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兰陵公今天动心了吗? > 第40章 第 40 章

第40章 第 40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是我犯浑,是我的错,若我不让你写那信......你也不会遭这份牢狱之苦!”

兰陵公府书房,江延舟小心翼翼的看着元煦,满脸懊悔。

“我不怕皇上知道我们的关系......但他深知我和四哥走的近,我怕他因为我,怀疑你参与夺嫡,你也知道,他最忌讳的就是这个......所以我想,信可以公之于众,但最好拜托凌波仙子,说这信是写给她的......”

元煦暗自透了一口气,他确实对江延舟不敢认信的事有些失望,但他又清楚江延舟说的有道理。

先前皇帝就已经特意敲打过他,让他不要卷入夺嫡之争中,眼下若知道他跟江延舟是这样的关系,难免不会猜忌。

信是送到仙乐居的,说信是写给凌波仙子的,确实顺理成章的合适。

见元煦并不说话,江延舟喉头滚动了一下,委屈道:“阿煦,你是不是还在怪我不敢认领那封信,我......”

元煦勉力一笑道:“其中的道理我都懂,你不用自责,或许这么处理,是最妥当的了,只是这次,无故连累了谢子彦......”

江延舟听到‘谢子彦’三个字,脸色一沉道:“若不是因为他之前在太学时,弄出那样的传闻连累你在先,大概就不会有今日之祸——”

说话间觑见元煦脸色,他硬生生咽下了后边的话,转而道:“不过那小子也算因祸得福了,不仅官复原职,皇上还赏了一处宅子,允他接伯母来京荣养。”

“那凌波仙子那边......”

江延舟知道元煦担忧凌波仙子遭非议,殷勤解释道:

“凌波仙子让我转告,她对外只说确实收到了你的信,但与你只有朋友之谊,只是这话一说,慕名到仙乐居求见凌波仙子的人更多了。”

见元煦脸色稍稍平复,江延舟才恢复了如常的表情撒娇说:

“那阿煦邀我月末同游水仙湖的约,还算数吗?”

元煦下意识朝屋内一角看了一眼,那匣子里装的是自己还未画完的灯壁。

想想这次牢狱之灾也是自己不谨慎,既已过去了,也不必再想。

看江延舟眼巴巴瞧着自己,元煦只觉得心底一片柔软,一笑道:

“自然是算数的。”

就元煦待在书房潜心绘制灯壁期间,朝廷传来消息——吏部侍郎王禄吉参劾御史刘其贪污受贿,查有实据,刘其随即被褫夺官职,判流放之刑。

堂堂言官,因受贿流放,放在平日,怎么也是朝廷上下议论的热门话题,但这次却没在朝野间惊出什么浪花。

因为朝臣们都把心思和目光,聚在了都水监一职上。

赭河是东西贯穿大端的长河,灌溉两岸哺育万物,但一到雨季,这滋养两岸的河水就会变成洪水,泛滥成灾,给两岸百姓和庄稼牲畜带来巨大侵害。

因秋冬是枯水期,正是河道疏浚,堤坝修著的时机。

朝廷通常会在这个时候择选治水能臣,委任都水监一职,总揽赭河堤坝修筑的工事。

因皇上下了决心要治河,不仅从国库调拨巨额银子充作经费,还下令,修筑工事期间,沿河两岸所涉地方官员民政事务,如与都水监职掌有冲突,以都水监调度为先。

因此,这份差事虽要沿赭河来回跑,辛苦十分,但也是实打实掌权的肥差,所以并不缺主动请缨的人。

这本没什么特别之处。

之所以今年备受朝廷上下瞩目,全因此差事与立储扯上了关系。

上半年,奉承远王赵翊指派,在同州督办开凿引水之事的翟亭。

与曾因治水有道,被承安王赵翎延揽在门下的门客,如今在东南一县任县令的苏清源。

大约是要从这二人之中,遴选出都水监官。

皇上的这次选择,仿若一道隐晦却关键的旨意,大约能折射出他心中储君的人选,所以备受朝臣瞩目!

洞天客栈后院一处幽僻包房。

“若翟亭能揽下都水监一职,对我有利,可我要如何做,才能不露痕迹推举他为都水监官?”

元煦在屏风这边沉默了一刻才缓缓开口:“承远王以为,翟亭比之苏清源,治水能力如何?”

赵翊略想了一会,回道:“各有千秋,不过苏清源在寻扬县做县令,那里依河而居......想必他的经验要多一些。”

“这就是了,”元煦微微点了一下头,“既然承远王也觉得苏清源要好一些,直接推举他就是了。”

赵翊微微蹙眉:“这样一来,岂不等于跟天下人说,我只能做臣,也甘愿做臣......”

说完顿了一顿,似是在斟酌措辞:“你让我与百官逆行,上了改革田税的折子得罪人,后又让我用往昔情分,说动皇上为老三开脱,现在还让我举荐老三的人去治河......实不相瞒,我有些看不明白。”

元煦语调平缓,不起波澜:“所谓用人不疑,你用来争位的筹码太少,但筹码少,也正是你的优势,我一开始就跟你说过,你要做的不是去争,而是去提醒,提醒皇帝,眼下,谁最适合做这大端的皇帝。”

没听到赵翊说话,元煦继而问道:“那我换种方式问,抛开争储之事,单论治水之才,你觉得谁最适合做这个都水监官?”

屏风另一侧沉默良久,才缓缓传来极简短的一句:“好,我知道了。”

......

令百官引颈以待的圣裁很快尘埃落定,谜底不出所猜,是苏清源。

不过,令人意外的是,四皇子赵翊推举的人竟也是苏清源。

百官一时摸不着头脑,不禁纷纷猜测,难道四皇子赵翊当真无心储位,只愿安心为臣?

知子莫若父,但老四推举苏清源的举动,却是连皇帝都大感意外。

“你能一心为朝廷计,为百姓计,朕心甚慰,难为你有这样一份胸怀。”

皇帝只不轻不重的一句客套夸奖,让人难以捉摸其内心真意。

先前,皇帝下令让百官推选储君人选,众人大都倾向承安王,只因中间出了何铭一案,让承安王被皇帝冷落了一阵。

如今,苏清源顺利赴任后,朝野上下几乎笃定,皇帝颁布立承安王为储君的旨意,最迟就在这两三个月之间。

一时间,承安王府门口,又是一派门庭若市的场景。

......

元煦似是完全置身朝堂风云之外,更对立储大事浑不在意,只满心扑在筹备月底给江延舟的‘回礼’事上。

历经多日精心绘制,灯壁终于画完,元煦亲去船上安装布置,又回头嘱咐江延舟,让他当日天黑后再登船。

生平第一次主动这样邀约他人,元煦竟前所未有的紧张,一会担忧灯壁画的不够精美,一会又怕烟花不能及时燃放。

凌波仙子和叶潇儿劝慰他不必过分在意这些细节,说这二人相会,重中之重是彼此,‘人’才是关键。

“兰陵公虽穿粗布麻衣都难掩风流,光彩照人,但与恋人相约,在装扮一事上可不能马虎,我和郡主在想容阁给兰陵公定了一套锦衣,去赴约之前,兰陵公还是要好好换装打扮才对的。”

元煦并不看重装扮,但他不想辜负叶潇儿和凌波仙子的一片好意。

再者,若真能凭这个给江延舟留下一份美好的回忆,自己也会高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