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山山而川不过尔尔 > 第2章 贺行:我们是不是在哪见过?

第2章 贺行:我们是不是在哪见过?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宿舍门开着,里边还有个人在,见有人进来,那人先打招呼,“你们也在212吗?”

闻昭把密码箱推进去,“就我在,我朋友宿舍在三楼。”

许嘉的箱子重得他微微喘气,看了两眼才看清这室友的模样,长得猴精猴精的,差不多跟许嘉一样高,皮肤有些黑,声音特清脆嘹亮。

“我叫段鸣,你们呢?”

“闻昭。”

“许嘉。”

闻昭抬眼打量宿舍,很大,是八人间,四个上下铺,下铺配备床上桌,两床之间夹两个大衣柜。

他来得不算晚,但上铺有一个铺好床单,两个用一摞课本占着,只剩门后那个,他直接选了。

把双肩包扔上去,闻昭靠着密码箱歇会,许嘉直接坐在下铺木板上。

段鸣拿包瓜子递过来,“你俩嗑点不?”

闻昭摆手,“不用,谢了哥们。”

许嘉摇摇头。

段鸣靠着衣柜,看一会他俩,嗑的瓜子皮投篮似的丢进一米外的垃圾桶里,随便问:“你们之前在哪个班,我咋没印象,是转校生吗?”

闻昭本来想着,学校那么多人,怎么可能对谁都有印象,但是一想附中之前学生不多。

而且这室友一看就是性格开朗的学生,应该是哪个班他都能随便串门,眼熟的人就多了。

他回道:“对,从其他学校转来的。”

段鸣又问:“你知道在哪办理入学吗?”

被他这么一提醒,闻昭想到刚才路过高一教学楼时,看到的一排排长队,才反应过来。

他们莫不是也要排大长队办理入学?

他赶紧问段鸣:“不是统一在班里办吗?”

段鸣点头:“是在教室。老秦说十一点在班上集中交材料,你得先买保险,就操场上那五个蓝顶太阳棚里;还有暑假作业,不过你们转校生应该不需要。”

“好的,谢谢你。”闻昭动起来,把许嘉箱子往外推,“我先跟我朋友把他行李搬上去。”

“去吧。”

俩人合力把箱子搬上三楼,许嘉选完床位,又马不停蹄一起去买保险。

太阳棚前乌泱泱一片都是人,天空万里无云,九点半的阳光开始火辣,不少人叫苦连天。

闻昭深吸一口气,“排吧。”

两人排到末尾去,听周遭的同学有一搭没一搭吐槽着太慢太热,等半个小时才买好。

许嘉抹一把额头上的汗珠,无力吐槽,“羊城的夏天,真是毒得要人命。”

闻昭赞同,“我早上看天气预报,今天最高温39度,后面一周都差不多。”

许嘉蔫得不想说话了。

回宿舍路上,闻昭望向岔路口,“先去超市买点生活用品,回去铺个床,十一点我还得去教室,你们班集合吗?”

许嘉不清楚班上怎么安排,“我回宿舍再问问。”

二人往超市走,掀开挡帘,超市里的冷气扑面而来,俩人仿佛进入一个新世界,顿时神清气爽,活过来了。

“哇,真凉快!”许嘉满足地发出一声喟叹。

闻昭笑一声,往里走,抬眼又看到那对母子,两人正在收银台结账。

女士把收银员扫过的物品装进购物袋,那男生站边上,单手拿着手机不知道看什么,另一只手提起购物袋的一个耳朵。

闻昭的目光不自觉地往他脸上移,蛮帅的一张脸,就是感觉有点冷,面部线条太锋锐,少了点圆润。

物品扫完,男生从兜里掏出一张卡,放在仪器上,收银员输入数额刷卡。

闻昭刚好离得近,随意看一眼,见刷的是校园卡,他转头望向许嘉,小声提出疑问:“咱俩没有校园卡,能买东西吗?”

许嘉:“呃……”

两人面面相觑、困惑相对时,旁边男生说:“转校生可以用现金。”他声音懒懒的,又有点温柔,还挺好听。

闻昭转头看过来。

见那男生把手机揣进兜里,一抬头,安静的目光正好对着闻昭,两人无声对视两秒。

身旁女士态度温和友好地问:“贺行,你班上同学?”

“不确定。”贺行摇头,提起购物袋走了。

直到母子二人走出超市,闻昭后知后觉,自己没有说谢谢。

选完帕子和脸盆水桶,许嘉迟疑地问:“刚刚那人,他怎么知道我们是转校生?”

没有校园卡的明明还有高一新生。

闻昭挑洗衣粉,想也没想,直接说:“猜的吧。”

买完生活用品回宿舍,闻昭整理好床铺就去教室。

文理分班后,前头的1-10班分成理科,后面的是文科,除了转校生,还有从其他班调来的,都算是3班的新生。

上午十点半,天热,一进教室大家都冒热汗,随便抓起练习册,能扇风的就扇风,教室挂顶上的四个大风扇没命地转个不停。

闻昭坐到第三排,这个位置很好,听和看都很清晰,不需要仰脖子就能看到黑板。

新旧生交错,但热闹是一起的。这个年龄的人都开朗,身边随便坐个人,反正是同一个班,熟与不熟都能说上几句话,再聊聊暑假的事,就聊成了一片,闹哄哄的。

闻昭座位右边,有几个青春靓丽的女生聚在一起聊天。

“总算不是在楼下排队了。”

“我就说去年那个入学办理很欠缺考虑吧,一堆人挤在一起,我的天,那天我排了两个小时,现在想起来,不得不感叹我当时好坚强。”

“谁说不是,我还排三个小时,给我人都快晒伤了。”

女生转头看一圈,又回去找小姐妹讨论:“我们班新生还挺多,走了好多人。”

一个胖墩墩男生走过来,强行加入群聊,“走一半了吧,我听说的消息是把前200名分到前面四个班,200名开外的调班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