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洛莉丝·戴。”
乔琳躺在床上,翻转着手中的纸条,想着白天在公交车站遇到的那个摄影师。
坦白说,她有点感兴趣。她听说过《The Face》杂志,它是一本以音乐、时尚和文化为主题的杂志,创办时间并不长,1980年5月出版了第一期。尽管它历史很短,但是它的影响力却很大,在视觉层面就像它的名字一样是80年代英国时尚文化的“门面”之一。类似风格的杂志《i-D》《New Styles》《Blitz》都是在它后面才创办的。乔琳的父母本身是严肃文学杂志的创办人,虽然不怎么涉足时尚商业出版,但是作为同行,他们曾经偶然在饭桌上夸赞过《The Face》创刊人文化嗅觉敏锐,乔琳对此还有印象。
她有点好奇当模特是什么感觉,但是她不知道父母会是什么反应。他们会让她去吗?妈妈或许不会阻扰她,她自己也涉足摄影,可爸爸可能会反对,他总是想保护他的掌上明珠,即使这可能意味着限制她的自由……
而且这个多洛莉丝·戴值得信任吗?这一行有很多骗子和恶人,作为剧作家和出版人的女儿,乔琳在自家举办的那些小聚会里就听到过不少稀奇古怪的骗局和恶事。
那些小聚会,乔琳不能说她不喜欢它们,声名在外的制片人、教授、剧作家和文学家齐聚一堂,啜饮着桃红香槟,咀嚼着约克火腿,同有幸被邀请来的年轻客人,通常是文学系学生和试图找到事业出路的艺术从业者,分享着那些在书本以外的知识和信息,穿插着算不上秘密的业内笑话,在交杯换盏间建立起种种联系。艺术是人感知世界的方式,而艺术家需要人脉。乔琳很小就从她的父母身上学到了这一点,他们在离开富有的家庭后没有变得穷困潦倒,一方面是因为他们真的很有才华,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他们结识了很多愿意欣赏才华和伸出援手的朋友。
多洛莉丝·戴会是她走进那个光怪陆离的时尚世界的钥匙吗?不管怎么说,交个朋友总是没错的。
当然,要小心地交朋友。
乔琳下定了决心,打算找个合适的时间回电。
就在这时卧室门突然传来了敲门声。“宝贝,你睡了吗?”是玛丽亚。
“还没有,妈妈。”乔琳从床上坐了起来。
玛丽亚推门进来,走到乔琳床边,坐了下来。“是因为明天是你的生日太激动了吗,睡不着?”她笑着问。
乔琳也笑了,摇摇头说:“不,我其实不怎么激动。”
“你不喜欢15岁?”玛丽亚好奇地追问道。
“不,我只是不觉得有什么特别,又不像是明天过后我就能开车了,”乔琳轻轻地耸了下肩说,“我仍然不能开车,不能买酒,甚至依然不能自己去某些演唱会,更糟糕的是,下半年我就上11年级了,我有一堆GCSE考试,我真的很烦那些玩意儿!”
玛丽亚笑了,点头附和道:“我知道。没人喜欢考试。我很抱歉,亲爱的,你得忍受这些。”
乔琳笑了起来,她伸手握住了玛丽亚的手,“但我知道我很幸运了,在你年轻的时候,很多女孩都不能接受教育。”
玛丽亚反握住女儿的手,欣慰地说:“是的,我是耶鲁招收的第一批女孩。但是这不意味着你不能讨厌考试,只要你努力了,你可以尽情地讨厌它。”
乔琳笑着挑了下眉,得意地说:“嗯,事实上,我很难真正讨厌我擅长的事,对吧?考试很简单,我只是讨厌被考试约束。”
“我最聪明的女孩,”玛丽亚忍不住俯身吻了吻女儿的额头说,“你知道我一直很为你骄傲的。”
“我知道,”乔琳笑着说,“妈妈,你的大学是什么样的?”
