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扇诗题:
春风有信染群芳,旧人难似花满时。
不奢海誓山盟久,惟愿炊烟相伴迟。
慕怀清看着那首诗,眸光深了深,而后才拿出一套古籍送给周近野。
周近野道:“谢谢你们的贺礼。”
霍澄抱了抱他,声音带着哭腔道:“我会想你的。”
周近野笑道:“你们既然要去京城,以后可得稳重点,尤其是你,明澈,少打架。”
“别人不欺负我,我也不会打别人啊……”
赵知行也抱了抱周近野:“谢谢你这几年的照顾。”
“你也算找到自己的幸福了。希望你们此去都能金榜题名。我在贺州也会永远为你们敞开大门。”
慕怀清注视这告别,酒意熏红了脸。
-
周近野离开了,他们也该走了。
四个人约定好一同进京,临走那天,赵家霍家陆家全都来了人在城门送行。
赵季青拍了拍两个儿子的肩膀,语重心长道:“此去一路保重,省试艰难,考不过也没什么大不了的,爹会永远在这里等你们回家。”
又叮嘱赵知行道:“你身为大哥,要好好照顾怀清。”
赵知行道:“孩儿谨记。”
王氏将赵知行拉到一旁,叮嘱道:“你第一次出远门,为娘的实在放心不下,有什么难处,一定要写信和家里说,别一个人在外头硬撑。饭一定要吃好,盛京听说比这里冷,冬天到了也要多添衣……”
“我知道了娘,你在家照顾好自己。”赵知行又看向赵小苒:“小妹,你也莫要再像以前一样任性了,多听爹娘的话。”
“要你说。”赵小苒赌气似的把头撇过去,眼里早已噙了两点泪花。
霍澄只有逐月一人来送。
“阿翁真是,就送我到门口。”霍澄故作哀怨道。
逐月道:“老太爷是怕在你面前掉眼泪吧。郎君你也真是的,二话不说就这么跟着跑去京城了,留老太爷一个人在这里。”
霍澄道:“可是他们不在,晋州我还真待不下去,叫他和我回京城也不肯。还好有你在,以后你就替我多陪陪阿翁了。”
“知道了,郎君你也照顾好自己。说实话,你们一走我也怪不习惯的,晋州都要少了好多热闹。”
说到这里,逐月看向慕怀清,犹豫了一下,还是向自己曾经的心上人走过去。
“慕郎君,难得相识一场,希望你此去金榜题名,得偿所愿。”
慕怀清很是意外,郑重行了个礼:“借逐月娘子吉言,也望娘子觅得良缘。”
逐月想起了什么不好的事,应了一声,背身离去了。
陆二爷夫妇客套地嘱咐着陆居澜一些话,陆窈仪鼓起勇气走向赵知行。
“郎君此去,万望珍重。”陆窈仪从袖中取出一道符递给他,温柔道:“这是我在云溪寺求的,愿它保郎君一路平安。”
赵知行珍视地将平安符捧在掌心,微笑道:“多谢陆娘子。”
该说的话都说完了,四人坐上同一辆马车。
晋州城在视野中渐渐远去,车轮扬起的尘土遮盖了故人身影。
一年前,她孤身飘零来到此处,从未想过会和这么多人产生羁绊。
人生像一条丝线,无数人的线纠缠在一起,织成一匹叫做故事的布。
她还会有回来的一天吗?慕怀清也不知道。
离别的愁绪让四个人安安静静走了很长一段路。
晋州到盛京,有一个月的路程,四人在路上没多作停留,由秋入冬,天气转冷,一个月多后终于是到了盛京。
旅途劳累,马车上的大部分时间慕怀清都是睡过去的。
她听见喧闹声后迷迷糊糊睁开眼,发现自己靠在陆居澜肩上,对方靠在车壁上,也眯了眼。
她难得看见他这样安静的时候,一时没移开目光,也不忍出声打破这份美好。
可车厢里还有两个人。
“终于到了,小爷我屁股都坐麻了!”
霍澄叫了一声,惊醒了陆居澜,慕怀清连忙收回目光,坐直了身子。
赵知行撩开车帘,恢弘的城门将马车衬得极为渺小:“要进城了。”
递交路引和解状给官兵检查后,马车驶进了城。
八方争凑,万国咸通。举目高楼层叠,低头大道平坦,欢声笑语处处闻歌。一座穷尽世人想象的繁华之都。
盛京,她回来了。
“盛京,小爷我终于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