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绍宋之一世长安 > 第27章 一世长安(25)

第27章 一世长安(25)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郭信芳重新依偎在母亲怀中,魔改了后世的流行的段子逗母亲小声的笑,甚至隔着母亲目前还看不任何变化的肚子对还没成型的郭师禹说话。

时间就在母女俩温馨的笑语中慢慢流逝,很快便到了正午时分。

吉时已到,祭祀大典正式开始。观礼区域的人群却隐隐约约的开始躁动不安,没有祭祀所用的祭坛、牌位、香炉等物,这着实令人费解。

就在众人满心疑惑之时,只听得“轰”的一声巨响,旷野处平地里一声惊雷,弹丸落地之处瞬间被砸出一个大坑,泥土飞溅,烟尘四起,附近的草木都被这巨大的冲击波冲得东倒西歪。

“这是……”众人面面相觑,眼中满是惊愕与不解。

然而,这仅仅是个开始。紧接着,十八架早已准备好的砲车轮番发射,弹丸如雨点般落在旷野上,每一次爆炸都伴随着巨大的声响和震动,仿佛要将天地都撕裂开来。

“马蹄声!是骑兵!”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突然响起,打破了四周的沉寂。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一队军马从岳台大营中飞奔而出,他们身穿铠甲,威武雄壮。然而,当那些骑兵跑到近前时,众人却发现他们手中拿着的,不是刀枪,而是缴获的金军武器装备!缴获的金军头盔,有些甚至还能看到刀斧的痕迹;残破的兵刃;然后是缴获的旗帜,虽然破破烂烂但依旧可以看出是金军的标志;最后则是被剥下来的甲胄军衣。被骑兵们抛了下来,一共在岳台两侧堆成了四座小山。

围观民众几时见过这等阵仗,早就沸腾了起来。一旁的和尚和道士们看得目瞪口呆,连念经都忘了。文武官僚们虽然保持着镇定,但也被这视觉效果所震撼。

‘果然,还真的做出了后世国庆阅兵式那样的效果。’郭信芳因为事先听赵玖描述过,不至于惊愕非常。老话说出来混总是要还的,赵玖的到来蝴蝶掉了靖康之耻和北宋灭亡,如今面临的掣肘与阻碍却比他梦境中多了不少。中秋岳台大祭是赵官家多年来布局的一步重要的落子,是他一步一步,稳扎稳打,直至今日方才迈出的重要一步。

当然,也只有少数知情人晓得,接下来的仪式会是怎样的不同凡响。

但现在郭信芳只是担心母亲会不会因此受惊吓。但看上去母亲却没有丝毫畏惧,而且她的表情,竟然非常的……狂热?

赵氏确是非常兴奋,她虽然早就听公爹与夫君讲过,相较于太宗一系官家的阴柔,尤其是“万事不会,只会做官家”的仁宗皇帝,当今可谓是个叛逆混不吝的主,杀大臣,写小说,挖鱼塘,种桑林,在那些端着体面的士大夫们而言可谓是离经叛道。但这位官家并不歧视武人,他能打仗,还能打大胜仗!

而今日她又亲眼见到官家用金贼的兵器甲胄来祭祀天地祖宗,却没想到竟然是这样的场景。这就是英明神武的圣天子,这才是大宋该有的官家!他在今日的岳台大祭,告诉所有来观礼的官民:金人是可以战胜的,我们必然会胜利!

这时,岳台大营中的兵马开始不断地进出,他们排列成行,每一个人都肃穆而庄重。在兵马的中央,是一排排据说由赵官家“发明”的牌位,它们被郑重地护送到岳台上,然后依次排开,接受着在场的所有人的瞻仰。并且以一块无字牌位为首,放在了首位!

这是何等的荣耀!这是何等的尊崇!

这的确是一场浩大到同时祭祀皇天后土与亡人的重大祭典,郭信芳知道,这些无名无姓的人,他们是曾经抗击侵略者保卫家园的义军,是在战争中为国捐躯的无名英雄,是无数为了国家和民族默默付出的人们。他们或许没有留下名字,但他们的功绩和牺牲将永远被铭记在历史的长河中。

以无字牌位为首,这既是对无名英雄的致敬,也是对他们的永恒铭记。也表明了官家和朝廷的态度,用这样的方式告诉天下人:国家的存续、战争的胜利,是这些无名英雄付出最多,他们的功劳最大。

历史是人民书写的,一切成就归功于人民。

于赵玖而言,有些事情变了,而有些事情永远都不会变,记在心里,也镌刻在骨髓深处。

在赵玖的身侧,赵瑗也惊讶的说不出话来。这不是他第一次参加祭祀了,却是他再世为人后的第一次,却仍然让他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体验,那是对亡者的追思,那是对百姓的敬重,那是对生命的敬畏,那是对家国的情怀。

