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重生成农家小娘子 > 第37章 这就偏心了啊

第37章 这就偏心了啊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清河先生具体要做什么,林渔暂时不清楚,以她现阶段的能耐也无权干涉。

终归现如今还不会影响到洪庙村,至于以后是个什么情况,有霍英这个桥梁在,有的是机会再接触,以后再说吧。

林渔将这些考虑暂时抛到脑后,继续加强洪庙村的防御工作。

……

官府的文书随着衙役的到来没几天就传遍了清源县的个个村落,这举措无疑是给了大家一颗定心丸,原来县衙老爷并没有丢下他们,流寇带来的恐惧消散了些,萎靡了几天的清源县可算是恢复了些人气,但大多数人依然在观望。

县里住的平民没太大反应,甚至还有些麻木,不敢当面质疑县府老爷,只能在背后骂。

“这个时候晓得拿钱征召百姓抵抗了,早些天干嘛去了,人都跑光了才知道找人。”

有过县城险些被混混们占据而官差衙役却无作为的恐慌经历,如今的县府老爷的威信在他们眼里极低。

这个县令老爷就是脑壳有坑的。

“早些时日税银税粮被劫,县城富商们成群结队地跑路,结果半路就被抢了,后来县老爷也想跑,运气不好被人堵在城门口,听说马车都给推翻了,还受了伤……”

“那晚上好多人都瞧见了,马车被推翻,县老爷被困在马车里爬都爬不出来,差点死在里面了。”

“不会就是伤了脑子吧?”

“……”

不然谁能说得清楚,明明要落荒而逃的昏聩县令怎么受伤以后突然要绝地反抗了?

晚了。

县令的威严被他自己败了个精光,别说县城里留着的住户没有一人响应号召,就连下面十几个乡都没人来,怪只怪这县令名声太差,谁也不信这么个铁公鸡真的能掏钱,而不是让他们白白去送死。

别说拿钱了,之前护送税粮税银的那些衙役回来了几人?听说都死了,城内前两天好些人家家里挂了冥幡,家家哭得是肝肠寸断,最近几天整个县城就棺材铺子最红火了。

此时的县衙内,葛思业这位师爷临时充当了县府里最大的掌权者,原因无他,原本于县令来上任时是带有一个心腹担任县丞的,只可惜这位县丞太重要了,重要到于县令将搬运财物的事情都全权交给了他,运气不好半路上遇上“流寇”,没了。

如今于县令又伤重不醒,另外一个师爷也不知所踪,小小葛师爷反而挑起了大梁,成了县衙的主事者。

公文下发的第一日,没人来,就在全县城都准备看笑话的时候,第二日陆陆续续有人来了。

来的人还不少。

这些人一来就直奔县衙,在一众围观者的亲眼目睹下,签了契书,拿了属于每个人的一贯钱。

“嚯,真的有钱拿啊。”

此时的县衙门口,围观者们都是闻讯而来的县府平民,还有一些是县城管辖下的十几个乡派来打探消息的百姓。

最近县城连进城人头税都免了,乡民能自由出入县城,于是他们看到一大早就有几个穿着衙役服饰的大汉抬着一箩筐沉甸甸的东西摆放在了大门口。

那是被麻绳穿成一串串的铜子儿,一串就是一贯钱。

县衙告示贴着的文书显示,愿意暂时投奔县衙做衙役的都能领取一贯钱,亲眼看到钱被一串串领走,大家才真的相信了。

但即便如此,这些被坑怕了的百姓还是耐心十足地观摩了好几天。

三天后,一辆牛车终于在众人翘首以盼的目光中回到了洪庙村,车上除了驾车的顾大盛,还有顾文鹏和顾清柏。

两人都在县城里待了多年,打听消息比一般人都要靠谱。

“我们亲眼所见,消息属实。”一下车,顾文鹏便对着围上来的村民说到,语气是带了些轻松的愉悦。

可见县城里的风向确实是变了,变得让人安心了。

两人回来带来了县城最新消息,这段时间因为流寇要来带来的恐慌紧绷的气氛此时也消散了不少,县太姥爷还在前面顶着呢。

那种没日没夜担惊受怕的日子可算是到头了。

洪庙村里的青壮年们确定了前去县衙签字画押就能领取一贯钱,不少人都心动了,跃跃欲试,在得到村长和族老们的同意后,翌日一早便集合凑到一起前往清源县。

“不拦一拦?”霍英看着乘坐着牛车相继离开的洪庙村青壮年,眉头微挑。

昨晚上又下了一场大雪,顾村长一大清早号召大家铲雪,这帮想要去县里捞银子的人尤为积极,以往村里安排他们巡山,总有那么几个偷奸耍滑的。

霍英眼力不错,看清里面就有好几个懒蛋。

林渔才在院子里活动了一番筋骨,如今她已经不用背着顾家人偷偷摸摸锻炼了,每日天还没亮便早起沿着村子跑个几圈,带动着两小只一起,顾二郎体质稍微差一些,跑不久便回来歇着,顾小丫却是让林渔刮目相看,居然慢慢能跟上来了。

