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炎六年①,随着南方叛乱平定,北方两大强国沿黄河对峙大局渐成。在与岳飞数次快马交流,确定大名府部队很难越过数条黄河故道的阻拦,京东确系在军事上安稳以后,赵玖发出旨意,令岳飞火速进京面圣,接受封赏,并正式将京东地区的军事重任交付给他。
时至时至七月中旬,岳飞一行人抵达东京。除了朝廷依旧坚持拒绝和议、重修《刑统》、太学议政及邸报论事等诸般事务与前世如出一辙外,岳飞还从幕僚口中听闻了一件奇事。
尽管此前与金国的和议未成,但完颜宗弼联姻的无理要求无疑刺激了那些坐镇京中身居高位、手握重权的高层精英们,他们纷纷摩拳擦掌,准备为那位尚不满五周岁的太子选妃了。
毕竟因艺祖②的那句“我与尔曹约为婚姻”,赵宋皇室历来有与将门通婚的传统。而在这众多的联姻对象中,最为理想的人选无疑是那些与赵官家一同打下江山,征战四方又忠心耿耿的心腹帅臣家中的女娘莫属。
然而,当朝臣们怀揣着满心的期待,开始逐一排查这些将领的女儿侄女,甚至是其他三代以内的女性亲属时,却发现了一个让他们瞠目结舌的事实。那些名扬四海、威震八方的将领家中,竟都未曾有与太子年纪相仿的女孩。
如那岳飞,未及而立已是军中翘楚,但他的家中却仅有两个儿子,没有女娃。再看那韩世忠、吴家兄弟等老牌将领,但他们家中要么没有适龄的女童,要么家中女子却都是年长之辈,与太子年龄相差甚远,实在是不合适。
这一发现,犹如一盆冷水兜头泼下,将朝臣们心中的热情瞬间浇灭。选妃风波就这样虎头蛇尾地销声匿迹了,仿佛只是一场儿戏般的闹剧。文官们面面相觑,原本以为这是一场盛举,却没想到竟会落得如此尴尬的境地。
尽管幕僚与仆从们对于将领们家中无适龄女子可匹配太子为妃之事深感惋惜,议论纷纷,岳飞却对此事置若罔闻,心中自有主张。对于赵瑗的未来妻子,他心中已有一个合适的人选,只是此事尚需时日,不宜过早透露。
那位前世曾在御营前军中,以巾帼之躯救死扶伤、活人无数的女军医,救死扶伤,活人无数。她的性格坚韧如钢,智慧过人,不仅医术精湛,更有着不输于男儿的胆识与勇武。她曾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数次挺身而出,用医术为将士们带去了生的希望。
虽然知晓后事的岳飞深知,这个小女孩日后必将如凤凰涅槃,浴火重生,成为天下人敬仰的巾帼英雄,一国之母。但如今,这位未来的军医与皇后如今仍是个稚气未脱的小女孩,年纪与赵瑗相仿,只大了不过一两岁。岳飞每每回想起那个身影,心中便涌起一股难以名状的暖意。更何况,对于御营前军而言,郭信芳可不仅仅是军医……
然而,岳飞心中还藏着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在第一世时,他曾有意将郭家小娘子许配给次子岳雷。那时,他看中了郭家小娘子的聪慧与善良,认为她是岳雷的良配。然而,命运却如同翻云覆雨手,刚刚萌生向郭家提亲的念头,他便身陷囹圄,最终在绍兴十二年的除夕之夜被害。每每忆及此事,岳飞心中不禁涌起一股莫名的惆怅与感慨,只道人生无常,世事难料。更何况,上一世赵瑗与郭信芳一双两好和睦恩爱,而岳雷也娶了赵不凡之女为妻,彼此也并无交集。
岳飞心中波澜不惊,其他身居要职的帅臣们也并未因错失与皇室联姻的机遇而流露出丝毫的惋惜之情。他们每一个心中明镜,深知自己并非如博陆侯霍光那般权倾朝野,家中的女眷亦非如霍显那般野心勃勃一心做皇帝的岳母。
他们清晰记得,在上一世的记忆中,赵瑗只娶了郭皇后一人,膝下的子女皆为皇后所出。那些未来的皇子皇女们与他们也都有着姻亲关系。他们何须涉足那帝后情深,去扮演那令人不齿的反派角色?
