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瑛娘养老日常 > 第52章 增种

第52章 增种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除了地税新令,同时通告的还有上头敲定的粮价标准,若农户、乡绅以银代粮,纳税需得按新定的粮价来缴——生稻、生麦一石六百文,舂好的稻米一石九百文,菽类、番薯皆作一文一斤。

徐氏听得头大,粗摸一算,却得了一笔于普通农户而言等同天价的数字来。

“……这什么新令?咱家今年光是地税都得缴上十一贯钱?!”

前头粮商入户,稻米作价三百文一石,生麦、生稻作价一百五十文一石,菽、薯四斤并作一文,如此贱价收入,转手却能卖到三倍、四倍的高价!

如此一来,便是田地只种一年可收两季的菽、薯,也赶不上地税增长、粮价暴跌的速度!

亏得大王村家家户户都种着两、三亩胡麻,又有瑛娘花钱请工,不然多的是倾家荡产填补地税的村人。

可即便如此,以一户十亩地为准,种两三亩胡麻、七八亩稻麦,最后所产也只够这一户□□口人缴税、糊嘴。

大王村尚且如此,其他没得胡麻种的农户又当如何应对?

徐氏考虑不了这般多,汪木匠却算得心惊胆颤,恛惶无措望向瑛娘,一时竟也不知该说什么才能表述心情。

老汪家根儿在大王村,只一家过得好必然也安稳不了,毕竟仅老汪家四房媳妇儿就有四门亲家,只除了何氏与娘家不亲,其他三个又有谁能亲眼看着娘、舅挨饿吃苦?

唯一的办法就是说服村正同意各户增种胡麻。

增种胡麻倒也不难,可村人也有亲友,胡麻种植一经宣扬,秦家商队吃不下事小,引起官府重视才是得不偿失。

汪点德吃了胡麻的红利,眼下可舍不得放弃这门买卖,脑子一顿,却是想起自家与秦家的往来,扭头就问瑛娘,道:“瑛娘可能见着小秦老爷?能说服他任我们种植胡麻吗?”

瑛娘与秦彧哪有什么交情,只无声瞥他一眼,徐氏便先抬手猛拍了两下他的脑袋,“什么猪脑子!瑛娘一个待嫁娘子怎好去找官老爷求情!再说!规矩是上头那个定的,小秦老爷又能做替我们什么主?何必叫瑛娘去讨人臭脸!”

汪点德吃痛,却是心不甘愿,闷声反问道:“那怎么办?”

自打税令下行,汪木匠就愁得抽起了旱烟,只堂屋里头不好点了熏人,闻言便只敲了两下烟杆子,“先去问问村正的意见,若是能种,就先给咱们村缓缓劲儿再说。”

平日里村头杂务上头可没心思下来管,村正出面震慑村人,应也能暂时瞒下胡麻增种的事来,至于今后……

“瑛娘,你觉得咱们村儿增种多少合适?”

大王村拢共六十八户,约摸得户均种植五、六亩才够抵消地税带来的影响,但大王村整村只有一千二百亩田地,取四百亩种胡麻实在太过打眼,最好还是控制在三百以内才好说服村正瞒报。

“以我所见不如就种三百亩胡麻。”

但三百亩胡麻换成银钱也不过四百五十贯钱,其中三百三十贯需得待粮缴税,余下一百二十贯才能分给各户花用,如此利益还不如全种了精粮,便是说服了村正,村头那些脑子活泛的也早晚会觉出味儿来。

瑛娘不希望帮扶变成仇,索性点了汪点德,建议道:“二叔,三百亩胡麻可得利近一千八百两,此番境况之下,这等厚利若叫村人知晓,咱们家必定不能安生,不如提高胡麻购价叫村人好过,就当结个善缘。”

“……提多少?”

“提至五十文。”

“……”

“不行!”

提至五十文不就等同本钱翻倍?

不待汪点德算完盈收,林氏先沉不住气大声否了瑛娘的提议。

汪点德自然也是不多愿意。

但有林氏在前顶着,汪点德便闷声不应,默默算清账目,只看汪木匠与瑛娘如何说。

三百亩胡麻,便是本钱翻倍也能盈利近一千四百两,如今徐氏已非从前那般计较,亦知村人过好自家的买卖才能少经波澜,当即瞪了林氏一眼,怒声呵斥道:“一千多两的赚头还堵不住你这张嘴!不想过就滚回娘家去!”

眼看汪木匠表情也不好看,汪点德这才站出来拉了林氏一把,好声好气劝她,道:“翻倍就翻倍,积少成多嘛!”

徐氏哪儿能不知亲儿为人,没好气“哼”了一声,顺势揭过此事,“老头子,一会儿你先去探探村正口风,若他不肯松口,你再提胡麻提价的事儿。”

汪木匠脑子里乱糟糟一片,闻言“嗯”了一声,又与瑛娘商量道:“村正多半能同意增种胡麻之事,只是章掌柜那头还需你去协商。”

瑛娘确是没关注过胡麻入市后的行情,索性十月待交付的花露与颜料都已备好,待汪木匠出门,她便也驾了骡车进城。

只不知章文德眼下是在丰县还是府城。

进了城,却见城中商户也是满面愁容。

地税增收两成,商税却是直接翻倍。

类比口脂售卖,一年总价一千五百两银,不论成本,方氏都需缴纳税银六十两银,这还是按摊贩一百纳四的算法。

而三房面铺子一年总产值约摸四百二十银,税银需得三十三两六钱银才够,如此扣除铺面租金、成本,盈利只剩三百两出头,比之从前大大缩水。

如此仅三房两门买卖税银就近百两,可想而知,其他薄利的小商贩又削减了多少收入。

世人为了活怕是什么都干得出来,瑛娘不想赌命,一路走来都在盘算该如何应对将乱的局面。

不待瑛娘盘算清楚,杂货铺子里接替章文德的伙计已经踏出铺子,热情招呼。

瑛娘只得暂压想法,笑与伙计回应,靠边停好将箱笼搬下车来。

“章叔还在府城么?”

“是嘞!章管事要提作公子府上管家,怕是再难回丰县当差了。娘子这回怎的提前来了?”

瑛娘略感遗憾,倒没隐瞒提前的因由,直言道:“颁了新令,家中正乱呢。”

新令对秦家的买卖倒是影响不大,伙计笑了笑没搭腔,又问瑛娘可有别的打算。

“确有一事需得劳烦小哥告与秦叔。前头我二叔与章叔协定代销胡麻油,只家中条件有限,两年来都只供得三千六百斤。眼下二叔手头也宽裕了不少,家中便打算来年多供一倍。”

“原是此事!汪娘子放心,胡麻油在外头卖得极好,章管事特意传信交代过,说是此油若能加量,只要不超过一万斤便是我也能做主收下。”

自然,加量之功亦算在伙计头上。

章文德不在,有些事不好与伙计攀谈。

瑛娘不欲多待,索性笑别伙计,驾车在城头转了一圈,买了新布与点心,这才回了村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