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流沙 > 第35章 蓝莲花

第35章 蓝莲花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过了半晌,他突然问:“你有男朋友吗?”

陈瑶摇摇头。

“那你为什么不希望别人知道?”

陈瑶看出他有点儿受伤,反问道:“那你算是我男朋友吗?”

埃德温有些犹豫,但还是回答:“我可以是。”

这让陈瑶有些始料未及,她想缓解一下气氛:“也就是说现在还不是,我其实并不介意。因为昨天月亮特别可爱,气氛非常好,我们彼此不讨厌……”

陈瑶可能用错了词,埃德温语气强烈地打断她:“不只是不讨厌,我们之间有化学反应。”

陈瑶说:“不管怎么说,我觉得没问题,但是别人不一定也会这么理解。大部分人可能会觉得我是个坏女孩,或者更严重些,一个bitch。”

埃德温说:“我想你说的是‘slut’,我以为北京是个很国际化的城市,你知道,彭涛带我去的那些地方,大家看起来都非常开放”。

陈瑶解释说在特定场合可以开放,只是人们一般都不会在那样的场合找认真的伴侣。

埃德温搂过陈瑶,亲亲她的额头,说:“美国有些地方也是这样的,纽约旧金山这样的城市非常现代,但是中部很多地方依然保守,比欧洲保守非常多,你在那样的地方生活会觉得美国是个清教徒国家。我以前有个女朋友,她跟父亲说起自己已经不是处女的时候,她父亲居然在咖啡馆里当众哭了起来。”

陈瑶惊讶极了,认定埃德温一定是在哄自己开心。

埃德温一脸严肃,睁大眼睛指天发誓说是千真万确,除非那个女孩在骗他,俩人哈哈大笑起来。

有过亲密关系的人总是很难掩饰。后来几天,虽然多数时间是她和埃德温单独行动,但难免有和一对儿新人等一大帮朋友共同活动的场合,最后,即便连瞎子也能嗅出他们之间的亲密来。

埃德温离开那天,假期已经结束,但她依然去机场送他,袁毅和彭涛跟埃德温一起飞LA,那是他们蜜月第一站。埃德温到底还是没忍住,在众目睽睽下给了陈瑶一个盖棺定论的french kiss。

看到他们一起消失在安检通道后,陈瑶心里既轻松又失落。

她知道自己和埃德温没有未来,他们对彼此的好感本来只是“友达以上、恋人未满”,也就是因为一个处在情感身体双重空窗期、一个身在异国他乡缺乏陪伴,才会擦出转瞬即逝的火花。

新来的林总监一天到晚闷在总监室里,除了一周一次的部门例会,陈瑶几乎见不到她,她的习惯是把员工叫到办公室单独谈话。一个月后,陈瑶终于被召见了。

林总监身量中等,长着一张不能近看的娃娃脸,喜欢扎与自己年龄和职位都不相符的高马尾。陈瑶每每看到便替她感到惋惜,告诫自己到了四十多岁千万不要罔顾蝴蝶斑和木偶纹,作这样的装扮。

她像少儿节目里的主持人一样拿腔拿调故作亲切地跟陈瑶讲话:“王总说你很能干,市场部什么岗都轮了一圈,做得还都不错。”她突然话锋一转:“销售工作虽然是我们部门乃至全公司除投资以外的重中之重,但是从一个过来人的角度,我还是要建议你,千万不要丢了刚工作的心态,要多学多做,我听别的同事说过你笔头好,也爱琢磨,要我说,你可以把对市场的观察、体会、包括工作上的想法多记录一下,形成文字,对自己会是很好的历练,做得成熟了,也可以当作公司简报发给客户,甚至发给媒体。”

陈瑶明白林总的意思了。目前各个销售都是从三大报和一些财经网站上不定期摘录些信息做成简报各自发给客户,结果出现过大家就同一事件选了有不同解读的文章发给客户的情况,相当于从一个公司发出了相悖的观点,更有甚者,一个销售在不同时期东摘西录的看法都是前后矛盾的,影响很不好。

陈瑶则是做了个模版,每周定期给客户发,也尽量选择自己认可、比较严谨经济学家的观点,还会整合各家观点,作出一个正反方观点总结罗列的模块。好几个同事、如宋大姐这样的就干脆偷懒,直接把陈瑶做的周报发给客户,而部门里负责媒体公关的张桐有时给媒体发通稿,居然也从陈瑶那里找素材。

徐总现在的意思,其实就是干脆把这个活儿全权交给她,以后对外内容干脆都由她负责。陈瑶想,这下倒好,市场部的所有工种自己也算是干全了。从小父母就教育自己,艺多不压身。

陈瑶积极乐观地认为,如果以后能干脆转到营销岗,那反而是最适合自己的岗位,没有业绩压力,跟媒体合作基本都是平等互利、跟公关公司打交道自己更是甲方。当下欣然应允。

一个周五她正在加班写简报,突然接到一通陌生来电。

“你好,是陈瑶吗?”话筒里传来同样陌生的声音。

“我是,请问您哪位?”

“我是梅冠霖,彭涛的伴郎。”

陈瑶纳闷他怎么会有自己的手机号。“啊,我知道,有事儿吗?”

“没什么特别的事儿,彭涛说你特别懂电影,我想买几本关于电影的书送给彭溪,也不知道该问谁,只好向你请教,不好意思,唐突了。”

陈瑶急着工作:“我现在手头正忙,你加一下我□□,一会儿得空我列个清单发给你,不过彭溪她学的就是这个,估计学校早给了一堆书单,我建议你有时间可以带她去小西天电影资料馆看内部资料片。”

写完简报,她上新浪影视论坛认认真真找了几个推荐书单,又结合自己的经验整理了一份发给梅冠霖,对话框里秒回了一个讪笑的表情。

“不好意思,这些书要去哪儿能买到啊?”

陈瑶回复:“美术馆边儿上的三联应该都有,实在找不到还可以去北电校内的书店,或者和平街北口影协楼下的爱影书屋。”

“我可是找对人了,这样好吗,明天要是你有空,我开车你指路,带我跑一趟,之后请你吃大餐。”然后他又发了几个可怜兮兮的表情。

陈瑶只好答应。

第二天下午,梅冠霖开着他的双开门陆虎来接陈瑶。梅冠林个子不高,瘦瘦小小,总让陈瑶想起六小龄童的猴样。婚礼那天他俩几乎没说过话,后来再见面她身边也有埃德温,依然说不上几句话,所以对梅冠霖让自己帮他这么个可有可无的忙,陈瑶不免心存疑虑。

果如陈瑶所料,在三联他们就买齐了所有书,梅冠霖问她晚上想吃什么,陈瑶表示不必麻烦。

通过短短接触,她发现梅冠霖和彭涛几乎是一类人,那厢她对彭涛已是心存芥蒂,对梅冠霖自然也没什么好感,何况此人说话轻佻,言语暧昧,分寸感尚不及彭涛,她只想尽早和他分开。

梅冠霖却说东四七条里有个朋友新开的馆子,都是创意菜,诚邀陈瑶一起去尝鲜。

年轻人到底喜欢新鲜事物,陈瑶对人没兴趣,但是创意菜,到底还是激起了她的好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