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下乌压压的将士,向城门奔去。
裴申退回城楼里,城上的弓箭手,不停的放着剑,京城的城楼是建国之际所修,外防坚固且易守难攻。
要这么攻进城去,也不是易事。
燕鸿声也没打算如此,此番攻城,也只是先给裴申一个下马威。
入夜之后,燕鸿声便带着部下,在城外十里处安营扎寨。
晏青竹进入军帐,便见燕鸿声还在看着京城的地势。
棋盘之上,京城四周都围着高高的城墙,想从正面攻入,可以说是根本不可能的。
晏青竹:“可有军粮?”
燕鸿声应道,“军粮不多,与他们干耗,我们没有胜算,何况还是敌众我寡的情况之下。
裴申的三万精兵守在城内,即使耗费力气攻入城,想抢过京城的主导权,又免不了是一场恶战,。
多少百姓将死于刀枪之下,届时,生灵涂炭,那攻城的意义又在哪。
两人陷入了沉思。
这时,王殊也进了军帐,走到那沙盘跟前,“这京城围得铁桶一般,要如何才能攻入,我们耗不了太久。
“粮草可撑不了几天。”
燕鸿声岔开这个问题,问道,“无边可有消息。”
王殊摇头道,“暂时没有,不知北境如何。”
北境既有定安守着,短时间不会出太大问题,可就在于,这南燕的内乱的消息,要是让邻国知道了。
如若定安带着兵马走了,到时引了外敌,南燕可就真是内忧外患了。
燕鸿声扶着沙盘,低着头,不知在想些什么。
晏青竹道,“魏伯宁可有找到?”
王殊依旧是摇摇头。
两人便沉下了声,先退出了营帐,留燕鸿声一个人待一会儿。
他们出去不久,便有一暗卫,进了这大帐。
燕鸿声看着进来的暗卫,此人着一身虎头纹骑装,像是北境的款式。
那暗卫,见了燕鸿声,便掏出怀中的令牌道,“殿下,卑职封将军之命,将此密信交予殿下。”
燕鸿声看见那琉玉金离牌,方知此人定是姑姑派来的,那令牌是定安长年佩戴,由特定的工匠打制的,见此牌如见人。
燕鸿声当即便接到那暗卫手中的密信,信的外面没有字,只是一个信封。
燕鸿声打开来,里面只有短短的两句话,落款是定安两字。
燕鸿声突然想到什么,便又从积压的桌上,抽出一张白纸,提笔不知写了什么内容。
便又装回那信封,交给暗卫道,“此信务必交到姑姑手上。”
暗卫得了令,立即便出营骑上了马赶回北境。
燕鸿声为保信能顺利送到,又遣了两个死士,暗中跟随。
回想着信里的内容,想是无边已经在回来的路上了,无边能赶回来,对于后续的打算,燕鸿声才能更加放心。
燕鸿声整理好神色后,踏出了营帐,外面黑漆漆的,除了巡逻的将士,应当是都休息了。
燕鸿声朝河边走去,便见两个身影,在河边,不知说些什么。
燕鸿声绕到他们身后,走了过去。
本想着吓他们一吓,谁知,还没走到,便见晏青竹回了头。
燕鸿声惊讶道,“你怎么发现我的。”
晏青竹:“某人身上的香味,实在太特别。”
燕鸿声终日都是穿着,如此熏香所制的衣裳,自然发现不出有什么特别的香味。
可晏青竹就不同了,她可没有那么多服侍她的下人,自然如此特殊的味道,很容易引起她的注意。
燕鸿声走过去,坐在了晏青竹旁边,看向远处波光泛起的湖面,道,“别担心,马上就会结束了。”
晏青竹扭头过去,是他的侧脸,她道,“你想如何?”
燕鸿声笑着没有说话,只是陪她坐在那里。
燕鸿声的笑总是很让人安心,可是,这次,晏青竹心里没由来的紧张。
可见燕鸿声仍是一副云淡风轻的模样,难道心里真有了成算,晏青竹不再追问。
靠着他的肩膀,闭上了眼睛。
次日,燕鸿声一早便领着五千将士,来到了城下。
不同昨日,裴申像是知道,他们早会来。
城下已经摆好了阵,等着他们的到来。
燕鸿声走近才看出,为首之人竟是李呈。
裴申现下,应无武将可用,南燕本就重文轻武,世家皆以读书人相承,不然也不会有定安一马击天下,前去守边境。
燕鸿声看到来人是李呈时,也算是意料之中。
“堂堂的大理寺卿,如今成了乱臣贼子,李大人可真是出乎我的意料。”
燕鸿声故意激怒他。
但李呈仍是淡定的回道,“殿下,输的人才是乱臣贼子。”
裴申站在城楼下,不知与身后的人说了些什么,只见那人,从城中跑出,向李呈转达着。
李呈点了点头,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便令那人折返了回去。
两军交战,自是守将为先。
燕鸿声已不欲再与李呈多说。
一声令下,燕鸿声便带人冲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