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闻卿有两意 > 第21章 圆房(二)

第21章 圆房(二)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林媚珠道:“先放着吧,待会再喝。”

那嬷嬷有些尴尬,飞快抬眼又垂下,提醒道:“回世子妃,这是世子特意交代准备的,要奴提醒您吃呢。”

林媚珠接过药,闻清楚汤药味道时,笑容凝滞在嘴边,心中蓦地响起个声音:这样才对嘛。

也没什么伤心或失落的感觉,她已经习惯了。

她尝了一口,马上便知道这药的剂量放得足。

她笑笑,而后面不改色地将药喝完了,等那嬷嬷一走,便走到盂盆前伸指抠喉咙,连刚吃的午膳也吐得干净。

晴儿吓了一跳:“姑娘,你怎么了?”

林媚珠擦去眼角酸涩的泪:“这是避子汤药。”

不要孩子可以,但为了不要孩子损坏自己身子,那是万万不行的。

林媚珠接触过许多因为长期服用避子汤药而落下残疾的病患,她们或腹痛或出血,短时间内体重骤然上升或下降,严重的还会影响目视,甚至还有性命之忧。

晴儿脸有错愕,“这怎么……是不是弄错了?”

林媚珠拉住她的手:“我给你写个方子,你去药铺帮我将要用的药材买回来。”

晴儿犹在自言自语:“这不可能,我得去问问他们!”

林媚珠加重了语气:“晴儿!”

晴儿忽地抽噎起来。

林媚珠轻抚她的脸,软着声音,安慰她:“我的身子我清楚,按着药方去买,别叫其他人知道,懂了么?”

晴儿擦干泪,重重点了点头。

往后亦是如此,沈长风每次亲近完林媚珠,都会有一碗熬制好的汤药等着她。两人心照不宣,却又默契地守着这个秘密。

端午节前两日,林媚珠吩咐下人在门楣前悬挂好菖蒲艾草,又唤人在水榭温好雄黄酒,备上新制的糯米粽及其余新鲜瓜果。她知道每日沈长风下朝后会宴请宾客,明面上是听曲赏乐,实则他们会借机商谈事宜。

那日听他讲起外书房夜晚蚊虫多,她便新制了几只香囊,在里头装了艾草、雄黄、白芷等驱虫的草药,预备在他回来前挂在书房门窗上。

走到书房侧门,却听得半开的窗牖传来说话声。

“端午出席宴会的名单,都确定了吗?”是沈长风的声音。

“是,三皇子那边很安静,估计是因为之前的事……”

林媚珠听了两句,知道他们在谈及公事,正踌躇着要不要离开,听得里头说话声渐息,应是谈得差不多了,正欲举步,又听到里头响起另一声音。

“世子……”这是沈总管的声音,听上去有些吞吐。

沈长风问:“怎么?”

沈总管沉吟道:“在清晖堂的小厮说,您每次给世子妃准备的汤药,她都偷偷倒了。这几盆半死不活的兰花便是证据。”

偷听的林媚珠不禁汗颜。

沈总管又道:“不仅如此,世子妃好似在偷偷吃一种药丸,但不清楚是什么效用。”

沈长风猜想那是补身子用的药,道:“以后都看着她喝完药再走,至于其他药,随她去吧。”

沈总管颔首,随后道:“世子,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直说便是。”

“奴才僭越。如今王府内外安稳,宗亲耆老也在念叨着,二房虽枝繁叶茂,却无人能堪大任。王爷膝下只有世子及小郎君,若世子能早日开枝散叶,王府百年基业方能稳如磐石。”

沈长风道:“她性子太过软弱,做不了一位好母亲。”

沈总管在王府二三十年,自然明白他未尽的意思。林媚珠发现孙嬷嬷那桩旧事后,选择将她交给官府处理,然而时过境迁,且证据不足,孙嬷嬷最终的罪责并不会太过严重。

在大魏,想要得到主家的聘用须得有保荐信,经此一事,没人敢再聘用孙嬷嬷及她的家人,虽然他们下半辈子注定会穷困潦倒,但这样的惩罚对于见惯了官场斗争的人来讲,太轻太轻。

沈长风知道这件事后,将孙嬷嬷扣了下来,将她卖往了浙江双屿岛一艘商船上做炊饭仆妇。那里倭寇横行,货船被劫掠是常有的事,孙嬷嬷此去怕是比死还难受。

沈总管颔首,心道世子原是想让世子妃再历练历练。

林媚珠感觉浑身的血液都凝固了,她完全没想到孙嬷嬷的事和她能不能做好母亲有什么因果关系。她的外公教她怎么辨别草药、初七教她读书识字、姨娘教她要听丈夫的话、嬷嬷教她要恭谨有礼宽容大度……然而没有一个人教过她,被一个口口声声说将你当女儿疼的人背叛时,她要怎么做。

做了坏事的人要交给官府惩治,这是她认知里最正常不过的事。然而他却说,她这样子太软弱可欺,不成大器。

她想跳出去指着沈长风大骂:“你要是真的为我好,你就应该和我讲哪里做得不好!而不是躲在背后指手画脚,凭什么你一句话就决定我有没有做母亲的资格!”

然而她终究什么也没说,她紧握着那几只香囊,快步离开了书房,生怕有人发现她来过。

沈长风正好走近轩窗,将她狼狈出逃的背影尽收眼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