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几,肉熟,香溢于野。
小夏炙技卓绝,虽无佐料,然入口甘美,味绕舌间,令人馋涎难禁 ,食之忘忧。
俄而,金红之蝶杳然,小夏曰:“逝者知君安,故释念而去。”
是夜,吾与小夏轮值守夜,彼值上夜,吾值下夜。
吾疲甚,先卧榻而眠,念其纯善,类言卿之天真,不疑有诈 。
未及梦酣,即被唤醒。
吾蹙额而起,见小夏目若朗星,曰:“小胤,时已至,吾且眠。”
吾应曰:“善。”
此地夜险,燃火以御兽,然夜寒,又恐稳火引危兽。
轮值之守,实乃保命之要。
未久,晨曦惊嘶,躁而踱步。
吾知险近,遂半蹲,手抚腰侧短剑,目眦尽裂,紧盯暗处。
俄见一魁伟之影渐近,且挥手相招。
吾心惶惶,头皮如麻,急示意晨曦速遁。
其人影不顾奔逃之晨曦,径朝吾等来。
一人、二人、三人……吾不敢再视,暗处不知凡几!
吾手颤栗,轻摇小夏,不敢稍动。
吾忽悟,此地或食匮,熊群暂聚觅食,而吾等所屠之熊,恐属其族,今必遭其仇!
幸小夏醒,觉氛围异常。
吾于其掌心书“几何”,见其容惨然,手亦抖,复书“二十有一”。
吾忧心如焚,又书“奈何”,小夏眉锁,先书“走为上策”,旋即摇首,改书“唯死战耳,无非一死”。
吾颔首,书“死生无畏”,紧攥短剑,心跳如鼓。
小夏又书“见幼崽乎?先诛之”,吾见其目中决绝,亦点头。
吾缓气息,蓄势待发,目注黑影。
及黑熊现,小夏怒喝:“动手!”
其施轻功,链刃缠一熊崽之颈,利刃穿喉,熊崽惨嚎。
吾亦展轻功,短剑贯入另一熊崽颅顶,蹴而飞之,鲜血溅面。
小夏双手握刀柄,掷熊崽击扑来大熊。
熊群震怒,吾等深陷重围,仓惶闪躲。
吾杀一熊崽,抛其击熊,却遭熊掌掴击,背若火烧。
小夏亦负创,然斗志弥坚,双持链刃,与熊鏖战。
吾等以寡敌众,危如累卵。
正危急间,忽现二壮士,身高丈余,赤手搏熊,拳拳到肉,力可拔山。
其一拦腰抱吾,救吾于险,旋即再战。
吾见二人貌肖,乃孪生兄弟,双手戴金属拳套,勇冠三军。
黑熊虽力巨,然不敌二人,节节败退。
吾目眩神迷,终难支,昏昏睡去。
再醒时,强光刺目。
小夏于旁炙肉,身缠素缟。
吾问:“彼二人安在?”
小夏面露难色,摇首曰:“不知,吾醒后,未见其踪。”
又递肉与吾,言:“若非熊尸,吾以为梦也。”
吾喟然:“其力之强,非常人可及!”
小夏亦叹:“与黑熊硬撼,真乃神人!”
吾问:“可尽诛黑熊?”
小夏摇首:“共十具尸身,连吾等所杀六熊崽,未全诛,应是逐之。”
又言:“此地不可久留,熊或复来,饱食速离。”
吾颔首称是。
稍作整顿,待晨曦归,吾等启行。
此后五日,一路顺遂,刻意避城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