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胜天半子【群像权谋】 > 第6章 重回阙州(二)

第6章 重回阙州(二)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上一次去阙州,是一千人拉着装粮的马车,一路散粮,一路殓尸。而今这一次,陈京观只带了没穿盔甲的十二人,一人一刀一马,就立在昌用商行门口。

“就这么去?”

宁渡看了看陈京观的队伍,将为他收拾好的包袱递给他。

“此番去时间不会太长,他要是真的要粮,会让我回来送粮入都城,若是鸿门宴,我再做其他打算。”陈京观顿了一下,“我总觉得他让我回去没那么简单,与其猜,不如问。”

陈京观宽慰着师父,转头就看到平芜眼泪汪汪和席英站在远处,宁渡叫他过来,那小子却不情愿地扭过身子。

“罢了,他还小,肯定舍不得。这次入阙州我旨在要一个身份,甚至这几人也不会随我进城,我只带了平海一个人去崇明殿。”

陈京观身后的平海和宁渡示意,宁渡微微点头。

“平海和你相熟,也比一般人要沉稳得多,你带他去我放心”,宁渡又看向平海,“你娘我已经安排了就在商行做活,免得你和平芜还要费心。”

平海的话比平芜少很多,他听了宁渡的话,默默点头没作声。

平家两兄弟是宁渡旧友平呈宙的儿子。当时陈频来招兵,平呈宙跟着去了西芥,再回来的时候打了胜仗封了总旗,回来还同宁渡炫耀了一番,可入了阙州却被疑叛国。

宁渡最后一次见他,他跪在陈频旁边。

那时候平海已经记事,他娘哭着要去殓他父亲的尸首,他便跪在门口拦着,本来话就不多的人,自那以后更是少言寡语。

而平芜不过五六岁,关于平呈宙的死因,大家都对他三缄其口,他只是知道爹回不来了,每天陪着母亲哭,后来也就渐渐麻木了。

“我带着你,是觉着你也想去寻一个答案。”

陈京观微微侧身朝平海说,平海还是沉默着,却忍不住低头看了看腰间那把父亲留给自己的匕首。

陈京观这些年的谋划,上上下下只有平海最清楚,陈京观也丝毫没有想要瞒着他的意思,他把他当作自己最好的兄弟,也把他当作另一个自己。

“董将军何在?”

临行时,陈京观环视一圈却没找到董辉的身影。

“回禀少将军,董将军清早收到陆小爷的信赶回平州了,您有何吩咐?”

董辉的副将跑到陈京观面前行了军礼,此刻的陈京观不知道想到了什么突然有些愣神。半晌,才轻轻点头对着董辉的副将说:“让董将军守好家,练好兵,一切行动等我的消息。”

副将意识到了什么,向陈京观微微点头退回了大部队中。

……

从雍州到阙州大概八百公里,其实若快些走,也用不了一个月。可年关将至,路上的百姓三三两两结队去雍州采买,论谁远远望见陈京观都要招呼一声,后来陈京观索性逐渐放慢速度,从每日三十里,到如今每日十几里便停下休息。

只是他们越往阙州走,年味就越淡,景象就越冷清。

陈京观翻身下马,招呼将士们生火,准备扎寨休息。可还没等他站稳,就看到自己刚走过的路上有一人骑马飞驰而来。

“董将军?不是让你守在雍州吗?”

马上的人气还没有喘匀,忙从怀里翻出一封信。

“敬安山快报,有姓穆的兄弟三人占了廊州出城的路,不停骚扰廊州几个稍具规模的商贩。陆小爷得了消息就让我给您送来,廊州的粮,一时半会送不出来。”

董辉一边说一边往嘴里灌着平海递来的水,而陈京观出发时没见到董辉,便预料到是粮仓有事发生,不过此时他倒是松了一口气。

好在只是运输问题,没有伤到根本,况且陈京观手里的底牌并不是粮食,无论与萧霖谈不谈得成,只要他能出崇明殿,廊州的粮都会被送到百姓手里。

他说过,庙堂周旋,不能撼生生性命。

陈京观拍了拍董辉的肩膀,示意旁边的人先带董辉去休息,随后打开信与平海一起看,平海瞧了一眼,就知道了个七七八八。

过去的时日陈京观忙着平远军,商行新接的几单生意都是他去做的,穆氏兄弟的事他一路上也有耳闻。

“这三个人在过去半年里劫了好几次雍州过去的马队,倒是一直没劫过昌用的货。但是我们到时候若要从廊州直接走,便用不了昌用的名号。”

陈京观没说什么,将手里的饼撕了一半递给平海,他一边吃着饼,一边拿树枝在地上比比画画,等着心里有了个大致方向,才抬头叫来了董辉。

“廊州的粮送不出来的事密不外传,您照常回雍州练兵,其余的等我先会会南魏皇帝再说。”

董辉点点头,嘴上还叼着半块饼,便准备上马回去。

“对了,平芜和席英这两个小孩您多照看点。”

董辉向陈京观做了个了然的手势,等董辉一走,陈京观就起身朝着阙州城门出发。

……

时隔半年重新踏上这块土地,那里的血迹早已被洗刷干净,阙州城门恢复了开门迎客的姿态,但是街道冷清,光景大不如从前,偶尔有一两个马车,也是只出不进。

陈京观和平海走到城门口,一抬眼就看到了那个熟悉的小守卫。

“姓名,官令。“

站在城门最外围的兵士拦住了陈京观,却让赶来的小守卫用长刀的刀柄敲了脑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