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与来来往往的人群一同行走于肮脏的街道时,记得牢牢护住你的口袋和包裹,不然你永远不知道自己的财物会以什么样的方式消失。
抛开卫生和治安上的问题,这座城市的繁华是十分可观的,路上有数不完的人挑着扁担或推着小车,里面都是各种各样的货物。路两旁随处可见砖瓦搭建而成的建筑,几乎找不到哪怕一间夯土茅草屋。这些房屋一般有两三层高,通过向天空延展的方式来增加容积。
由于他们行走在主干道上,因此这些房屋大多也是商业用途,门前有醒目的招牌,墙上也设有透光的窗户,让人们看到店内陈设的商品。
骑驴放在乡下或者小县城已经算是有钱人的象征,但在南京城什么都算不上。这里经常有漂亮的骏马牵引着威风的马车在街道上行驶,马车上配置有华丽的装饰和纹案,车前车后更是有仆人前呼后拥,驱赶着四周没有身份的庶民。
更有鲜衣怒马、满身珠光宝气的少年郎结伴在街道上公然驰骋,见到草民们为躲避他们而摔倒在地,便哈哈大笑,然后像一阵风一样离去。
如果光看大城市,你恐怕真的会认为这个国家正处于盛世。若非盛世,怎么会有如此的繁荣和富足?但这样的繁荣恰恰建立在国家的衰退之上,土地兼并和吏治的腐败导致大量财富被集中到少数有权有势的人手上,而儒家士绅举家脱离乡土走入城市则导致了乡村的衰败和城市的振兴。在城市愈发繁荣的同时,被吸血的乡村却不断走向萧条,一旦遭遇天灾人祸,大规模的阶.级斗争将是难以避免的。
在市区中走了整整4公里的路后,一行人才成功抵达目的地,此时天色都已经暗了。不过他们并不用担心找不到东道主的房子,因为它非常的明显,一整个豪华宅院几乎占据了1/3的街道。在正式拜访之前,杨堂主特地叮嘱大家入院后可以羡慕、但不要大惊小怪,免得让人看笑话。
东道主姓洛,原籍浙江,称其为洛老爷子即可。此人出生于一个方兴未艾的书香门第,父亲是秀才、叔叔是举人。到了他这位更是青出于蓝胜于蓝,28岁时考中进士,以庶吉士授编修,后历任多个重要官职,最高做到户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入阁。
这位现在虽然退休在家,但是任期内聚敛了至少有几十万两白银,而且桃李满天下,在儒家士大夫群体中保持有较大的影响力。
豪华宅邸的大门紧闭,顶头上写着大大的洛府二字,两扇门板上还有25颗大大的黄铜门钉作为装饰。见到一行道士抵达后,看门的仆人让他们稍等,然后从侧门入了府。不消片刻,厚重的大门便由外向里打开。
霍老师向门口两个威武霸气的石狮子打了个招呼,然后便随大家一同走正门进入了宅邸内。仆人们个个衣衫完整比老百姓穿得好,招待他们的管家更是身着锦衣。
入门后,前院内的陈设要比院外还要豪华,地面由整齐的白色石砖铺成,没有一点瑕疵。矮矮的路灯坐落在地面上,四周也有灯笼,他们被不惜灯油地点燃,导致黄昏时分的院内要比白天还要亮堂。
从内里环顾四周可以明显的感觉到建筑的墙柱结构主要由松木和砖瓦构成。屋顶上更是青瓦覆盖,飞檐翘角,气势恢宏。霍碧薇怀疑光是在南京城造这样一个庭院,其造价(包含地价)就已经超过了金华陈府造价的总和。
在径直穿过最靠前的前院后,一行人又来到了另一个庭院。这个院子里栽种有两颗高大的树木,其中一颗是马尾松、另一颗也是马尾松。这两个松树被人工修整的十分正直,没有一点歪斜或出格的地方,与外面无君无父的野松构成了鲜明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