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绍宋之一世长安 > 第12章 一世长安(10)(修)

第12章 一世长安(10)(修)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只可惜,天不假年。靖康前夕,官家虽因那赵构的缘由,未曾获得西军将领们的全心信任,然他身为康王暨天下兵马大元帅,仍旧挺身而出,勇救汴京于危难之中。然,时运不济,命运多舛,官家如第一世的他一般,被那堪称无耻之尤的二圣以“莫须有”罪名投入监狱,遭受了残酷的刑罚折磨。

更为悲惨的是,当废帝赵桓赴金营议和之际,赵玖竟被出卖给了完颜宗弼。在被杨沂中所救并成功逃脱之前,在那段暗无天日的日子里,赵玖所经历的一切,都成为了人们口中的禁忌,无人敢提及。而国丧期间,废肃王赵枢却暗藏祸心,意图叛乱。所幸,他的阴谋最终败露。在审讯过程中,他无意间吐露出的只言片语,这才透露出了那段令人不忍卒听的往事。

关于赵玖的那段悲痛至极的往事,虽然只有冰山一角,却如同噩梦般缠绕在所有听闻此事的人的心头,夜不能寐,痛不欲生。得知父亲所受的苦难后,已是九五至尊的赵瑗与妻子郭皇后抱头狠哭了一场。

随后,一场暴风骤雨般的报复行动在燕京城中展开,整个国都都笼罩在一片肃杀之气中。曾经高高在上的废帝赵佶与赵桓,被赵瑗下令囚禁在太庙之中。那里,曾经是供奉先祖的地方,如今却成了他们二人的囚牢。

两位曾经不可一世的赵宋天子,竟在满朝文武百官及皇亲国戚的瞩目之下,如同丧家之犬般,瑟瑟发抖,丑态百出。尚未弱冠的新帝提着刀,一步一步走向他们,每一步都充满了杀意。赵瑗不顾臣子们的劝阻,亲手对法理上的祖父与伯父施以了凌迟之刑,每一刀下去,都是对父亲过去所受屈辱的狠狠讨还。他的眼中闪烁着冷酷的光芒,仿佛要将所有的仇恨都发泄在这两人身上。

此刻的赵瑗,不再是往日贤明仁厚的储君,亦不再是那位沉稳内敛的官家,而只是一个满腔怒火,誓要为父亲讨回公道的儿子。废帝们的惨叫声在太庙中回荡,令人不寒而栗。但赵瑗并未因此停下手中的动作,反而更加狠厉地挥动着刀刃,直到那两位废帝的生命在痛苦中彻底解脱。

而那些被金人俘虏的二圣所出诸位宗室,以及他们所出的男嗣,也未能幸免。赵瑗下令将他们悉数处死,一时间,血流成河,运河的水都被血染红了。就连那些与废帝有着直系血缘的濮安懿王一系子弟也未能逃脱,他们被纷纷问责、除爵,曾经的荣耀与地位,在一夜之间化为乌有。

在那一场雷霆万钧的复仇中,赵瑗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果断狠辣。然而,这场堪称血雨腥风的报复,却成了这位英武而又不失仁厚的帝王人生中,一个难以抹去的污点。

对于此事,他们这些所有跟随赵玖重建河山的老臣也都不约而同的保持了沉默,无人敢言,也无人敢怒。新帝如此大张旗鼓的报复,其目的可不仅仅是为父报仇,更是为了维护世祖的尊严,震慑那些居心叵测、试图颠覆皇权的犬儒宵小。而那些满口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的城狐社鼠,自是对赵瑗的强势又恨又怕,却只能暗自咒骂,但无可奈何。

然而,赵瑗对此却置若罔闻。少年帝王的脸上从未有一丝波澜,只有冰冷与坚定。

可是,谁又能料到,对赵瑗而言,比这更为痛苦的事②发生在了三十年后……而在这场风波平息后,年逾古稀的岳魏王每每想起三十年前的复仇,那些死去的人对赵瑗的咒骂哭喊,都觉得像极了一个阴冷的嘲笑,一记重重的耳光,响亮而刺耳,打得所有人都无所适从。

若当年赵玖并没有英年早逝,若赵玖并未遭遇那些惨不忍言之事,一切又何至于此……而造成这一切的因素,除去那对狠父奸兄的背叛出卖,亦有完颜兀术的百般折辱。每每想到这些,岳飞的心就像泡在黄连苦水中一样,又酸又痛。

尽管第一世,他曾与完颜宗弼这位劲敌在战场上斗智斗勇,甚至因其阴谋算计才最终被赵构所杀,但岳飞却始终未曾将其放在心上。然而,第二世赵玖因伤病早逝,甚至连死后都不得安宁,而在得知这一切的罪魁祸首竟是那完颜兀术时,他的心中便只剩下无尽的愤怒与悲痛。

如今,令岳飞更为愤怒的是,这一世兀术的手竟又伸向了赵瑗!

完颜宗弼狼子野心,他对于联姻甚至是和议的成功与否毫不在意。他是在借此机会试探大宋的虚实,寻找可乘之机。若有可能,他甚至会毫不犹豫地挥师南下,图谋整个宋朝的江山!

对岳飞而言,赵玖是他毕生理想的实现者,他带领了大宋洗雪国耻,收复河山。他是他梦寐以求心怀天下苍生的明君圣主,也是他深深爱慕且无法说出口的秘密,是他的朱砂痣与心头血。尽管岳鹏举知道,自己不该再沉浸在那段无望的渴望中,但午夜梦回时,上一世赵玖生命的最后时刻,他把养子托付给自己时,那个尽管虚弱疲惫却极力让人安心的笑颜,那种深入骨髓的思恋便如潮水般涌来,无法抵挡。

而对于赵瑗,岳飞则有种莫名其妙的责任感。这个如今尚且年幼稚嫩的孩子不止是第一世他眼中的希望,曾经期盼的中兴君主,更被他视为与赵玖之间唯一的联系。岳飞僭越的将赵瑗视为他和赵玖的孩子,承载着他们共同的期望和梦想。尤其在宗师的信中得知官家将他的两个儿子岳云与岳雷调到赵瑗身边,并得知两个孩子与赵瑗相处得十分融洽,岳飞的心中再次泛起了波澜。他知道,这是赵玖对他的信任和认可。

因此,即便是在醉意朦胧之中,岳飞仍然坚持上了那道反对议和、坚决主战的札子。此时的大宋,国力昌盛,民心所向,岂能再向那金人低头求和?

他所要守护的,不仅仅是这片大好河山,更是那个深藏在心底的人,以及那个承载着他们共同梦想的孩子。

岳飞遥望远方,那是汴京的方向,也是他心中永恒的牵挂。

是时候回去了,回到那个需要他、等待他的地方,继续他的使命,守护他所珍视的一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