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新摘云雾茶,我先饮尝,以免被人怀疑下毒。”
言罢茗香又眼瞥向寻妖铃匣子,半晌微笑而言:“若是所料不差,匣内装有一对铃铛,名叫寻妖铃对么?”
语气不紧不慢,毫无慌张。众人愕然,没料到她如此道话。
一声脆响,玉静拿出寻妖铃,发出相击之音。
茗香自顾将手指放于铃铛间,止住敲打,神情淡然,极像天上流云。
“实不相瞒,我确非寻常女子……”
茗香言语间取出笔墨,在宣纸上飞花走笔,写下“山上来客,水中舞者”八字。
“此八字,即为我身份。知与不知,全在诸位能否猜透。”
一行人无从猜起,皆露困惑之色。
玉静转向墨缘:“三师兄,你饱读诗书,能否解此八字之谜?”
墨缘摇头憨笑道:“我实才疏学浅,否则不至于一袭青衫。”
茗香见众人皆无法解字,作送客手势:“烦请诸位道长暂退,再行猜想。至于收妖之事,亦请待我丧事完结。”
古人重死者为大,道家人须得遵循礼仪法度。
渡济闻言不悦道:“念你丈夫尸骨未寒,自当等你办完丧事。但勿有心机,否则法器可不留情。”
言罢一行人遂告辞离去。
为防茗香乘夜遁逃,众人择近处暂宿。
农家主人为一村妇,见众人借宿,问其缘由。圆良谎称为云游道人,错过宿头,欲暂留一晚。
村妇未有过多怀疑,将他们安排于柴房歇息。柴房内正压制茶饼,一番闲谈后,村妇告知:
此技艺为茗香夫人所授,若是十斤干燥松散茶叶,则三只大箩也难以装纳。
茗香见马帮运送辛苦,心中苦思终得一法——将细茶压制成茶饼。
自此而后,茶饼之法于响马堂广为流传,因其携带便捷,茶销量亦随之不断上涨。
墨缘问及茗香茶庄来历,村妇回忆道:
“李贤发家未及一年,昔日家中贫困如洗,叮当之声不绝于耳。不知为何,偏遇茗香夫人,得夫人帮助,他开垦荒山,种植茶树,自此发家。”
“闻说茗香夫人为江浙茶商世家之后,家中尚有一弟。李贤种茶,小舅则贩茶至江浙一带。”
“茗香夫人实为大善人,提携村民种茶换取碎银。较往昔靠山吃水,村人生活殷实不少。众人皆赞她为观音下凡,救济众生。”
“平日里,李贤与谁交游甚密?”
“岭东头,有处竹畔茶庄,其主人为李贤表弟陈庆亮。”
“李贤发达后,引表弟入商。然此人心性浮华,终日饮酒作乐,纵情声色。不知诸位探究此事,究竟何故?”
众人将李贤之死告知村妇,村妇大惊,觉事有蹊跷,急请众人入里屋私语。
“此事疑为陈庆亮所为。先前他百般拉拢李贤官人,欲骗取配茶秘方。”
“但此秘方并不在李官人手中,他再施巧舌,诱李官人归家商议。
茗香夫人岂能轻易答应?莫非因此生了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