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流沙 > 第31章 九幺幺

第31章 九幺幺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跟钟宇谈完,陈瑶脑子里乱成一团,不知该如何帮王欣筹谋。倒是突然惊觉,自己在徐来和孟波间难以抉择,跟钟宇又有何区别。

她回到家,想彻底捋清思路,便拿出张白纸,写下徐来和孟波的名字,打算从一项项比较二人的优缺点开始。

对着只有二人名字的白纸,她突然愣住。

对孟波,这一年来她了解多少?对徐来,就更别提了,整整两年全是空白。

她灵光一闪,上网在搜索引擎里输入了徐来的名字。

网上出现了P大BBS的一些帖子,几乎都是跟备考相关的信息,还有个有关CFA考试的报名信息表。她一页页翻着,直到页面出现不相关的信息。

她几乎不抱希望地又敲进孟波二字,信息更少,但是却有个部落格链接奇妙地显示出一□□人深入探究的迹象,那是一个女生的部落格。

陈瑶点进去,是一篇日志,只都是繁体字。

“春天的纽约好冷,晚上沿着河边跑步,看到对岸曼哈顿灯火辉煌,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在那里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方寸之地。还好身边有他,他跑得比我快很多,但是总停下来等我,真好!

来到纽约最大的幸运就是碰到他吧。喜欢和他在课间去SOHO喝咖啡,喜欢他带我去MET、MOMA还有其他有趣的博物馆,他每个月都去MET!他说那里的藏品太多,常换常新,不能错过,北京故宫博物馆也是这样的,以后也要带我去北京看,不知道学经济的人怎么会那么懂艺术,真好!

我带他去法拉盛的茶餐厅,他也喜欢,说北京没有像模像样的港式茶餐厅。我们约好七月四一起去Hudson River看焰火,期待!

我有些爱上纽约了,爱匆忙的街道、安静的图书馆、4月的中央公园、紫色的一切、还有孟波,有他,真好!……”

短短一篇日志,却有若干感叹号和几乎每段收尾必用的“真好”。

陈瑶背心阵阵发凉。“北京、纽约、孟波、艺术、跑步……”太多巧合信息,她突然想起孟波给自己秀过的N大录取信,抬头也是紫色的。

她点进这个部落格首页,小方格里是一个女生的头像,太小,看不真切,自我介绍是“一条游在哈德逊河的石斑鱼”。

再一篇篇翻看她的日志,有时会提到“他”,但除了一次提到“他”在街头跟老黑一起打鼓,又对上了一条跟孟波相符的特征外,其他就没有明确指向了。

陈瑶像侦探一样把那些令人头痛的繁体字翻来覆去地看,倒是将这女孩描摹了个大概:一个去N大读书的香港甜姐儿。

她几乎可以认定这此孟波就是彼孟波,却感觉不到第一次被背叛时那种切肤之痛,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轻轻的钝痛感,缓慢又沉重地击打在心上。但还受得住。

她合上电脑,沉进记忆的深潭里,想起自己对这段恋爱设想最多的结尾应该是句号、感叹号,却没来想到会是一串无力的省略号。

过了许久,她把那张白纸揉成团,丢进垃圾桶。

此后一周,她数次控制住自己想向孟波摊牌以及向徐来表白的冲动,她不想做个让自己瞧不起的人。

每每被孟波伤害,就掉头去找徐来,这算什么?即便是要向徐来表明心迹,前面也不应该加跟孟波相关的任何条件。

况且,申奥成功那晚,孟波给她打电话发消息,那些浓烈的渴望的甜言蜜语到底是出于什么原因?她这次要清楚地结束一段,才开始另一段。她不要如上次跟徐来分开那样,不明不白。

“上周五晚上我喝多了,你的电话都没听到。”

“没事儿,我也是,喝大发了,都忘了西岸跟北京差的不是对时,狂打了一堆电话,吵着你了吧?”

“没关系,我睡的特死。”

“哦,那就好。”

“你这次自驾玩的开心吗?”

“不错,我们打算沿着一号公路开到Los Angeles,这里一路景色倍儿美。”

……

没有语音语调,只面对文字,陈瑶分辨不出他的情绪。

“你们这一路都有谁啊?开一辆车?”

