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曳的烛光渐渐微弱,烛泪顺着烛身缓缓淌落,几乎燃烧殆尽,唐乔婉与慕凌折之间的谈话也临近尾声。
唐乔婉的声音轻柔而舒缓,细细讲述着往昔岁月。
她娓娓道来,说起一家人在丰梁村度过的悠悠时光,那些日子里,田间地头满是质朴的欢笑,邻里间的情谊醇厚而温暖。
又谈到后来举家迁至镇上,生活虽有了些变化,却依旧充满着温馨。
她的话语中满是对父母的眷恋,父母对姐弟二人的疼爱。
她讲起姐姐的温柔似水,细腻的情感,总能在细微处给予关怀。
还有弟弟的机巧聪慧,古灵精怪的举动,为生活增添了不少乐趣。
如今的她,与曾经的唐乔婉相比,早已判若两人。
回忆起从前身为小女儿时的模样,那份纯真与烂漫,仿佛已在岁月中渐行渐远,让人徒生怀念。
她沉浸在回忆里,虽是以唐正清的视角叙述,可言语间难掩对过往的深切眷恋。
说着说着,整个人的神情都变得柔和温软起来,仿佛穿越时光的隧道,又回到了那座熟悉的家乡小院。
阳光透过枝叶的缝隙洒下,她和弟弟在院里的梧桐树下嬉笑玩闹。
父母各自忙碌着手中的活计,母亲坐在一旁,专注地绣着那块上等的绣布,针脚细密。
父亲则满头大汗,手中的刨子在木材上舞动,木屑纷飞。
院里的小黄狗欢快地摇着尾巴,在一家人的脚边来回乱窜,时不时发出几声欢快的吠叫。
“真是怀念啊。”唐乔婉轻声感叹,语气中满是怅惘。
慕凌折听得入了神,仿佛自己也置身于那充满烟火气的小院,亲眼见证着姐弟俩在爱与温暖中慢慢长大。
虽没有确凿的证据,但他心底总有一种强烈的直觉,那唐乔婉,就是当年那个救了自己性命的女子。
听着她的讲述,想到那温和机敏的女子“早逝”,他心中也不禁涌起一丝惋惜。
正听得专注,慕凌折忽然看到唐正清原本明亮如星的眸子瞬间黯淡下来,眼中的光芒如流星般转瞬即逝。
那一刻,他的心猛地一揪,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握住。
他想起了多年前的那个夜晚,那个救了他性命的女子,她的眼神、她的声音,都与眼前的唐正清有着说不出的相似。
“唐编修,”慕凌折轻声说道,“你说的姐姐,她……可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她的容貌与声音可与你相似?”
唐乔婉微微一怔,抬起头看着慕凌折,眼中闪过一丝疑惑:“殿下?”
此人,不是已然确定她是唐乔婉吗?
为何还会如此发问?
可这话里的意思,分明……
难道说……他并不知情?!
她竟然,白担心了一场吗?
唐乔婉盯着他看了一会儿,判断他是不是毫不知情。
可面前之人神色认真,不似作假。
他似乎……真的很想知道姐弟俩是否面容相似。
虽不知他出于什么心思,但确认自己闹了个大乌龙的唐乔婉心里顿时轻快了不少。
唐乔婉心中一紧,开始回忆这段时间自己紧张万分,百般讨好,忽然觉得有些可笑。
幸好!
她虽然怀疑他已知晓,却处处谨慎的与他沟通,并未在言语中透露分毫。
真是万幸。
确认了此事,她语气平缓下来,整个人姿态也更加轻松自如,不再拘谨的并膝而坐。
她缓缓说道:“姐姐她……生得十分秀丽,尤其是那双眼睛,明亮而有神。她喜欢刺绣,常常在闲暇时绣一些花鸟鱼虫。她性情温和,长相与我确有几分相似。”
慕凌折听到这里,心中猛地一震。
“唐编修。”慕凌折的声音有些颤抖,“你姐姐,可曾在戌亥年冬月去过丰梁村旁边的山林?”
唐乔婉看着他,眼神中充满了疑惑,“姐姐确实经常入山,殿下说的那个时节,她应当是去过的。”
慕凌折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情绪平静下来。
“实不相瞒,多年前,我曾遇到过一个女子,当时我重伤不治,她口嚼草药,在山林中救了我的性命。”
“我总觉得那人与你眉眼相似,现在想来,此人应当就是你姐姐了。”
唐乔婉听了,整个人有些发怔。
他竟是那个煞神?
怎会如此巧合。
唐乔婉低头垂思了片刻,而后缓缓点头。
此事对她百利而无一害,索性直接承认了便是。
“我的记忆中,是有这件事,姐姐那天回家时脏了衣裙,颈上还有一道深深的伤痕。父母吓坏了,连忙追问,她才说是在后山救了个男子,结果那人醒来之后就掐住她的脖子,差点害了她性命。”
她目光凶狠的盯住慕凌折,“原来就是你,差点害我姐姐性命。”
其实这件事她并未告知家人,怕父母担心,她特地去泉边清洗了一下,又取了药草敷在颈上。
但这并不妨碍她现在发泄一下当初的怒气。
“我曾发过誓,若是此人被我逮到,落在我的手上,我定然不会叫他好过。”
慕凌折整个人僵住,他已经记不清当初下意识的举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