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上这家粮行很大,铺子里有好几名伙计,除了黄豆,还有稻谷、粟米等作物。
皆装陶缸里。
余南叶买了十斤黄豆。
这些黄豆颗粒饱满,颜色纯正,店里伙计收了十文。
余南叶刚赚了百多文,这时候花十文也不觉得心疼。
十分爽快地付了银钱。
陆柘景在一旁看着,也不催促少年离开。
余南叶围着一缸缸陶缸查看,不会儿便问:“这位小哥,请问绿豆几何一斤?”
伙计愣了下,没想到少年还要买绿豆,村里人很少买绿豆,大部分是镇上人,买来做绿豆甜汤,或糕点铺里购来做绿豆糕。
伙计愣了会儿,回道:“小郎君好眼力,咱们家的绿豆颜色上成,个头也是一顶一得好,别家铺子里可没有咱家这样的,小郎君多次光顾咱们店,小子也不会哄了小郎君去,一斤六文。”
竟要六文!
余南叶以前从未见过绿豆,会知道绿豆还是因为爹爹手札中记载过,不仅有文字描绘,还有简单易懂的图。
他看过一次就记住了。
爹爹说绿豆价格在三文一斤,寻常百姓舍不得买绿豆,他攒了许久银钱才买来一斤,发泡过程与发泡黄豆相似,绿豆也会和黄豆一样发出豆芽。
爹爹叫它绿豆芽。
本以为三文一斤已经贵了,这里却要六文。
但要发绿豆芽,余南叶只能咬牙买下一斤。
一斤黄豆能发六七斤黄豆芽,爹爹在手札上写下,条件允许下,一斤黄豆能发近十斤黄豆芽。
同理一斤绿豆若水分充足,每日喷水,至于次数,爹爹没写,还有上面写的温度,他也不是很能理解,但需得跟黄豆一样避光。
想到这里,他想起家里没有多余遮光黑布,还要去布行买一片黑布。
余南叶又接着回忆手札上内容,爹爹说一斤绿豆可以发五斤左右绿豆芽,若绿豆饱满颜色正的情况下,可发六七斤绿豆芽。
余南叶要去接伙计包好的绿豆,被阿景抢先一步拎起布袋。
“我来。”陆柘景回头看了少年一眼,语气柔和,“这些重。”
“还要再看看么?”他没有问少年买绿豆做什么,绿豆对普通百姓来说偏贵,但并非人人都吃不起。
村里人一年到头,也会买半斤绿豆,煮个绿豆汤。
两人出了粮行,余南叶才说:“阿景,我还要去趟布行。”
“好。”陆柘景应下,看少年似乎还在心疼买绿豆的六文,宽慰道,“绿豆价格也是这几年涨起来的,以前和黄豆价格相差无几,后来南禹能种出绿豆的地方越来越少,大部分绿豆都从越国那边买来的。”
余南叶这才恍然,同时不忘夸道:“阿景真厉害,知道这么多。”
如果不是阿景他估计都不知道这些。
陆柘景这一生被许多人赞美过,却没有哪次升起过愉悦,可少年淳朴直白的夸奖,却让他发自心底感到怡悦。
“遇到困惑的地方都可以问我。”陆柘景声音不自觉带上笑意,余南叶听在耳朵里,莫名觉得耳尖痒痒的。
他轻轻嗯了声。
布行西街就有,两人进了一间布行,伙计正在柜前打瞌睡,听见动静立马清醒,挂上笑脸迎了上来,“两位公子需要什么样的料子?”
没听见回答,伙计又问:“公子可有中意的颜色?”
“黑色。”余南叶答道。
伙计立即拿出几匹黑布,这些黑布有粗布、粗麻、细麻、苎麻和缎布面料。
伙计介绍道:“这几匹颜色都很正,这匹粗布,一匹十文,这是粗麻,二十文一匹,这是细麻,五十文一匹,这边的是苎麻,一百文一匹,缎布一匹五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