“耶鲁?”玛丽亚几乎陷入了沉思,她过了一会儿才说,“那很复杂。我在1969年夏天走进耶鲁校园的时候,是全校250名第一批女学生中的一员。我当时非常害怕,拼命想要证明我能够配得上这份特权。你要明白,在当时,耶鲁内部的管理者和那些出身上层阶级的学生中仍有很多人反对男女同校。不过,在我真正接触到的人中,他们都对我很友善。”
乔琳进一步坐直了身体,聚精会神地听着妈妈的回忆。
“在我还在耶鲁的那段时间,那是一段非常复杂的日子。我还记得我选了历史系教授R. R. 帕尔默的课,他非常耐心地指导了我有关法国大革命的论文。感恩节假期期间我是宿舍里唯一一个没回家的人,我跑去了斯特林图书馆的最顶层写作,结果被锁在图书馆里一整晚,管理员不知道我在那儿!当时我真的吓坏了,可现在回想起来,那可真是太好笑了!”
玛丽亚笑着继续回忆说:“纽黑文的冬天非常冷,我当时要在附近的学校做家教,有一次我晚上回去得太晚了,我的室友正蹲在我们房间的门口瑟瑟发抖。她忘带钥匙了,试图撬门却发现门栓被冻上了。最后我不得不从消防梯爬到三楼的窗户那里,翻窗子进去。有可能会摔死,但我很幸运!
“我在耶鲁真的学到了很多,我在离开那儿时最痛苦的事就是我不可能把所有的藏书都看完。但我也不遗憾,没几个学生曾经偷偷溜进过骷髅会的那栋大楼,我做过!我几乎爬过所有耶鲁的塔楼,在楼顶喝酒。为了这事儿,我用食物贿赂过好几个守门人。我就是在耶鲁写出了我的第一个剧本。
“但在耶鲁的日子不总是那么快乐,你要明白,乔,那是一个非常分裂的年代……我想你已经在学校学过那些有关民权运动的事了,对吗?你也不会明白,亲眼看着你自己的朋友被召去越南,又或者为了逃避越南而自残是什么感觉。那是个非常混乱的时期。但正是在那样的环境里,你才知道谁是你的朋友。”
乔琳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你想念耶鲁吗?”
玛丽亚笑了,她伸手摸了摸女儿的头,“当然,宝贝,我永远都想念那里,我年轻时的一部分永远都留在那儿了。”
“你想要我也去耶鲁吗,妈妈?你知道的,保持传统。”
“这算什么传统?我是我家里的第一代大学生!我只希望你去你想要去的地方。”
“但爸爸不是这么说的,他希望我就在英国上学,最好是曼彻斯特,或者是伦敦。我觉得他甚至不愿意我去爱丁堡。上次我问他觉得我去法国怎么样,他看上去不是很感兴趣。至于美国,他好像最次只能接受我回洛杉矶或者纽约。”
玛丽亚闻言翻了个白眼,“别听你爸爸的,他恨不得你这辈子都不离开家呢!”
乔琳忍不住笑了起来,她知道妈妈是对的。
“那么,乔,告诉我,是有什么事让你晚上睡不着吗?”
乔琳想了想,掏出了那张写着摄影师电话的纸条,讲了车站发生的事。
“哦天呐,我就知道我的宝贝女儿会吸引摄影师的注意力!”玛丽亚欢呼道。
“妈妈!”乔琳被母亲这种夸张的反应搞得害羞了起来,“我们还不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玛丽亚大笑着耸了耸肩,“我只是知道。”
“妈妈!”乔琳无奈地捂住了脸。
“好吧,好吧,我们严肃点,”玛丽亚投降道,“你想要去吗?”
乔琳点点头,“是的,妈妈。我想知道会发生什么。”
“那我们就打电话吧!”玛丽亚笑着说,“但是,在那之前,你得睡觉了。记得吗?明天还要上学呢!”
乔琳笑着点点头,飞快钻进了被子。“晚安,妈妈。”
“晚安,宝贝。”
玛丽亚刚准备拉开门走开,又回头问道:“你确定你真的不想要个15岁生日派对吗?我真的可以明天去租个酒店房间什么的……”
“妈妈,我们讨论过了,我想要的话,我会告诉你的!”
玛丽亚耸了下肩,笑着说:“好吧,晚安,我的小泡泡。”
乔琳笑了,“晚安,妈妈。”
***
第二天一早,乔琳还在刷牙,有人敲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