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三分归魏(下部) > 第140章 一三九、上元庆功(上)

第140章 一三九、上元庆功(上)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只是别人都是装高雅,他却是要装俗气。

一曲终了,表演者们一同起身行礼,司马懿带头拍了拍手,其他人也跟着鼓掌。提供这个节目的是当地数一数二的大富商廖氏,起身向司马懿表示愿意将为首的歌伎进献给他。

我看着廖老爷那张谄媚的大胖脸,意识到他是有准备的。这种家养的歌伎,随手买卖、赠送实在是稀松平常。看那个歌伎娇嫩的相貌和婀娜的身姿,应该是准备多时,专等战事结束后用来巴结获胜一方的。

我下意识地看向司马懿,想看他如何回应。司马懿不算是个禁欲的人,除了正妻张春华,还有好几个妾室,子女也不少。

司马懿笑了:“廖老爷有心了,本官也很想收下这份心意。不过,本官不久便会动身前往长安,届时不知廖老爷是否舍得让她与本官同行?”

廖老爷愣了一下,席间众人的脸色也都有不同程度的惊讶。我看在眼里,不免暗暗有几分好笑。

我从杜敏的父亲杜济口中得知,他们这些名流士绅起初都以为,仗打完了、蜀军退兵之后,永安的主政官还会继续是司马懿,因而一直努力巴结。杜济问我是不是这么回事,我坦白告诉他不是,并且叮嘱他不必急于向外散播。

不过口耳相传,从各个渠道还是有一些风声流传出去。永安的上流社会都在揣测我跟司马懿到底会怎么调动,今天终于等到司马懿自己说出来了。

在我视线所及的范围,唯有杜济最是镇定,甚至还露出了小小几分得意。毕竟他跟其他人不一样,与我交情最深。他比其他任何人都希望我能留在永安主政。

进献歌伎的廖老爷短暂怔仲后坚定地表示要献上歌伎以表达永安百姓对司马懿的感谢和尊敬。我简直快笑翻了。你献个美女给人家,到底是感谢人家还是腐蚀人家呢?

司马懿波澜不惊地表示收下了、非常感谢廖老爷的心意,神态之镇定就好像他只是收了一盘黄金、一担绸缎,而不是一个豆蔻年华的妙龄少女。我心想这司马老贼说不定还真挺喜欢这个小姑娘,一面吐糟他这个时候怎么想不起先帝来了!

司马懿和曹丕的关系,或许才是这个时代的普遍情况。是我自己跟别人不同,我不能用自己的标准去衡量和要求别人。

换个角度来看,他们那种关系或许该叫做“开放式亲密关系”吧。保守古板的人是我自己啊!

廖老爷喜笑颜开,年轻的歌伎含羞带怯,被司马懿的亲兵带去了后院。席间一片欢乐祥和的气氛,司马懿抬了抬手,让众人安静下来,朗声道:“按照朝廷先前的安排,若无意外,本官将与夏侯将军交割之后,调防长安。望各位乡邻父老能与夏侯将军齐心协力,重建家园、安居乐业。”

说完,他看向我,我顺势接过话头:“本官年少无知,才疏学浅,治理一方水土责任重大,本不敢接任。无奈朝廷用人之际,本官不敢推辞。只得恳请各位父老乡亲襄助,多加鞭策,保家卫国、繁荣一方!”

杜济带头响应:“我等永安乡民,愿意跟随夏侯将军,效忠朝廷,镇守地方!”

其他人也跟着表态,将气氛带上了新的高度。我朝向杜济的方向点了点头,微微露出笑意,虽然没有表现出亲密的样子,其他人都知道杜济押宝押对了。

司马懿端起酒杯给我敬酒:“永安城能够重回大魏正统,夏侯将军居功至伟。这次击退蜀贼、守卫城池,也是夏侯将军身先士卒的功劳。本官敬夏侯将军一杯。”

我受宠若惊,赶忙起身回礼:“末将不敢恬然居功。永安两战,都是司马将军运筹帷幄、指挥有方,夏侯称只有一身蛮力罢了。司马将军如此称赞,夏侯称十分惶恐。还请将军今后多多提携,不吝赐教。”

司马懿笑着跟我喝了这杯酒,开启了一轮敬酒的热潮。

战时不能饮酒的规定,除了饮酒误事这个原因,也是因为在交战期间,每一粒米都很珍贵,可能士兵和百姓都吃不饱饭,怎么会允许拿来酿酒?

尤其像这次这样,围城战持续了几个月,前期险些断粮,从一开始就严禁用粮食酿酒。直到年关,司马懿才接触了禁酒令。

不过因为才刚解除禁令,城里酒水没剩下多少。今天的宴会上用的酒,几乎搜刮了各个大户家里最后的库存。

在一片欢庆的气氛中,我有点喝醉了,听到有人说下一个节目是“角抵”,我几乎不假思索大喊了一声:“放着我来!”

然后就看到司马昭一脸无语地看着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