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巴行驶三小时,青山被抛在后方,前方路边错落几个三层小楼房,顺着这条林荫大道往前,这样的屋舍会越来越多。
车上的人突然喧闹起来,不约而同扭头往车窗外看,闻昭纳闷,也抬手拉开挡阳光的车帘扭头望去。
车还在郊区行驶,他们正经过一片屋舍。
右座的许嘉探头往他这边靠,神色有点激动,“诶,闻昭,你快看,是羊城附中,我们到学校后门了。”
学校后门就是个铁门,没什么新奇,闻昭只点了点头。
车子往前开,一栋栋教学楼赫然出现在视野中,又一一后退,过了好一会,一个空旷广场出现在眼前。
这里是学校正大门,小楼阁似的立柱立在两边,中间是电子伸缩门,整个气势恢宏。
许嘉感叹:“这校门真是可以,我看一些高校,校门还没附中的气派呢。”
闻昭:“毕竟是新建的。”
许嘉:“那倒是,想想马上要在这上学,还是挺期待的。”
闻昭和许嘉是初中好友,高一还在同一个班,现在又一起转学到羊城附中,是铁哥们了。
车开出一段距离,已经看不见学校,闻昭把车帘放下,神色有点恹恹的,“期待归期待,别太高兴,你忘了上次参观学校的事吗?”
许嘉神色一变,他可忘不了。
羊城附中开办两年,以高质量教学立身,对标羊城一中二中,可去年招生,招到的人数还不到指标的一半。
家长并不相信一所新办的学校真能比得过羊城的两所重点高中。
然而去年高考,附中考出六个211.985高校生,上一本的共有288人,二本生翻倍,一时间跻身羊城热门高中。
家长这会才让孩子转学过来。
闻昭原本在隔壁宜市重点高中,教学质量并无问题,他父母图的是上附中离家近,周末能回家。
俩人确定转学成功后,到羊城附中参观,两个毛头小子,啥都不注意,连把伞都没带。
结果一进学校,纷纷傻眼了。
那么大一个学校,入眼全是建筑、水泥地,除了教学楼,就是大操场、篮球场,校园新栽的树一片光秃秃。
最后,两人顶着38度的太阳,在学校转悠一圈,人都快晒化了。回去之后脸和脖子火辣辣地疼,印象太过深刻。
想到这,许嘉打了个寒颤,“幸好我们不是高一的时候过来,不然军训真要命啊。”
闻昭点头,“是啊,一周时间,估计入学后的期待,都在烈日暴晒的威胁中分崩离析了。”
大巴进城后停在车站。
闻昭只背个旅行包,没其他大件行李,站在一边等许嘉。待许嘉拖着密码箱走近时,闻昭问“今晚住我家?”
闻昭父母在羊城外围买下一块地,建了一栋两层自建房,但他之前在乡镇老家和学校两头待,不常来羊城。
许嘉摇摇头,“我先去我弟租房那边,离车站不远的。”
往车站外走,闻昭问他怎么过去。
许嘉说:“我打个车吧。”
马路边,闻昭的父亲闻仁强已经在等着了,他穿着黑色长裤,打了条皮带,把白背心塞进裤腰中,罩一件灰色短袖衬衫,有种人到中年脸上留下岁月沟壑,扮相却停留在青年的违和感。
他手里捻着烟,坐在男士摩托车上抽,见儿子走出车站,猛地吸上最后一口,然后把烟扔掉,走过去。
“终于到了。诶,许嘉也在,跟闻昭一起,上叔叔家吃饭去。”闻仁强说话时,还有浓重的烟味残留。
闻昭淡淡开口:“爸,你烟瘾是不是又加重了。”
闻仁强笑了声,“小孩子家家,别管那么多啊,我也没抽几根。”
闻昭没说话了。
许嘉乖巧笑着,“叔叔,我就不过去了,我还得把行李带回去。”
闻仁强看他那个大密码箱,“你这一箱,都是带去学校的吗?叔叔家下边就有一个公交车站,可以坐公交直达附中,你可以拿去放叔叔家里,反正明天闻昭也要去学校的。”
许嘉:“谢谢叔叔,但密码箱里还有我弟的衣服,我得给他送去。”
“哦。”闻仁强不再邀请。
闻昭给许嘉拦下一辆出租车,帮许嘉搬行李时,跟他商量:“明天是你过来找我,还是我去找你?”
许嘉想了想,说:“叔叔不是说,你家下边有个公交车站嘛,我们就在那集合。”
“好。”
许嘉上了车,朝闻昭和闻仁强挥手。
“叔叔再见。”
等车子走后,闻仁强眯眼笑着,“这孩子乖啊。”
闻昭点点头,“我妈在忙吗?”
闻仁强带着他往摩托车走去,一边回他:“对,在店里走不开,我一会送你回家后,也得回店里帮忙。家里还有饭,你热个菜,自己吃一下。想出去吃也行。”
闻昭翻上去坐稳了,回他一句:“在家吃。”
前方红灯亮起,闻仁强停下来,闻昭往路口看一眼,见那边有个自助火锅店,店里有几个穿校服的学生在用餐。
他突然问:“爸,你明天陪我去学校吗?”
闻仁强顿顿,“明天周天赶集呢,店里客人多,你妈一个人忙不过来的,你要不自己坐车去学校?”
闻昭默不作声,心里泛起一丝酸楚,无论升学还是转校,让爸爸送他去学校总是那么难。
闻仁强又说:“你看,许嘉那孩子,也是一个人自己去的学校,况且公交车站也不远,你俩结个伴。”
他大概还有话说,闻昭打断他:“我知道了,但你跟我妈也别太累,空下来的时间好好休息。”
闻仁强笑应:“诶,好。”
晚上。
闻昭做好晚饭,给母亲程悠女士打电话,铃声响了有一会,程女士才接上,听那头的声音,周遭还挺吵。
“昭昭,你吃晚饭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