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三世首辅,躺平种田 > 第37章 第 37 章

第37章 第 37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顾清淮如愿以偿当了秀才夫郎,本以为日后与夫君琴瑟和鸣,顺遂无忧。谁承想新婚不出一年,夫君竟忽然与亲哥哥大打出手,挂了满脸彩。

家中上药时,雪昌哭诉三年以来顾家人对自己的嘲讽与逼迫,骂他是个贫贱废物,吃夫郎软饭,与那入赘没有区别,如今爹爹更想以顾清淮为要挟,让他疏通关系将秀才功名转到顾家大哥名下。

顾清淮闻言火冒三丈,回娘家给夫君找场子,吵吵嚷嚷两头说不清,闹到后来爹爹竟出面直接断亲,逐他出家门前唾骂道:“任你们达官富贵,我们顾家不占你们便宜!”

只是想让家人不再侮辱欺负夫君,不知为何闹成这样的局面。回去后,顾清淮整日以泪洗面,最终在雪昌的提议下卖了嫁妆铺子北上,离开伤心地。

定居泽鹿县后,为了雪昌能安心继续科举,顾清淮开了家布庄,当起嗤之以鼻的钻营商贾,日日忙碌于铜银,喜欢的诗集早落了灰。又因雪昌说异乡无倚仗,怕自己保护不了他,他便攒出三千两为他捐了个员外小官。

直到后来结识杜泽兰成为密友,小哥儿降生,几年下来来适应了北方水土,顾清淮终于感觉生活安定下来,只是每每熬夜翻账簿时回想起远在南方的家乡,还会暗自垂泪。

如果一切止于此,他不会怨悔。

孩子六岁那年,布庄掌柜南下开拓货源,为顾清淮带来了一封家书。事情已过多年,顾老爷已有老态,回顾当初哥儿被赶出家门时痛哭的模样,心也软了,就写了一封信来。

信中问候他可还好,外孙如何,还提及了一段顾清淮不知情的真相。

对雪昌,顾家的确算是有所图谋,出钱出力嫁哥儿,都是为了能给自家带来好处,几个大舅哥时常背地笑话他,当面也时常摆谱提点他吃顾家用顾家,往后要知恩图报。

但所谓窃改功名,全属无稽之谈。

顾家若有那等人脉手段,哪还用得着雪昌?随便出点银钱,总能在烟柳赌场寻到愿意卖的堕落秀才,何况这种事一经发现都是要满门抄斩的,划不来。

当初雪昌与顾家大哥打起来,是因为顾大哥跟朋友逛青楼,居然在那种地方发现了本应在苦读准备秋闱的雪昌。

他一身锦衣,左拥右抱,端着酒杯同旁人愤慨世道不公,他堂堂秀才为读书竟向商贾折腰,世间财富合该尽归读书人,字字句句都是顾家商籍的嗤之以鼻,委身娶顾清淮的耻辱。

顾大哥火冒三丈,酒精上头,上去就给人打一顿拎回家了。

顾老爷指着鼻子把人狠骂了一通,为免顾清淮伤心,也想着不把事情做的太难看,便帮其隐瞒了青楼一事。谁承想回头顾清淮就找上门,指责家中欺辱他夫君,要讨说法。

他气这小白眼狼,以后反正是指望不上,脾气上头直接一刀两断。

听说顾清淮跟雪昌搬家北上,顾家人起初都是又气又骂,要老死不相往来。几年后顾老爷夜间回想,也承认自己做了些糊涂事,铸成如今局面。

“当初你要嫁他,我曾派人打听出此人是村中出了名的自命清高,瞧不起家中贫寒,嫌弃病父腌臜拖累,兄嫂供养他还要遭他鄙骂愚笨。我后悔自作聪明,一心想让顾家改换门闾,被利益蒙蔽双眼,明知你受了蒙骗却没将真相告知你,任由你嫁给了他。”

“爹爹万悔,只望你如今顺遂。”

看完书信,顾清淮泪流满面。

从前雪昌说什么他信什么,因为他太清楚顾家的贪婪势利,满身铜臭,谋算每个人的价值与能带来的利益,认为雪昌是寒门孝子,高风亮节。

读书一事,他心中还是有怨。

断亲多年,顾老爷没必要费尽心思,写一封信离间他们。顾清淮明白了其中不对,带着怀疑去质问雪昌。

起初男人是不承认的,反口说自己一片真心竟被夫郎冤枉,但随着真相一件件被摆出来,顾清淮分析过去这些年自己忽略的蛛丝马迹,甚至质疑:“自在泽鹿县捐官以后,你秋闱次次落榜,文章也大不如前,那些花在读书求师上的开销与时间是不是都……”

在他说出青楼挥霍前,雪昌终于绷不住,露出真面目。

那日男人大发脾气,将这些年的真心话全部说了出来。顾清淮终于明白,原来最初破庙里初见,雪昌看出他衣着富贵便起了捞钱的心思。

他所珍视的爱情从开始就不存在。

当初家中农忙,兄嫂拜托雪昌照看一下病榻上的阿爹,他嫌恶腌臜直接出门不管,致使阿爹死亡。兄嫂气极不愿再供养他,下葬后直接把他赶出家门。

雪昌正愁银钱,顾清淮送上门。

哥儿俊俏好看,有那么多钱,顾家还愿意供他读书,雪昌自然也愿意抓住这个好机会。

后来取得功名,有了钱,他又觉得商籍的糟糠夫郎丢他秀才面子,觉得顾家一切都是屈辱。

那日青楼之事败露,他心知失去顾清淮就没了如今富足,索性借机撒谎挑拨顾家与顾清淮断亲,摆脱这屈辱。

如愿搬离屈辱之地,重新来过,他不愿由奢入俭,便让顾清淮继续做生意为他赚钱,因中了秀才后他安于享乐,荒废学习,便让夫郎为自己捐官。

口头上说还要继续科举,外出读书求学,实则拿钱跟狐朋狗友去外乡青楼夜夜笙歌,沉溺温柔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