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的选择就是自己解决,而自己解决不好,就一直受他人欺负。
这些欺负别人的人,往往是班级的领导者,在老师面前有良好的表现,说得上话,受到老师们的喜爱。
其他的孩子自觉无人依靠,便忍气吞声。
这天,桃花的姑姑给他送了一盒彩笔,再普通不过的彩笔,在这里却是一件稀罕玩意儿,因为好多孩子连文具都凑不齐,更不用说这么好看、可以画画的东西了。
其实一些同学家里面也有彩笔,但是不会带过来。如果你带过来了,就要贡献给老大。那能不能完好无缺的带回家去,什么时候能带回去,就说不好了。
壮壮找桃花来借彩笔画画,老师偶尔会给他们上一节美术课,说是美术课,其实就是让孩子们自己在纸上面画画。
这是这些孩子们最喜欢的事情。他们不懂得什么叫创造,也不知道可以自己在画纸上面自由发挥,只知道把纸蒙在美丽的、好看的图画上面模仿,一笔一划,用心地描摹出来,力求和它画得一模一样,在他们心里这才叫好。
壮壮画得好好的,同学刘志明却过来找壮壮借画笔,壮壮拒绝了,因为刘志明之前欺负过他,还鼓动别人孤立他。
“我不愿意借给你,你之前都不让别人跟我玩。而且这是桃花的,不是我的,我没有权利决定借不借给你。”
刘志明听了心里面不舒服,便开始算账了。和壮壮说:“我之前还借你墨水了呢!你把墨水还给我!把你之前用过的墨水还给我!”
桃花刚好走过来,听到这一番话觉得很可笑。这怎么还呢?墨水已经被写过字了,而且之前同意借,现在怎么要还呢?要怎么还呢?难道还要把墨水从纸上面融出来,再给你放到墨水瓶里?
猛然之间,桃花反应过来,刘志明并不是真的要壮壮还,而是在以一个不可能被还回来的东西要挟对方,达成自己的愿望,这是他们常用的伎俩。
往往被这样要求的孩子,心里面就会害怕。这边的经济条件比较差,大多数孩子都得不到像样的文具,好不容易有零花钱买文具,买到的东西质量又很差,没几天就坏了。
再去找家人要钱,就会被批评说老是买这些华而不实的东西,可是小孩子容易被漂亮的事物吸引是正常的。
遇到这样的事儿,孩子的第一反应就是,我没有钱,我买不起,我还不了。
便会产生内疚的心理,从而被对方操控。
桃花忽然对“人之初,性本恶。”这句话有了深刻的理解。
这就是为什么要上学吧。
自然发展,有可取的地方,但也不能忽视它的缺点。
桃花走过去对壮壮说:“壮壮,不要争论。”
又转身对刘志明说:“如果你愿意和壮壮道歉的话,我可以借给你。”
刘志明被惊了一下,道歉?太郑重了吧,看着周围的眼睛,他觉得接受不了,很害怕,很羞愧,也很担心别人笑话他。
丢下一句:“不借就不借。”转身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