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生生相克 > 第74章 第62章(下)罪之因·三

第74章 第62章(下)罪之因·三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少年落入舟中的动作停顿一瞬,至此,

“非一桀有意”,实为有意。

“非一桀逃债”,实为逃债。

“非一桀不孝”,实为不孝。

浴佛之日,人求结缘。然人有所求,何尝不是与神结缘。

自古以来,神闻世间愿者无数,未尝有应,然缘始生。神施以神恩,解以神引,愿者所行所思,却未必如神意所期。

神之言自有所解,神之意自有所通。故人所行非神所行,人所求亦非神所求……人之罪亦非神之罪。

然而身乘船上,善恶如水,不正便将倾覆。故人之罪虽非神之罪,但人之恶若不惩,却是神之恶了。

如是想着,少年垂眸望着水中己身。那是一张绝对称不上“神佛”的面容,当他笑起时,樱花也一道坠入水里,似在倒影鬓边绽放。

那是一张鬼神才有的笑容。

于是,在少年身后,孙一桀尚未咏讼尽神佛之功绩,就见樱花飘零,散落泥土,却并非寻常花谢之状。散落的花瓣似是刻意挤作一团,生怕他分辨不出“神意”:

任谁都识得清楚,那是个“易”字。

.

易府。

过去,孙一桀曾无数次路过这里,目光轻飘飘地落在那金碧辉煌的牌匾上,又颤巍巍地坠落在地。

鬼鬼祟祟,像一只不敢抬头张望猫的老鼠。

在那些日子里,易府是一个如他这般的人无法企及的存在,更别提进去坐一坐了!

但今日,易府的牌匾虽仍如往日般金光闪闪,他孙一桀却不再是垂首老鼠,而是招展的孔雀。

他雄赳赳,气昂昂地迈着大步逼入府内,目光犀利,长驱直入。无人阻拦,亦无人敢拦。

他一路畅通无阻,目不斜视,轻易便抵达了那日两位美人出现的池亭之前。或许是老天见他即将脱离苦海,这日并无细雨,只是天阴。于是,他便得以看清这座院景的全貌:

映水碧翠,池鱼红白。一池睡莲占满了院落,只在中央留一条小道,许人入亭中。莲叶之间,红白金黄的各色鲤鱼偶有露头,尾巴一甩,便又一溜烟的匿了踪迹。

若说易家的院景哪个最称他心意,便是这里的亭子。春可赏花、夏可纳凉、秋可观月、冬可看雪。一年四季,凡入于亭中,便自然心无旁骛,唯余满目幽情。

与之相比,其他什么“滴水藏隐泉”、“山有玲珑心”……全都不值一提!

等他购置了自己的宅府,才不需要这么多花里胡哨的景观,纯粹浪费,就只要有一池碧水,弄个和易家这里差不多的亭子就够了!

如是想着,他竟不由自主地踏入亭中,细细观摩了起来。

这处木石,那处雕柱,虽不知究竟是何意,孙一桀还是一个个摸了过去,好似在抚摸即将属于自己的宝物。

他连石桌下都没放过!毕竟,他这人对艺术一窍不通,就知道易家的东西好,若是不将这里的细节牢牢记住,将来复刻起来,恐怕就只能造出个四不像,平白给人添了笑柄。

这在过去,他是想都不敢想的。但现在世道不同了,他孙一桀也算是个小富人,自然更乐意沉浸在这般美梦中,便丝毫不曾察觉有什么异常。

不知何时,有两人行至亭前小路上,堵住了孙一桀唯一的退路。

“阿桀。”

这是一声过于虚弱的呼唤,其声调颤抖而悲戚,同以往的尖利相去甚远,以至于亭中大喜过望的少年并未听见。

又或许是他听到了,但他并不认为是在唤他。毕竟,即便是他,也多少年不曾听闻这般呼声了。

于是那声音又唤了一遍:

“阿桀。”

“阿桀、阿桀、阿桀、啊桀、阿桀……”

那声音抖作一团,泫然欲泣,却声声越发清晰,又声声都似叹息。孙一桀呆滞一瞬,难以置信地自桌下爬出,双臂攀上桌面,瞪大了眼。

于是那声音又叹息起来,化作一声清晰刺耳的呼唤:

“我儿一桀!”

