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三世首辅,躺平种田 > 第37章 第 37 章

第37章 第 37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顾清淮生于江南,家中世代是做丝绸布匹生意小商贾。

商贾家财丰厚,地位却低下,甚至禁止科举为官,苦于无法改变命运,因此也比之其他人群更崇尚读书。

他们不缺银钱,家风多开放,无论男女哥儿都会送去开蒙识字,甚至因家中男子无缘科举,反而女子哥儿更有机会嫁给读书人和官家,私下流行培养自家哥儿女子学识,诗词歌赋皆读。

顾清淮就是被培养者之一。

他自幼修习琴棋书画,饱读诗书,因家中观念影响十分景仰读书人。所谓门当户对,商贾多还是与商贾通婚,他看不上那些刁钻重利的男子,可是正经人家的读书人也瞧不上一个商籍哥儿。

直到二十二年前,当今圣上登基,政令大赦天下,允许商贾子弟科举,凡中举者可改为良籍,惠及子孙,改籍者禁止行商。

这是所有商籍的世代梦想,生怕哪日政令就改了,人人渴望抓住机会。可是家中男子钻营生意,无才无学,反而女子哥儿多被培养,家家既后悔又生气,那几年间商家的女子哥儿都不好过。

顾家也不例外。

虽然不至于动手大骂,却也经常嘲讽哥儿既不能科举又嫁不了功名,中看不中用,占了几个哥哥的机会。

顾清淮心气高,忍不了这些,恼怒之下竟然收拾包袱离家出走。

可是每日只会在家中赏花抚琴翻翻诗页的哥儿,专为嫁高户娇养,出去以后能有什么下场?

不出三日,私房钱被偷偷骗骗只剩五两银钱,还跑到不认识的乡野,找不到回家的路。

祸不单行,天空降雨。

顾清淮抱着包裹躲进一间废弃破庙,四周黑咕隆咚,身上也被雨水打湿,发丝凌乱,眼神惶惶。他瑟缩在旧铺团上,茫然又害怕。

忽然耳边吱呀一声响。

他寻声抬头,缠着蛛丝的破庙门被推开,显现出一道高瘦身影。男子身着打着补丁的旧长袍,看见里头衣着华美的哥儿愣怔,察觉不妥后偏开头。

“无意冒犯,我是来躲雨的。”

“此庙非我开,公子进来吧。”

虽是迫不得已与男子共处一室,但一身湿衣太不合礼仪。顾清淮逐渐找回了些主神,低头翻找出一件衩袍披上,勉强遮住不妥之处。

翻找时为了方便,他拿出了搁在顶端的两本书。是他最爱的诗集,离家出走也要带上。

刚要收回放好,旁边的男子忽然道:“敢问可否借在下一阅?”

顾清淮偏首:“你也读书?”

男子微笑:“不才,去年刚过府试。”

府试还是童生,需得再考中院试成为秀才,方才能说有功名,但这足以获得顾清淮的好感。

二人一来二去聊了起来。

顾清淮得知此男子名为雪昌,住在十里外的村庄。他家中贫寒,阿爹病重,读书花费太高兄长不愿再供养,今年阿爹病逝后立即将其独分出去,正苦于无钱继续科举路。

其话语间字字是对读书的坚持。

当时顾清淮认为,他是书生风骨,贫而不弃。更重要的是他坦言自己的商籍身份,对方仍十分敬重,丝毫没有城中那些书生的轻佻与不屑。

还劝说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怎可因此便一弃不顾?雨停以后还是尽快回家吧。”

这三日来,顾清淮早吃够了苦头,正需一个台阶下。望着对方严正的神情,他不好意思地垂首,讷讷道:“我、我迷路了。”

雪昌失笑:“若不介意,我送你。”

顾家也没想到,自家哥儿离家出走,三日后带回个穷酸书生。

商贾常年与达官贵人打交道,眼界自然高,想让自家哥儿女子嫁良籍书生,也是那种天赋家势取其一的。那雪昌无财无势无师长,二十岁还只是个童生,顾家瞧不上,奈何顾清淮就觉得这个好。

君子端方,不慕荣华,童生也是因为家贫无好书,兄嫂磋磨,还要日日照顾病重在床的阿爹,给耽搁了。

反正夸奖是成箩筐的。

想着自家儿子科举还不知什么模样,有个读书的女婿也不错,若真有亨通官运,还能提携顾家子侄。顾老爷松口资助银钱,要求雪昌考中秀才,方能将哥儿嫁给他,还会陪嫁一间铺面。

不料,次年他竟真中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