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理说陈瑶的岗位不需要背销售任务,但由于隶属市场部,所以连那几个只是做录入工作的柜员都要象征性地完成每人十万的销售额,大不了就找亲朋好友帮忙消化。
陈瑶这才想到她当时拒绝刘总不去上海的一条原因正是觉得,在上海“无亲无故”。但自己在北京难道就“有亲有故”吗?
她打开手机通讯录,翻来翻去,一个潜在客户也找不到,可也不想让父母操心。记得家里有个亲戚在银行工作,今天拉存款、明天发信用卡、后天又要卖理财产品,周围亲朋被其骚扰的不胜其烦,结果搞得家庭聚会都不敢让他知道。陈瑶唯恐自己也变成那样让人避之不及的瘟神。
鬼使神差的,陈瑶想到了袁毅,她那一身行头就够自己完成任务了。
许久没跟袁毅联系,她打电话时异常紧张,喉咙干涩发紧,时不时就要清清嗓子。袁毅倒很热情,主动说一起聚聚。
袁毅把地方定在福楼,陈瑶每次路过东三环都会见到那个不小的招牌,但从没进去过。
福楼和老莫完全两个风格,细致的陈设配饰都排布成曲线:铜铸美女雕像、桌椅屏风轮廓、玻璃彩窗隔断、凤尾竹叶片,还有侍者们微笑时弯弯的唇。
这是陈瑶第一次在生活中遇见最爱的新艺术风格,可这种精致放在吃饭上却让她浑身不自在:生怕自己拿错刀叉、咀嚼发出声响、汤汁滴在桌上,一个不小心就会破坏了这里无瑕考究的场景。这里更像舞台,适合演戏,侍者个个都是面带笑容的舞台督导,不容有差。
这里是把人与人之间距离拉远的所在,不是能烘托氛围、热络关系的地方。
陈瑶一时间不知道怎么才好张嘴求人,她突然想到海南之行,忆起酒的妙处,于是让侍者把酒单拿来,他脸上的曲线弧度显见着大起来。
她不是销售,所以请客吃饭不能报销。陈瑶把酒单菜单翻来覆去研究着,巴望能琢磨出一套菜品组合,让自己既能不丢面子又能保全里子。否则除非公司有销售提成,不然她这简直就是在赔钱给公司打工。
袁毅一如既往姗姗来迟,她熟门熟路地一边跟陈瑶寒暄一边几乎不看菜单地点了几样陈瑶艰难抉择后依然尚未下定决心点的菜式。陈瑶则只点了沙拉和一个汤。
袁毅很惊讶:“你是在减肥吗?吃这么少,快别减了,胶原蛋白会被减没的。”而后叫来服务生,又点了半打生蚝,说:“他们这儿生蚝最有名了,都是不带油的蛋白质,放心大胆吃,绝对不长肉。”
陈瑶似又实感般觉得自己的钱包又瘪了些。
跟袁毅在一起有个好处,就是不会冷场。陈瑶本就是不喜冷场之人,但她总要思前想后,拿捏说话分寸,所以谈话也还会有空档。而有袁毅在的谈话是密不透风的,你甚至需要见缝插针。
她先得意于去香港出差碰上圣诞打折季,斩获诸多战利品。听她喋喋不休说那些陈瑶只在橱窗和杂志里看到过但不熟悉的品牌,陈瑶只觉得像在听业务熟练的电视导购讲解;她又抱怨工作惹人烦,总要不停出差,已经被升为国航白金卡会员了,早知道还不如当时参加公司在美国为期三个月的培训好了,但是她又受不了天天吃西餐……
陈瑶纳闷,那今天她为什么要定法餐呢。
她说熬了这么久明年才能熬到VP,工作太摧残女人了,接下来陈瑶又被上了极为专业的一堂护肤保养课。直到头盘吃完,汤快喝完,陈瑶才有空插了一句。
她非常识趣地没有直奔主题,而是装作对袁毅和彭涛之事毫不知情地问对方近期是否见过彭家人。这是一个故意抛给恋爱中女人的贴心话题,果然,正中袁毅下怀。