那是他母亲!

他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易家的小少爷搀扶着他的母亲,而他的母亲这次不知为何,没有再做任何疯癫的动作,只是任由他的贵人托着一侧的手臂,死死地盯着他!

亭中少年起身至一半,忽地跪下了!

“……娘?!”他鬼哭狼嚎似地吼了一声,面容扭曲在一起,嘴却大张开,不知是哭还是恐惧。

此言一出,伛偻着腰的女人便逼出了泪花。母子二人相顾无言,面上是如出一辙的扭曲和痛苦,于是唯一漠然者开了口:

“神佛在上,扬善惩恶是为神法。今有一子,以母病为由囚母家中,得财后又欲弃母而逃,该当何罪?”

女人几欲嘶吼,却始终不曾大声尖叫。或许是太过痛苦,其面部肌肉紧紧绷直,挣扎牵引了许久,终于还是垂首:“该施以黥刑。”

“……娘?!”孙一桀发出一阵刺耳的尖叫,同其“疯母”昔日的哀鸣一般无二。搀扶着女人的少年轻飘飘地望来一眼,便迫使孙一桀噤了声。

他从未见过那样的目光,似厌似恶,又有着神一般的无奈和漠然。

这是神的旨意?!神要惩罚他?因为什么?因为他——

孙一桀彻底僵住了。

“娘……您没疯……?”他虚弱地开口,声音发颤,“还是神佛开恩,治好了您的疯病……?”

但那声音似乎太小,被贵人的质询彻底掩盖,无人得闻。

贵人冷淡地开口:“赐其何字?”

女人便哀嚎着答:“‘逆子’之‘逆’。”

.

“神佛皆以惩恶扬善为己任,昔孙郎敬神虔诚,神以金银赐之;今孙郎不孝母,神以黥刑赐之,汝等可有怨言?”

亭下儿子搀扶着母亲,二人皆叩首,哭泣着应答:“谢神隆恩。”

于是二人相互搀扶着走出易府:年轻者一侧面容沾血,隐隐可见一个“逆”字;年老者则涕泗横流,哭得不成样子。

至此,这场闹剧彻底谢幕,亭中唯余一少年,收了冷漠的神情,颓唐地端坐于位上,仰头望向亭外。

他似是在看天,目光却又散漫地晃着,虚虚实实,不见落点。

不知过了多久,在黄昏降临之前,一道漆黑的虚影不期而至,自然而然便攫得了少年的目光。

其身手虽不如鹰般锐利,却无端透着狂戾。少年因而若有所思地多看了几眼,算着它落脚的地点,在那黑鸟即将落下的瞬间汇集内力,将之击落。

“蠢鸟。”少年短促地笑了声。他以往都懒得理会它,但今日,他着实有些烦乱。

夜里的梦境也好,白日里孙一桀的不受控也好,他都可以不放在心上。但再怎么理智,也需要时间去调整、去放下。

要怪就怪这只鸟出现的不是时候。

正这般烦乱地想着,拱门后忽现一人影,唤着易浅的名字。易浅呆滞一瞬,来不及将那黑鸟释放,就对上了那人的眼睛:

“你怎么回家……啊!”少女惊呼了一声,“易浅,你抓乌鸦作甚?!”

“我……”他抓乌鸦……他抓乌鸦只是一时兴起,不曾细想过抓到要如何。只是如今少女问起,未免引人怀疑,他只得飞快地扯了个理由:“……乌厄碍眼,除之后快。”

“?”少女莫名其妙地瞧他一眼,见他全须全尾,松了口气。

这口气松得奇怪,易浅烫手山芋似地扔飞了乌鸦,随口问道:“怎么了?”

“春禊上出了变故,有人在水里捞出了一具尸体,和你长得一模一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