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苦昼短 > 第24章 起义

第24章 起义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庆元的县令叫张元元,是个胆小慎微的男人。他是真正意义上的寒门子弟,靠着读书中了进士,原以为仕途畅通,从此光宗耀祖,哪想在元京一无背景、二无人脉,他又没钱打点关系,挣扎半辈子终于当了个县太爷。

庆元这地方说好听点叫僻静,其实就是个穷乡僻壤!这里的土地土质不好,庄稼种得少,天灾倒是常来,民风还很彪悍,所以人口极不稳定,大家都想往外跑。

他接任这里时处处都是百废待兴——虽说到现在也没什么长进。他一开始还想着造福百姓,但后来也逐渐懈怠了。年年考核都得不了优,无法调到京都,他此生无望踏出这个地方。

“你让我去造反?!”

张元元面上惊惶,脚下不稳,仿佛被人猛地一推搡,一连往后踉跄退了数步。

金带绣字一事发生后,谢通判气急败坏,立马打道回府。张元元自知大难临头,找来家中门客商量事宜。但他心里也清楚,小地方能有多少人才?这些门客基本都是在他家混吃混喝之辈。用处嘛,也就当个捧哏,在他说话发言时拍个马屁,他心里听着也高兴。而且人多力量大,收的多总是有安全感——结果现在要他们拿主意,半天放不出一个响屁,听说有人还打算连夜收拾包袱跑路。

他气得要死,又找沈从经来。毕竟这人在庆元的生意基本靠他在背后照顾,他有难,沈从经也别想好过!结果这人倒好,给他出了这么一个一鸣惊人的馊主意来!

“那此事先暂且揭过。”沈从经说,“你查好金带是在哪儿出的岔子吗?”

“查了。”说起这事,张元元便面露阴沉,“我手底下那个人,受了钱财蛊惑,把这金带暗中交予了县丞一段时日……真是吃里扒外的混账东西!”

“那便明了了。这县丞与你一向不对付,他性格本就跋扈,却受制于你,处处低你一头,老早就想着要踩你上位。金带一事一出,怕得不只是如今的当头一棒,更恐后患无穷啊……若你以后落到他手上,不知要受怎样的蹉跎呢?”

沈从经摇头叹息,又说自己的苦楚:“我是张大人这边的,县丞早就看我不顺眼,给我下了多处绊子。今早我过来的路上,便听到有人扬言要告我的商铺,此后怕也是多难……”

张元元原先还对她有疑虑,因为木箱里头有些物什还是她供上来的,这话一听,怀疑顿时少了大半,颇有些感同身受、同病相怜的意味。

“他怎么敢!”张元元又惊又怒,“我这还没倒台呢,他就敢派人来为难你,简直是明晃晃打我的脸啊!”

“要我说,张大人光明磊落,却被小人陷害至这般境地……”沈从经两眼一闭,开始背诵熟稔无数遍的稿子,语调抑扬顿挫。

“这庆元内,谁不晓得张县令爱民如儿女,但那县丞却常常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百般阻挠你的政绩……如今百姓食不果腹,张大人倒是时时忧心,可那县丞——还在家中歌舞升平呢!”

张元元听她这话,倍感欣慰:“你说得是,现在庆元百姓凄惨,有一大半,都是县丞那个糟心玩意儿惹出来的!我所有命令,他几乎头一个反对!”

见他听进去了,沈从经借百姓之名提起浿安:“县丞这人心胸狭窄、目光短浅,只一心想着眼前之争,却看不到以后。有他那样的小人在,浿安的今天,怕就是咱们的明天啊!”

张元元迟疑道:“此话怎讲?”

“现今百姓多灾多难,别有用心之人极易闹事。届时那人振臂高呼,庆元必定大乱啊——那浿安不就是个例子吗?我听说,那挑头的人聚众之后,直接把县里头的官员商贾都杀完了——若任他们闹到了咱们县,后果不堪设想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