这种感动在随着祭祀仪式的进行而愈发浓烈,尤其当他看到那些搬运牌位的士卒们,抱着牌位,源源不断的放在岳台上时,他的眼眶湿润了。

‘也许这就是祭祀的真正意义,没有那些繁文缛节,不是那些做作虚伪,只是用最真挚的情感,去缅怀那些逝去的生命。’赵瑗心中想到,‘铭记历史,缅怀先烈,敬畏生命,警示未来。是她讲过的。’

郭信芳的疏离与客气,赵瑗如何感觉不到。他心中微苦,某些念头反而更加坚定。他要尽快成长起来,成为父亲的骄傲,成为一个像父亲那样的君王。从前是想为太祖一系争气出头,挽救前世的遗憾,肩负起自己的责任与担当,做一个华夏的好官家。现在他又有了新的目标:想要追上她,想要接近她,想要走进她。

而在岳台四周,那些前来观礼的百姓们,此刻也是鸦雀无声,他们只是默默的看着那些牌位,看着那些为了家国而牺牲的生命。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对亡者的敬意和怀念。

这一刻,整个岳台都陷入了一片肃静与庄重之中,只有那些被供奉的牌位与飘扬的旌旗,在默默的诉说着那些曾经为了家国而英勇牺牲的烈士们的光辉事迹。

最终将这场祭典推向最/高/潮/的,无疑是赵官家亲自书写的祭文:

“赫赫始祖,吾华肇造;胄衍祀绵,岳峨河浩。聪明睿智,光被遐荒;建此伟业,雄立东方。世变沧桑,中更蹉跌……以地事敌,敌欲岂足;人执笞绳,我为奴辱。懿维我祖,命世之英;涿鹿奋战,区宇以宁。岂其苗裔,不武如斯……玖等不才,剑屦俱奋;万里崎岖,为国效命。频年苦斗,备历险夷;匈奴未灭,何以家为……不论军民,不分贫富……一万万众,坚决抵抗……万众一心,战则必胜。还我河山,卫我国权;此物此志,永矢勿谖。经武整军,昭告列祖;实鉴临之,皇天后土。”

“尚飨!”

赵官家流利的背出了这篇他“亲自”捉刀的祭文,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声音在整个岳台上回荡,仿佛要冲破云霄,直达天际。全篇昭告明志,一切以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为念,“万里崎岖,为国效命”的情怀溢于言表。同时,呼吁全国军民求同存异,同仇敌忾,共御外侮,使赫赫始祖之伟业,如凤凰之再生。

“这还真是文章合为时而著啊,一流的文抄公。”郭信芳嘴角抽搐良久,方才轻微的磨牙,“不过,能够如此,的确可以称得上一句英明神武的圣天子了。我期待接下来的几年。”

当“尚飨”二字出口时,岳台四周都陷入了短暂的沉寂之中。然而,这股沉寂并没有持续太久,很快,便有一阵阵呼喊声从四面八方响起,响彻云霄。

“万众一心,战则必胜!还我河山,卫我国权!”

这是赵玖在祭文中发出的号召,也是所有在场的爱国之人的心声。他们挥舞着手臂,高声呐喊着,仿佛要将自己的决心和力量都注入到这呼喊声之中。

在场的每一个人都被这篇祭文所感染,他们的心中充满了对家国的情怀和对未来的期待。他们知道,有了这样的官家,有了这样的军队,有了这样的百姓,大宋的未来充满了希望。

“这篇祭文,当为千古第一雄文!”

此刻,赵瑗的心中也是热血沸腾。他前世今生加起来也读过不少书,那些名传千古的诗文也读过不少,却无一能与今日这篇相比!哪怕那些文章文辞更华美,寓意更深远,但大部分都是华而不实。

而今日这篇祭文,是一位圣天子所写!当为千古第一雄文!

这不仅仅是一场祭祀,更是一场精神的洗礼和升华,更是这一时空中宋人誓死抗金收复河山的“出师表”。

最后便是赵玖的几句话,振聋发聩:“其一,宋金之国战,我等宋人护国安民、抗击侵略,是正非偏!是义非暴!其二,此战自宣和七年起,至建炎六年,经历七载,大宋虽死伤无数,且仍亡地千里,但终究会是宋胜金败!其三,千难万阻,此心不改,不捣黄龙,誓不罢休!此言与天下共勉之!”

就在这一瞬间,这位官家的天子权威,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

而一个崭新的时代,也随之开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