此时姑嫂二人换下了汗湿的衣衫,各自捧着个大碗哐哐喝水,闻言林渔抬脸,表情无波无澜,“拦着干什么?挡人钱路如杀人父母。”

倒不是他们不怕流寇,怕啊,怕的屁滚尿流的,但这不是还有村里其他人吗?刚开始还是能在村长和族老的威慑下勤快起来的。

但这不是流寇还没来吗?

时间一久,最初的警惕和担忧就淡了下来了。

总的来说就是‘县太爷’支棱起来了,头顶的天有人顶了,下面的人也就松懈了。

为了这事儿,顾村长昨晚上还专门跑来一趟询问林渔的意见,不少人跑去他哪儿表达想要去县里赚钱的愿望,他虽是村长但也不能拦啊。

他要是拦了怕是要出事。

你不想赚那一吊钱,也不能拦着别人去赚吧?

顾村长来的时候还一脸忐忑的,生怕林渔不同意,结果林渔如此好说话反而让他更忐忑了,再三跟林渔保证村里的防务工作依然按照林渔的安排在进行着,村里该留的人一个都不会少。

霍英走过来不讲究地蹲着,低声揶揄,“我看那村长脑子还挺好使的。”

端水技术一流。

看村民们为了那一吊钱就要跑去县里,生怕林渔一个不高兴当甩手掌柜不管这些人的死活了,提前跑来安抚林渔。

确实如此,如今的林渔自身有武艺傍身,身边还有个厉害的“表哥”,如果他们在村里待着不舒服了,完全可以带着顾家老小离开。

林渔不置可否,目光透过院门看向远处渐渐消失的牛车,意有所指,“你们那位先生,也不是什么酒囊饭袋都要吧?”

她可是看过顾村长带来的名单了,除了有几个参加过村里巡逻队还算看得上眼,其余的都是平时能偷懒就偷懒的主儿,像之前跟他们顾家闹过矛盾的王翠花家的几个儿子孙子,个个长得瘦不拉几的,身体虚得挨不住她一巴掌,以为过去凑个人头就能拿一吊钱呢。

霍英翻了不起眼的白眼,“他?想要从他手里抠出一个铜子儿来,可不容易呢,对了,你昨晚上还添了个人上去?”

这世道养家活口都已经够艰难了,更何况还要养着一群不能见天日的林家军。

且这一次的主要目的是要将隐藏在大青山里的林家军给顺利带出来,招周边这些人,一来是有个好的幌子,二来如果体能和体魄确实达标,填充一下林家军的人数也不是不行。

一想到这里,林渔就觉得本该是自己的责任却被一个外人扛了起来,心里多少有些不适滋味,看到霍英翻白眼,没搭理霍英的另外一个问题,忍不住道,“人家能养得了这么多的人,还一养养两年,你呢,白吃白喝两年了,你也好意思翻白眼?”

“……”霍英瞪大眼,不可置信地看着起身离开的林渔,指指林渔又指指自己。

怎么?都还没跟那清河见面呢,心就开始偏了?

林渔起身拿了弓箭出远门,门外,铁柱子和顾林子,还有其他几个跟随她训练的人也到了。

“小嫂子,西边那边我已经去看过一遍了,狗蛋儿他们还在挖呢。”

西边他们布置了陷阱,已经开挖两天了。

铁柱子是负责西边陷阱的人。

顾林子还有其他人也纷纷过来汇报早上巡视的情况。

此次的防务认命选的都是曾跟着林渔前往大青山里走过一趟的五人,他们一同经历过生死,已是天然的同盟。

这一次县里招募,这几人里没一个动心的,都主动选择了留下来继续操练。

“你们怎么不去县里?”林渔一边往手上缠绷带,一边若如其实地询问,除了村长家的顾林子算不缺钱的,其他几人家里都穷,尤其是铁柱子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