那边,那边就能站到最后,究其根本,或许还是因为他背后是长公主崇宁。
但二人的关系究竟如何,这整个南魏也只有他二人自己知道。
明面上,蒋铎是崇宁引荐入朝的,也算知遇之恩,可背地里蒋铎充当着什么角色,始终是崇明殿一桩秘闻。
陈京观想到这里突然觉得好笑。
崇宁当真编排了一出很好的话本子,她面前人影憧憧,你方唱罢我登场,而崇宁稳坐钓鱼台,看着鱼池里的游鱼争个你死我活,最后再将他们一网打尽。
当初她就是这样的手段才赢得了夺位之争,而现在的陈京观连这些表面的人都没看懂,对于崇宁,他可以说是一无所知。
此刻,蒋铎前脚迈出崇明殿,宣威坊里便抬出去一个。
蒋铎从陈京观身旁过去时既未出声也未与陈京观有任何接触,仿佛眼前的人不存在一般。等蒋铎走近了,内侍便迎上去谄媚地问候,换来的也只有趾高气昂地戏谑。
陈京观对此不以为意。其实在来之前,他以为阙州的人都该如此对自己的,像夏衍一般能称自己一句少将军的,才应是稀奇。
崇明内殿平海的身份不能进去,陈京观便示意他留意些门口的情况。那内侍要迎平海去偏殿,他没做声,就立在龙纹柱旁看他脑子里想象过的画面。
“进来吧。”
崇明殿的门应声关上,整座大殿只剩下陈京观一人站在内厅门口,他隔着绣帘迟迟未动身。
“怎么,当真要我将你请进来坐我的位子?”
里面的人语气轻浮,绣帘前还立着一块屏风,透过两层细纱,陈京观基本看不清坐在椅子上的人。
“您说笑了,若要坐,半年前我就自己进来了。您高岁,不劳您大驾。”
陈京观就立在门前出言不逊,萧霖也没恼,从椅子上起身向门口走来,他走得越近,陈京观脸上的表情也就淡然。
其实要说萧霖的模样,陈京观已经记不起来了。
那日他没等到萧霖从书房出来,而是由内侍带到了康乐坊,也就是他姨母先皇后温浅的宫殿里。后来要说见,或许就只是临走时在马车上与刚到康乐坊的萧霖擦肩。
同样,于萧霖而言,陈频独子陈景豫,已经死在了自己下令放的那场大火里。
“那我倒好奇了,你那日登临阙州却不入崇明,今日进了崇明又不入内室,怎么,看不上这块地方?若是如此,你为何还要费尽心思让我请你进来,你这一出所谓何意啊?”
萧霖的话听不出情绪,又或者他本就没有带任何情绪。他说完,绕过屏风,又掀起最后这层绣帘。
眼前的人比陈京观想象中要老上许多,想年纪,应当和父亲差不离,可看上去,却近似花甲。
“皇上以为呢?”
萧霖轻笑了两声,搬过门口的椅子坐在了陈京观面前。
“人老了,站不住,还请少将军见谅。”陈京观不为所动,萧霖也没有理会他,“我南魏是战时征兵制,而自陈频反击西芥后,常备兵力只有六万,还多集中在崇州、雍州和廊州三个边境州县,如今你一举拿下广梁,还能在雍州招兵一万人,这阙州,不是唾手可得?”
陈京观没想到萧霖会如此轻而易举的讲出父亲的名字。他眼神闪过一丝恍惚,但很快恢复如常,微微低头看着眼前的人。
“那皇上认为,雍、廊二州,我何故拿得如此轻而易举?”
萧霖当然听出了陈京观嘲讽的意思,他没有正面回应陈京观的话,而是抬头对上了陈京观的眼睛。
“天下早已不是萧家的天下,这南魏,萧家又能坐多久?可换了你,就能坐稳了吗?”
陈京观没有回答他,萧霖便继续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