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不思量,自难忘 > 第7章 第 7 章

第7章 第 7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而信中却是将当年温家之事一一道明。

温家祖上是随太祖皇帝征战沙场的开国功臣,受封公爵,世袭罔替。

先温国公,也就是他的外祖父,也是战功赫赫,多镇守东楚与我大秦边界,是最为忠肃正直之人。

其妻赵氏乃名门闺秀,端庄贤淑,与先温国公夫妻恩爱,育有一子一女。

其子温曜,也就是他的舅父,先温国公世子,虽然因早产先天体弱,但其人惊才绝艳,智珠在握,可安邦定国,只是太过淳善,轻易相信了妹夫。

其女温曦,也就是他的母亲,已故先皇后,容貌冠绝京华,仁爱善良,母仪天下,凤仪无双。

本是累世勋爵,钟鸣鼎食之家。

却因为他母亲执意嫁给当时还是个无权无势、不受宠爱的皇子的景明帝,就为其筹谋布局,将其送上九五之尊的位子。

却不想,当今皇帝虽然是个能力极为平庸之人,性情看起来也比他那些兄弟更和顺些。

但多年冷落,终究也使他自卑自负,多疑善妒。

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

景明帝一朝局势稳定,大权在握,就因为惧怕温家势大,想要匆匆收回温家兵权。

而先温国公因着女儿已经是当朝皇后,温家又有从龙之功,权倾朝野,已是盛极之时,便想要急流勇退,以免日后帝王疑心外戚干权,于是也就顺从地交出了手中权势。

谁知道景明帝竟在先温国公交权后不久,趁着温曜外出查访之时,一副毒药送其西去,抛尸荒野,还谎称其遭遇山匪,下落不明。

而后甚至意图构陷先温国公通敌叛国,幸而尚未得手,就被先温国公先行发现。

温国公起了疑心,仔细调查后才得知温曜之事。

先温国公悲痛欲绝,但也只能尽力挽救,为了尚在后宫的女儿和温氏一族。

先温国公利用当时厉王意欲在秋猎途中刺杀景明帝之事,以身护驾。

临死前肯请皇帝善待女儿,善待温家,以保全其女及温氏满门。

纵君主不仁,仍是终不负其一腔赤胆忠心、爱国之情,也保住了温氏百年清誉。

正逢当时景明帝对温皇后情淡,偏宠有子的赵贵妃和淑妃,又有诸多新宠。

后又有先温国公夫人不堪夫死子亡的打击在深夜自尽。

温曦连遭恶耗,一时禁受不住,晕了过去,却被太医诊出喜脉。

温曦孕期多次险遭贵妃等人毒手,都因未曾出事而被景明帝不了了之,纵有一两次拿住证据,也未曾彻查,只略略罚过,不痛不痒。

而后,温曦又从温家暗卫口中得知来龙去脉,伤心欲绝,悔不当初。

景明帝此前态度,及其种种作为,令她深知,自己爱错了人,也信错了人。

景明帝终究不是幼时那个她一眼看中,在杏花树下捡到的温柔坚韧、干净纯澈的小郎君。

不是那个会护在她身前的少年郎,也不是那个会陪她四处游玩的意中人,更不是那个细心呵护她的爱侣。

虽然自从先温国公死后,景明帝便对温曦多有关切,但温曦却心知这般种种不过是虚情假意,不敢再信他。

温曦心如死灰,再难复燃,只求速死,却在想到腹中孩儿后打起精神,为其筹谋。

在找来心腹太医确定自己腹中十有八九是个小郎君后,温曦便开始安排后事。

先将温家暗卫及财产诸般事宜安顿好,以便自己儿子长大后接手,不至于手中缺钱,或是无人可用。

又苦心孤诣为太子安排了几位明师,以教导他不会像景明帝那般昏庸无能,忘恩负义。

又去信于自己同兄长的几位至交,及师长姻亲,隐有托孤之意。

信中或隐去,或些许透露了些温家之事,唯有给林氏夫妻之信言明了一切。

终至晴夏之时,趁景明帝外出祈福。

温曦动用之前安插在贵妃、淑妃等人身边的暗桩,将计就计。

将送来的烈性堕胎药换成早已备好的催产药喝下。

在临产之际,借贵妃等人之手在凤鸣宫放了一把火。

夏日里天气干燥,火势来得又汹涌,顷刻之间便连上了红色的天空。

凤鸣宫中众人慌乱逃出,急忙救火。

温曦拼尽全力产下太子,欲命侍女将孩子带出之际,却听到了景明帝焦急的声音。

原来,景明帝祈福途中心中慌乱,预感不详,半路策马奔回。

却不想,一回来远远地就看见了凤仪宫火势冲天,橘红色的一片天空触目惊心。

听闻皇后正在火海中产子,景明帝不顾阻拦冲进凤鸣宫,找到了当时刚刚生产完虚弱不堪的妻子。

温曦见到景明帝惊讶非常,来不及多想就被景明帝抱起往外逃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