“一北京的、就是我,一台湾孩子、一香港孩子,还有俩美国土著,算是两岸三地集齐了吧,一辆车刚好,我们都换着开,美国大农村特好开,一点不堵,随随便便就上90迈。”

“一香港孩子……”陈瑶晃了下神。

两人拉七杂八说了半天,气氛似是这半年来最热络的一次,但是又有种莫名的虚假繁荣、礼貌客套。

“你是不是跟别人好了?”这句话被陈瑶含在嘴里,最终也没能吐出来。

没过几天,公司派陈瑶去上海参加培训,这种不背任务的培训,说白了就是变相福利,而且只有她一人。这是一次一个人的旅行。

飞机上,陈瑶拿着登机牌,一排排看着行李舱上的座位号,还没到她的位置,突然斜地里被一把抓住了衣角。

“陈瑶!”惊喜声从旁边座位传来。

陈瑶低头,赫然看到苏欢欢一脸兴奋地抓着自己。

毕业后,陈瑶除了听卞雨佳提过一次苏欢欢和吴旭的狗血分手事件,再没有任何苏欢欢的消息。如今见到老同学不禁又惊又喜。苏欢欢此行也是去出差,更巧的是,二人连酒店订的都是同一个。

飞机上苏欢欢特意和陈瑶身边乘客换了位置,方便二人叙旧。说是叙旧,其实主要是苏欢欢单方面给陈瑶讲了她和吴旭分手的另一个版本。她说吴旭从大学起就没少撩其他女生,但是她太单纯,一直听信吴旭的辩解和谎言,直到毕业后二人住在一起,很多蛛丝马迹掩饰不住了,她才彻底死心,提了分手。

陈瑶知道她的话亦不能全信,且说这分手的时点,恰恰在毕业后,在吴旭家帮她解决了工作之后,就很能说明问题了。

“还是孟波好,他对你真是没说的。”

“哦?”

“当时他跑去问吴旭家怎么帮我弄的留京指标,都快急死了。”

“什么时候?”陈瑶怔愣,她毫不知情。

“就大四上学期那会儿,咱们年级外地自己想办法留京的,他都问了个遍。”

陈瑶无法想象当时目中无人、狂傲恣睢的孟波是怎么低下头去向别人请教的。心上刚刚包起的一层茧似又被抽出了一根丝。

“当时大家都羡慕我,哪知道,我是只有面子,没有里子。”苏欢欢拿出吸油纸,在鼻翼两侧使劲按了按。“哪儿像你,面子里子都有了。而且京信多牛啊!我们这种小券商根本没法比。”

陈瑶满脑子面子里子,她也搞不清自己得到的是面子还是里子,顺嘴答道“我不在京信了,现在在它参股的基金公司。”

“基金?那更牛了啊!”苏欢欢叫道,引得周围一片侧目。

她象征性捂了下嘴,小声道:“恭喜恭喜!你这可要请吃饭呀。”

“嗯?呃,好的。”陈瑶心不在焉应着。

结果到了酒店,陈瑶才发现自己订的是普通标间,而苏欢欢订的则是行政层商务套间,她不禁想:小券商的差旅标准真是成谜啊。

而这个谜第二天就被解开了。早上,她看到了苏欢欢,以及那个也许是吴旭分手版本中的某个总。他们拿着一套门卡来吃早餐。陈瑶为避免尴尬,趁对方还没看到自己便悄悄离开了餐厅。

会议行程安排很松散,更像是同业交流聚会。作为参会人员中数一数二的美女,陈瑶自然受到了格外的关注,这让她想迟到早退离会的难度系数都较旁人高了不少。倒是老领导刘总请她去家里吃晚饭让她颇期待。

刘总的太太是标准的江南水乡女子模样,小巧玲珑,肤白秀美,女儿很幸运地外表随了母亲。黑糙猛壮一北方大汉,在两位小白雀似的女眷嘤嘤围绕下,一家三口看着竟异常和谐美满、其乐融融。陈瑶不免暗嘲自己不擅识人,面试初识竟把刘总看作寻常登徒子。

刘总再次发出请她去上海分公司的邀约,而且让她对接券商。从业务角度而言,这对陈瑶绝对是一次质的提升。可她依然犹豫,而且这次天平上,北京那边似乎又多了一个砝码,一个感情的砝码。

离开刘总家,她一人来到黄浦江边,独自站了很久。终于,她鼓足勇气,掏出了电话。

即便现在还没有结果,但她不想再这样彼此猜测,她要坦白,不管是对孟波坦白自己的猜测还是对徐来坦白自己的现状。

陈瑶深吸一口气,在钱包里翻找硬币。

她要用抛硬币这种最科学的方式决定先后顺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