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日子发生的种种。
使得唐乔婉对慕凌折此人的看法发生了极大变化。
这个冷面无情的煞神,真正相处下来,却与传闻毫不相同。
刚到南方之地的那几日,百姓们缺医少药,痛苦不堪。
是慕凌折亲自带领着一队人马,四处搜罗草药,甚至不顾危险,深入山林去寻找稀有的药草。
他满身泥泞,却毫不在意,亲自监督着草药的熬制与分发。
全然不似传言中的冷酷无情,视人命如草芥。
唐乔婉心中动容,只觉得京中之人,从未读懂过这个男人的内心。
最初要与他一起来这南方之地,她的目的不纯。
若是早知此人没有得知她的身世之谜。
她定不会央着要来到这处是非之地。
但是现在回想起来,却毫不后悔。
此一遭虽万分辛苦,但也锻炼了她的心性,收获颇丰。
历经两个多月艰苦奋战,南方的救灾工作终获大功告成。
慕凌折在撰写奏折时,笔下的文字毫不吝啬,满篇皆是对唐乔婉的赞赏。
他详细描述了唐乔婉在灾区的种种作为。
洪水刚退,她是如何不顾泥泞与危险,踏入齐膝的污水中,为受灾百姓分发干粮,安抚众人慌乱的情绪。
疫病横行之际,她日夜守在临时搭建的医棚内,亲自为病患煎药、喂药。
亲力亲为,不辞辛劳。
两人离开时,百姓们自发夹道相送。
街头巷尾,满是扶老携幼的身影。
老人手中捧着自家腌制的咸菜,声音哽咽:“两位恩公呐,是你们救了咱全家老小的命,还给俺们建了这么结实又暖和的房子。咱这一辈子都忘不了这份恩情,多亏了朝廷,多亏了陛下,咱能生在这国家,真是几辈子修来的福气!”
周围的百姓们纷纷附和,场面温馨而感人。
这份饱含着救灾成果与百姓心声的奏折,被快马加鞭呈到了皇帝手中。
皇帝坐在龙椅之上,仔细翻阅着奏折,脸上的神情从起初的凝重渐渐转为欣慰,嘴角不自觉地上扬,眼中满是笑意。
待看完最后一行字,他重重地将奏折拍在龙案上,龙颜大悦。
“此二人功不可没!朕要重重赏赐他们,以彰其功绩,让天下人皆知。”
二人乘着马车走在回京的途中。
一路上,唐乔婉与慕凌折虽言语不多,但彼此间因共同经历的苦难,已悄然滋生出一种别样的默契。
即使相顾无言也能很自然地相处。
跟来时那凝重压抑的气氛已经全然不同。
唐乔婉只觉得马车走的太慢,好不容易完成救灾重任,真想尽快向陛下复命,好好休憩一番。
行至一处幽深的山谷,四周高山耸立,遮天蔽日。
马蹄声哒哒作响,在空旷的山谷间回荡,愈发衬出周遭的死寂。
唐乔婉心中莫名涌起一丝不安,她打开马车的窗帘,目光警惕地打量着四周。
就在这时,一阵尖锐的哨声划破长空,紧接着,一群黑衣人如鬼魅般从山林中窜出,瞬间将他们团团围住。
“定王殿下,今日你们插翅难逃,乖乖受死吧!”
这些黑衣人个个手持利刃,目露凶光,显然是有备而来。
唐乔婉心跳陡然加快,下意识地握紧了拳头,指节因用力而泛白。
她迅速转头看向慕凌折,只见他神色冷峻,眼眸中寒芒一闪,周身瞬间散发着令人胆寒的肃杀之气。
他在京中树敌颇多,平日里朝堂上的明争暗斗、利益纠葛,让不少人对他恨之入骨,欲除之而后快。
从小到大,他经历过的刺杀数不胜数。
今日这阵仗,显然也是冲着他来的。
“唐编修,连累你了。”慕凌折压低声音,沉稳地说道,“躲在本王身后,莫要慌乱。”
他一边说着,一边缓缓抽出腰间佩剑,剑身出鞘,发出一声清脆的龙吟。
慕凌折剑指黑衣人,冷冽的目光扫过众人。
唐乔婉深吸一口气,躲在慕凌折身后。
她迅速环顾四周,见地上散落着几块拳头大小的石头,她俯身捡起。
黑衣人一拥而上,慕凌折挥剑迎敌。
唐乔婉瞅见一名黑衣人正从侧面偷袭慕凌折,当即手腕一扬,石头飞射而出,正中那黑衣人。
“啊!”黑衣人痛呼出声,手中利刃掉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