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长公主升职手札 > 第422章 璧田

第422章 璧田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永宁元年冬十月,长安。

霜风自灞上呼啸而过,将营垒之间赤红旌旗吹得列列作响。寒雾已散尽,校场上白地被杂沓脚步踏出烟尘。

成之染负手立于高台,玄甲外罩着猩红大氅,在风中起伏翻卷。台下数千步骑齐刷刷行礼,铁杆砸地的闷响如同雷鸣,呼啦啦惊起枯树上的寒鸦。

“擘张弩,试射!”武贤在台上发令。

令旗挥下,弩手踏步出列。机括咬合的“咔哒”声连成一片,箭雨霎时间腾空,将三百步外的木靶扎得密密麻麻。

唯独有个年轻弩手紧张得脱了弦,箭矢斜插在台下泥地里。

成之染从台上走下,拔起那支箭,轻轻拭去箭镞上的泥土。

年轻弩手脸涨得通红,不安地出列请罪。

众人都屏住呼吸,却见长公主似是一笑,将箭矢抛还给弩手,道:“这箭射得不够偏,若是射到云中城,那才是本事。”

校场上爆发出哄笑,年轻弩手也跟着咧嘴,白雾般的呵气在日下连成一片。

北风卷起成之染的大氅,如同一面战旗掠过数千笑靥。她翻身上马,缓行至骑兵阵前,拔出了佩刀。

场中竖立着一个巨大的草毡。刀锋过处一道寒芒,草毡登时落下,露出里面草扎的骑兵,一人一马都披着晋军制式的铁甲。

“都看清楚了?”成之染收刀入鞘,声音比霜气还冷,“这就是慕容氏具装甲骑。这样的甲骑,潼关对岸还有成千上万。”

少有人见过慕容铁骑,众人盯着那草扎的甲骑,一时间静默无声。

枯叶随北风掠过校场,矮墙外忽而响起阵阵马蹄声。

叶吉祥上前耳语一番,成之染不动声色,目光却望向日出之处。

众人都有些疑惑,徐崇朝在侧,隐约猜到了三分。大抵是金陵传来了音讯。

成之染不由得暗叹。

金陵与长安数千里之遥,那人的声音却仿佛就响在耳边。上个月她收到孟元策来信,说是慕容颂扣押了出使云中城的钟彻一行,惹得成昭远大怒,决意要御驾亲征。他们一干宰辅无法将君王说服,于是写信请她来规劝。

信她是写了,不过也并不指望成昭远听劝。慕容颂狼子野心,南北形势莫辨,她管不住皇帝,只能传令四方,向陇州示警,命沿河一线都严整防务,以免给慕容氏可乘之机。

只是不知如今,金陵还有什么可说的。

成之染让徐崇朝代她检阅士卒,顶着寒风快步赶到中军大帐。

温潜止呈上密信,她拆开信笺细读,恰有一片枯叶从肩头飘落,叶脉纹路与信笺折痕交错,好似一张骤然收紧的网罗。

“刚愎自用。”她指尖轻叩几案,吐出四个字的评价,惊得枯叶又翻飞起来。小窗外传来将士操练的呼喝声,一时又令人惘然。

“殿下,孟公派来的信使还在偏厅候着。”叶吉祥低声说道,“他说陛下已下诏征发京畿壮丁,百姓都怨声载道。”

成之染没有答话,只是将信笺迎着日光。惨白日影下,孟元策本就粗犷的字迹显得格外刺目:“……上有亲征之意,欲尽发金陵兵卫。然府库空虚,征调月余未齐。群臣莫敢言,惟愿殿下直谏。”

她不由得轻笑出声,吩咐道:“取笔墨。”

帐外的风声呼呼作响,孟元策使者在下首禀报时,成之染正在案前奋笔疾书。他疑心太平长公主并没有仔细听他说什么,可对方随口答问,又仿佛对一切了如指掌。

徐崇朝检阅步卒已毕,回到中军大帐时,地上的废纸扔得到处都是。

成之染活动着手腕,目光落在面前奏表上,神色有几分晦暗不明。

徐崇朝上前一看,白纸黑字力透纸背:“……金陵纡远,万里转输,民力维艰,实非用兵之计。若旨在北伐,请自关中始,溯流而上,北至云中……”

笔锋勾画如刀剑。

“皇帝的性子,绝不会答应,”徐崇朝眉眼被日色浸染,眸光也忽明忽暗,“你到底是想让他亲征,还是不想让他亲征?”

“我想与不想,又岂能左右皇帝的心思?”成之染抬眸看他,听得窗外凛风呼啸,倏忽想起五年前这个时节,正是长安被围困之时。

她突然掷笔,墨汁在案上溅出狰狞的轨迹:“他既然英明神武,那便来试试。这天下总要有人让他低头。”

太平长公主奏表自长安发出,快马加鞭送往金陵。一路上北风吹裂了信使的脸,马蹄裹满了官道上溅起的泥霜,天边一轮满月变成了月牙,奏表终于呈上朝堂。

成昭远读罢,登时气不打一处来:“自关中出兵……”

侍中王贯硬着头皮道:“如今江南征兵殊为不易,长公主手握重兵,又有地势之利,她既然愿意,陛下何不……”

“她能做的事,朕一样能做!”成昭远猛地一拍御案,案头的章奏哗啦啦砸在地上,“传令,再征三吴丁壮两万!”

孟元策叩首:“陛下,数月前已征发三吴丁壮修治陂塘,百姓苦于徭役,只怕抽不出人手。更何况倘若战事不绝,又误了来年春时……”

“没有丁壮就征发老弱,上不得战场就运送辎重!”成昭远赫然起身,喝道,“难道偌大的朝廷,连一支人马也征调不出?”

“陛下息怒,”孟元策顾不得额头冷汗,恳切道,“长公主毕竟兵多将广,何必如此?”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