对于知情者而言,他们如此理解并接受这一切。而对于那些不知情的人,他们更是没有任何反对的意见。张俊作为唯一一个未能得到官家赐旗的亲王,即便他手中再如何财富丰厚,这一世也早早地效忠于官家,心中却仍难免感到郁闷。然而,再怎么唉声叹气也无法改变现实,他和女婿小田家中都没有适龄的女孩可以与太子结亲。而倘若张伯英知晓,在某个时空里,他竟成了西湖四跪之一,只怕他会庆幸今日的无缘。毕竟,在那样的命运中,他所要承受的屈辱与痛苦,远比眼前的失落要沉重得多。
韩世忠同样看得很开,前后两世,延安郡王都被赵官家视为腰胆,赐以玉带,又是当今钦定的“天下无双”,日后还被封为秦王,官至枢密使,建炎朝武将第一,公认的西军第一人。虽然此世因为官家从未成婚,自然也就没有了三位公主与两位皇子。对此韩良臣颇为遗憾,没有了宜佑公主与大皇子原佐,如今官家也无意将他的女儿许配与太子,这辈子他也就无福与赵官家结为亲家。
然而,如今无论是官家还是太子,对他都极为尊重信任(虽然比不上岳飞),但韩世忠深知,他效忠于官家,并非因为能与官家结为双料亲家,而是官家自始至终的信重。而且没有了佛佑公主,岳飞的儿媳妇也没了,这让韩世忠在感慨之余,也感到了一丝心理平衡。
而且太子可爱又懂事,还总是喜欢过来找他们玩,听他们讲故事,对此韩泼五也就是感慨自身没福气与官家做亲家之外,依然在每次赵瑗偷跑到御营左军时,除了扶着腰向小太子炫耀那条御赐玉带之余,再捏两把赵瑗软乎乎的小脸蛋,偷偷给孩子灌两口酒。
虽然士大夫们满心的期待化为了泡影,赵玖父子俩却像是卸下了千斤重担,轻松了许多。
在赵玖的眼中,能与自家结为秦晋之好的,原本就只有岳飞和韩世忠两家,再不济就是吴玠等人。可如今,这几家都未能为他带来一个合适的女儿。
韩良臣那边,虽然知晓他的妻子梁红玉即将诞下的是一对天下无双的龙凤胎,但且不说在“梦中”韩家的闺女是许给了赵原佐,而且这女娃娃也与赵瑗的年纪也相差甚远,难以相配。
而岳飞那里,更是让人感到无奈。岳飞膝下无女,那位在历史中与他并肩作战、共赴国难的妻子李娃,如今已经成为了他的义姐。而岳飞的弟弟岳翻,也尚未娶妻,无法为他提供联姻的契机。
西军其他帅臣们也一样,无论是德高望重的西军元老种家和杨家,还是曲端、李彦仙、刘錡和吴家兄弟等人,家中都没有与儿子同龄的女孩。
至于张俊那边,赵玖对他的人品向来信不过,自然也不会考虑与他家结亲。而折家更是因为折可求当年的变节之事,被赵玖永远地打入了黑名单,再无结亲的可能。
至于赵瑗本人……
“爹爹,儿深知国事为重,家事为轻。况且儿年岁尚幼,应以学业为首要,至于婚姻大事,不必急于求成。因此,这联姻之事,还是就此作罢吧。”赵瑗说这话的时候,赵官家父子俩正分食着赵瑗从宫外带回来的酥山,杨沂中作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