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不是亲耳听到他那番话,林媚珠说不定就真的信了。
“子嗣一事本就讲求缘分,妾能嫁入王府已经将所有运气用光了,强求不得。”
心境不同的人对这句话的理解全然不同。林媚珠觉得自己自成婚后没落着一件好事,只剩霉运了。沈长风却只觉得她还在为孩子的事吃味,爱惨了自己,又将小臂收紧了些。
林媚珠被他亲得气自心不稳,气得咬了他一口,“不是生不生孩子的问题,我不要喝那避子汤药!”
沈长风舔了舔渗血的唇角,罕见地耐心:“为何?”
林媚珠道:“会吃坏身子的!”
这倒是第一次听说。沈长风攒眉,道:“那便换个大夫,平时再添些补身子的药方。”
林媚珠愈加不满:“我调理月信要吃药,和你亲热完要吃药,现在还得喝补药!血都是苦的了。”
说罢将他的手一掼,起身将松垮的上裳拢好。
小山似的阴影贴近她的背,他伸出青筋鼓氵张的掌将她的脸扳回,再次让步:“那便不吃……”
“往后用金蝉衣……总有办法的。”
林媚珠被按在彩绘雕花廊柱上,脸碾碎垂落的紫藤花,呼呼的风从底灌入。
“别,别在这儿……”
沈长风嘶了声,“没人会来的,放松些。”
为了降暑,花榭四周都悬挂着云青色织金纱,赏花时可垂下遮阳,纳凉时半卷通风,此时太阳将落未落,晚风渐起,纱幔被风掀得不断舞动。
沈长风不肯罢休,她只好将难堪的自己缩入角落,死死咬着唇,不叫声音外泄一点。
猩红廊柱被葳蕤藤蔓缠住,一如无法脱身的她。
暮色霭霭之时。两人都大汗淋漓。
林媚珠虚弱一般坐在人也月退上,沈长风精神倒是很不错,他侧坐在美人靠上,轻缓抚着北月,欣赏着月光下晶莹颤抖落下的汗珠。
地上的衣裳俱不能穿了,沈长风伸手扯了两张纱幔,将人一卷,抱着走回正房。
掌灯的下人见人出来,呼啦啦跪了一路,不敢抬头望。
晴儿早就在门前候着了,远远看见夜色中那抹从容高大的身影从垂花门走来,正疑心林媚珠人去了哪儿,转眼就扫到了他怀中那双晃荡的白玉踝,慌忙瞥开眼,退至一侧。
沈长风斟了杯水,喂给床上困倦的人。
林媚珠一口气喝到了底儿,沈长风又斟多了一杯,第三杯时自己喝了半口,再将剩下的喂给她。
林媚珠这才活了过来,懒懒掀了掀眼皮。
昏昏沉沉之时,她感觉有人为她擦汗,又有人在她耳边说话。
她努力让神识回拢,听到他讲:“以后别去书房,知道了吗?”
霎时间,所有的倦意一扫而空,她的眸子逐渐聚焦在面前那张脸上。
她的灵台前所未有的清明,心道:这恐怕才是他今日最想说的一句话。
他追出来根本不是想解释、安慰,甚至亲热也是排在第二位的。他真正想做的,是警告她不要干涉他的事。不是干涉,是连了解也不行。
林媚珠记不清自己有没有回应,又或者回应了什么,她甚至在想,他是不是真的说了那句话?她听到的是不是梦里的话?
她不愿意相信有这样狠心的人。
“姑娘,醒醒,咱们到了。”
林媚珠从梦里惊醒,努力将他那日说的话抛之脑后,掀开车帘,喧闹闯入眼帘。
“姑娘,听说每逢端午许多官家小姐都会前往济慈寺祈福,先皇后在时也曾和天子微服私访来过这儿呢。”晴儿小心搀着林媚珠,在人流中寻着空隙穿梭,“济慈寺的香火一直都很旺,求姻缘求子最灵验了。”
林媚珠这两日被沈长风折腾得够呛,即使好不容易能在端午这日外出游玩,依旧有些提不起精神。
走到山门下,华盖车轿停满云台,放眼望去,俱是身姿绰约,衣着华丽的妇人或少女。
“让让!让让!”车夫大声吆喝着挥动马鞭,大咧咧在停好的车轿中间挤出一个空位,这般粗鲁的举动惹来一众不快。但当看到对方车驾那抹白鹿衔月徽记时,又将怨言吞回了肚子。
无他,这可是苏家的马车。要知道,苏家家主可是当今长平郡王苏国梁,深得天子重用。
而后又有几顶四人小轿赶到,将云台挤得满满当当。
“好热!总算到了!”一粉衣女童从轿子里出来,看到苏家的马车,眼睛一亮,叫道:“婶婶!”
素手掀起月白色车幔,露出一张带着婉约笑意的脸来,苏沁雪看着丈夫的小侄女,喊了声:“韵儿,过来我帮你擦擦汗。”
一红衣小童跟随其后,扬着张红扑扑的小脸,追着自己的姐姐秦墨韵,叫道:“我也要婶婶擦汗!”
众人看着苏沁雪出现,纷纷围将过来寒暄问好。
这时,有人低声道:“看,她来了。”
林媚珠察觉落在自己身上的视线,手心开始出汗。
犹如一石入林惊起群鸦,潮水般的议论声响了起来。
“果真如传闻那般。”
“她倒是好福气。”
“不过话又说回来,她长得可真美。”
“可不是,要不怎么会被世子看得上?真是羡煞旁人。”
有个稚嫩的童声响起:“有什么好羡慕的?世子又不喜欢她,是她上赶着倒贴上去的。”
林媚珠听到身体里有根线绷断了。
她停下脚,第一次抬起眼对上那些丑恶的、窃笑的、冷嘲热讽的眼,最后将视线定在那个红衣小童身上。
她不想再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