袁毅跨越一桌重重阻碍:焗波士顿龙虾、法式勃艮第蜗牛、贝隆生蚝、以及陈瑶面前还剩一点盆底的奶油蘑菇汤,探身把左手抻到陈瑶眼前。
陈瑶注意到她中指和食指都带着戒指,食指上是一款在地铁、车站广告牌上经常可见的卡地亚玫瑰金带LOGO素圈,中指戴的是个体积大如同假货般的钻戒。
虽然这个钻石单独看非常大,但陈瑶之前却并没注意到。不是陈瑶不仔细,而是因为袁毅身上闪闪发光的装饰太多了:CHANEL双“C”碎钻耳环,梵克雅宝四叶草,外加一条镶钻翡翠坠白金长链,丝巾扣、手腕上、包柄上……凡是能挂点儿东西的地方,袁毅都没放过。这人要是生在印度,估计鼻子和肚脐上也会熠熠生辉。
见陈瑶不明就里,袁毅得瑟道:“我和彭涛订婚了。”
陈瑶心里一惊,她没想到这二人进展如此神速。一面表现出那种“早知你们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儿,真是天随人愿,请收下我由衷祝福”的态度,一面连连道喜。
袁毅这下可真是找到了可以聊上三天三夜也说不完的话题,从恋爱的起因经过结果细细说起,到婚戒婚纱婚礼婚房的计划。等她一一细数完,陈瑶已隐约感觉又饿了。
陈瑶假装兴趣浓厚地洗耳恭听,时不时还要抛出几个足以证明自己在认真听的问题来鼓励她接着往下说。最后,袁毅终于开心无比又意犹未尽地说:“好久没聊的这么尽兴过了。”
此时,陈瑶知道自己必须一剑封喉,不然这顿饭钱怕是要白花了。
“袁毅,上次你舅舅帮我的忙真是特别感谢,一直都不知道怎么报答你才好,你喜欢看演出吗?我一个同学在报社跑文化口,要是你有喜欢的演出或者演员签售会什么的,她估计都能弄到免费票。”她到底还是不会开口求人,上次求彭涛帮忙似乎要轻松的多。
袁毅面露喜色。她虽目中无人,但别人多是看在她背景的面子上才会让着她,即便如此她只能唱唱独角戏,通常都是自嗨,尤其在北京这么个到处都是达官显宦的地方,买她账的人就更少了,现在陈瑶对她如此热情体贴,她倒真把陈瑶当朋友看起来。
她当即说:“你那么客气干嘛,对我来说都是小事儿一桩,以后你要是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尽管说。听说你们基金公司都要卖基金的,你要是也有任务,我可以给你介绍几个企业。他们都有自己的小金库,有些也有投资需求,都可以买你们产品啊!”
陈瑶一时喜不自胜,感叹今天应该去买□□。本来只想捡个仨瓜俩枣,谁知还没开口,就能有如此超预期的收获。
她激动地连声道谢,说确实每个人都有销售业绩考核,如果能拉到企业客户,那袁毅简直就是救命的活菩萨。
陈瑶没想到奉承话不管多肉麻,只要是发自肺腑,都不难说出口。
结账时,袁毅抢着买了单,还从包里掏出一只DIOR口红送给陈瑶,说是从香港带回来的礼物。她让陈瑶静候佳音。
陈瑶真心实意喜欢上袁毅这姑娘了,她在做业务方面夸夸其谈、言过其实,但在牵线搭桥拉关系这种事儿上可一点儿不含糊。
没过两天,她就发给陈瑶两个手机号,一个是兵器工业部下属某三产公司资金部负责人,一个是一家外贸公司总经理。袁毅说这俩人都是她的叔叔阿姨,她已经打好招呼,直接联系就可以。她还说跟彭涛也提了一嘴,他们公司有些闲钱,让陈瑶给他电话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