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权舆 > 第4章 四、游春会

第4章 四、游春会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沿着帐外走了数百步,才看到几个家仆聚在树下。都是些年纪不大的小童,不知道在叽叽咕咕说些什么,他清了清嗓子就迅速安静下来。

萧闻棠指了个激灵活泼的回去取东西,然后原路返回。

帐子那头不知道是谁家的阵地,吵吵嚷嚷,酒气冲天。他皱眉路过,忽而脚步一顿。

声音嘈杂纷乱,此起彼伏,他却敏锐地捕捉到“杜念”二字,不由得驻足贴耳。

一人断断续续道:“……不是……义兄……?”

回答的人声音倒大,醉了似的口齿不清,“义兄?他也配?他杜念算个屁,从花楼出来的小倌……老头子就是鬼迷心窍了!才收他做什么干儿子!”

萧闻棠浑身一震,觉得荒唐无稽,却又忍不住偷听下去。

“……怎会……你喝多了……”

那边的声音小了很多,只能依稀辨认出几个字,后面就再也听不明晰。

“表哥又不知道去哪儿了……”李元乐奇怪道,“下面怎么乱糟糟的。”

“出什么事了吗?”旁边的少女问她。

“不知道啊……”她无意识地拖长了音,千里镜移来移去,“怎么阿爷的翊卫也来了。”

镜筒往远处挪了些,李元乐一愣,又定睛看了看,脸色骤然冷了下来。

“怎么了?”萧问梨不解。

对方示意她过来看,只见远离人群的角落里,有几个年轻人围着孱弱的少年痛殴,其中一个衣着华贵,打得最凶狠,旁边的那些壮年男子更像家仆,下手也不轻。

李元乐朝身后下令:“派几个人去通知守卫,到紫云楼北面的林子里去看看,今天这么重要的日子,别弄出人命来。”

侍女忙领命而去。

原本烈日高照的天空不知从哪里飘来了片阴云,衬得四周都暗了下来,萧问梨又移着镜筒看了会儿,转身果断道:“我还是先回去吧,下面不知道出了什么事,我想去找二哥汇合。”

李元乐想了想,点了点头,“你担心就先回去看看,我让云鸾跟着你,她是我的贴身侍女,翊卫都认得的。”

萧问梨取了幂篱戴上,背影聘婷,缓缓离开了紫云楼。

未及走远,沉闷的天空陡然落下一记闷雷,李元乐心下暗道不好,又让下人拿了伞给三娘子送去,嘱咐道:“骑我的马去,能快些。”

细细的雨点落下来,沾在面前的薄纱上,萧问梨愣了下,抬头看了看天色,不由得加快脚步,侍女追在后面要用袖子帮她挡着头顶,被她拦下了,只说不如大家都走快些,便能少淋些雨。

紫云楼前是一小片苍翠的树林,中间夹着条幽静的步道。旁侧忽然传来些窸窣的动静,侍女“哎呀”叫出声,萧问梨偏了偏头,看到不远处树旁窝着的人影。

他的衣衫粗糙破烂,脸上青紫满布,看不出本来的面貌。她料想是方才从千里镜中看到的少年,看来守卫已经赶走了那些施暴的人。她轻巧的脚步只是略略停顿就继续前行,身后却传来急急的蹄音。

戴着蓑帽的亲卫手中拿了把做工精巧的长骨纸伞,嘴里喊着三娘子留步。

他匆匆下了马,将伞双手呈上,一板一眼道:“公主殿下特命小的来送伞。”

萧问梨并未伸手去接,她似乎很快地思量了下,往旁边偏了偏脸,说,“给他吧。”

树旁蜷缩着的少年发出微弱而痛苦的呻吟,他的眼皮紫肿充血,只能勉强睁开一点,透过朦朦雨幕和轻烟般的幂篱,看到了她衣袖上一束生动的梨花。

“这……”亲卫犹豫不决。

云鸾骂道:“你是木头啊,公主让你送把伞你就只会送一把?”

“这伞乃是内宫司饰所出,珍贵非……”亲卫仍在解释。

云鸾翻了个白眼打断,“你赶紧把伞给他然后回去领罚吧。”

亲卫擦了擦脑门的汗,“那我再给娘子送一把来。”

这下萧问梨也有些无奈,只道:“不必,有这功夫我已经找到地方避雨了。如果方便的话,再找个郎中给他瞧瞧吧。”

说罢便带着侍女离去。

亲卫只能迟疑地走到那孱弱的少年跟前,想了想又替他把伞撑开,放在地上,严肃道:“劳驾稍等,我去找郎中。”

雨下得有些大了,侍女不顾劝阻,硬是帮萧问梨遮了遮无处可躲的雨。远远地倒是能看到些围起来的帐子,应该是快到了。

云鸾忽然“咦”了声。

一位身着男装的女子撑伞而来,行了个礼问道:“可是萧三娘子?”

萧问梨不解,缓缓点了下头,遮面的薄纱已经湿透,对面的人能清楚看到她浅色的瞳和眉间鲜红的朱砂。

那女子将伞柄递给她旁边的侍女,“这雨来得急,云也越来越重,等会儿只怕还会下得更大,娘子小心赶路,仔细脚下。”

“你是……?”萧问梨疑惑。

对方只道:“我家主人姓杜,在崇文馆任职。”

萧问梨抬头,一袭素衣的俊雅男子站在数丈之外,朝她点了下头。

那人说完话又利落地行了个礼,便回到杜念身旁,两人扬长而去。

云鸾奇道:“三娘子认识他吗?”

萧问梨也有些懵,摇摇头,在原地怔了片刻。

翊卫过来,三三两两地把帷帐外都围了起来,萧问梨回过神,加快脚步。

没有人知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萧闻棠已经回了帐内,裴翌和陆回年也都被家仆叫走了,萧问梨看到他坐在那里发呆,才松了口气。

萧闻棠奇道:“你怎么回来了,没和元乐待在一起?”

“还说呢,”萧问梨取掉滴水的幂篱,“我刚看到大家都急匆匆地往回跑,只有你一个人愣愣地站在那儿,可是出了什么事?”

闻棠摸了摸后脑,避重就轻道:“我也不知道出了什么事,应该是流觞宴那边的岔子,翊卫已经把那儿都围起来了。我遣了人去找阿爷他们,只是不知道还能不能进去。

三娘了然,点点头,倒是没有再追问。

另一头,杜念和随侍步履匆匆,路上还不小心撞到了人,没等走到流觞宴附近,就被杜雍光派来通风报信的小厮拦住了。

“杜公让我来找郎君,让您别再过去了。那边已经被严加把守,不准出入。”那仆从神色严肃。

“到底发生何事?”杜念皱了皱眉。

“流觞宴上有人不懂规矩,惊扰了圣人。”他看了看杜念身旁的女子,她便知趣地退到一旁。

他这才压低声音,与杜念耳语,“春闱中侍郎曾青眼有加,陈辞举荐的那位何郎念了首旧诗。”

杜念脑中敏锐地浮现出了几行血句,还未开口确认,对方已经如闷锤般在他耳旁敲下四个字——天下知杨。

十三年前,前朝叛党杨氏起军齐州,一路南下,后被忠武将军谢家长子带兵镇压。

这桩旧案牵连甚广,时陈州宛丘县县令亦被杨贼策反,圣人大怒,下令将其满门抄斩。

杨贼曾作反诗一首,曰:

暮雪还寒青阳时,

万枝浅发不惧春。

杨花虽无桃李色,

今朝乘风天下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