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昭烈皇后的碎碎念 > 第25章 嬉闹谈国策 误陷群狼窝

第25章 嬉闹谈国策 误陷群狼窝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躲进真常居,范九月垂首侯在门内。我进门便问:“他刁难你没?”

范九月摇头:“王爷似已早知晓此事,只命属下继续扮作女郎,不曾刁难。”

我摸摸下巴:“那你是怎露的馅?”

范九月道:“原一切如常,属下称病不出,每日药物饮食送至门外。可一月前,忽有天宁观道童前来询问病情,一连来过几日,后又再无过问。不知是否因此漏出端倪。”

我暗自思忖:天宁观?若是天宁观发现我私自离京,理应上报,此事早就捂不住。可照今日情形看,似乎事在江恒这儿就止住。天宁观……灵清仙师……这可当真是灯下黑!江恒这修仙问道的,定然和宫观司有往来啊!我在宫观司眼皮子底下土遁,那群道士掐指一算不就知本尊已金蝉脱壳?

我正扶额暗悔,范九月难得劝言:“女郎,恕属下多嘴,此事的确欠妥当。这两日我偶听王爷主仆对话,他似乎因你不知所踪,忧虑不安,险些在勘查河渠时失足落水。”

呃……这可赖不上我。他黑灯瞎火看书,眼看花了,我方才还替他拨灯芯呢。

“这回是草率,下回办周密些。”我挥挥手,“你快去歇息,叫人烧桶水来,乏死个人。”

不多时热水便烧来,我泡过两刻钟,搓下三斤泥,便又想好计策。

翌日,江恒正欲领我回府,我笑嘻嘻拉扯衣袖:“好覃思,三儿错得很,大悔了一夜,自罚个苦差事,你可得领。”

江恒不为所动,显见余怒未消。

我使足劲讨好卖乖:“我已叫人在山脚备上竹筏。玄元山离京城十里,又在五丈河下游,三儿自罚划船送你回府。你要是不领情,那我只能在守一堂前跪上十日,不然悔得饭也吃不下,觉也睡不着。”

昨日泡澡时我已盘算好,武叔那间田舍在京郊五丈河畔,我划到那处,谎称手酸,骗他去歇息。届时成冲当面陈冤,江大善人总归不好意思直接回绝。

若这事实在平不下来,反正过汝州已不见通缉令,重金相赠,让成冲自去天涯遁逃,也算行一件善事。

江恒依旧不置可否,我越谄媚,他越冷漠,直到我快绷不住时,他才道:“有话不妨直言。”

“是有事想谈,可……”我抓耳挠腮,“咱今年聚少离多,球也没打,青也没踏,避暑没同来,住也住得远了,我心里怪闹慌。好覃思,有事也可泛舟闲聊嘛。”

江恒眉心微蹙,冷声道:“十里逆行,你是自找苦吃。”

“挨棍子要跪直,我有数。”我生怕他变卦,忙拽他出门,只恨不能背他飞跑下山。

竹筏上已备好茶点,我点头哈腰哄他坐下,忙将竹蒿子一撑,巧计将静王挟至绝天绝地之所。

老实划得有半刻钟,我假作闲聊问:“覃思,你原先也不看道家经书,短短几年,造诣如此深厚,是得高人指点?”

江恒坐在竹筏前头,背对我煎茶,恍若未闻。

我又问:“天宁观里有神仙啊,我让九月称病不出,原以为万无一失,不料有人掐指一算就识破我这鬼把戏,也不知这神仙收个高徒没?”

他还不答,我又问:“你是神仙,他是神仙,说不准师承一脉呢?”

“樊宝珠。”江恒终是听不过耳,警告道,“休得胡乱揣测。”

我嘴一撇:“我西虎帮有几个兄弟都跟你讲,你拜个师父却藏着掖着?”

江恒沉默片刻,无奈道:“不曾拜师,只是奉旨修道,偶遇不解之处,执经叩问罢了。他乃世外之人,不惹红尘。”

他说得委婉,我细琢磨,言下之意不就是与天宁观有交?

细细回想,皇帝崇信道教,而年初祭天、岁中修渠,两件事都有天宁观参与其间。祭天后江恒得以视事,疏渠正是他头一回领差,世人的眼睛都放在相王身上,而静王这边,一切顺理成章,不着痕迹,却已由放逐世外,悄然入世了。

我忽又想起“韫椟藏珠”一解,果真还是明如镜神机妙算,千里之外,素不相识,竟只从“韫椟”二字,便算出静王早有争心。

想通此节,我喜上眉梢,忙问:“覃思,通济渠疏得怎样?”

江恒望着“咕嘟”作响的小茶炉,默然良久,才道:“暂且搁置。”

“这怎回事?”我惊讶不已。

“朱相自岭南运来一批金丝楠,又在苏州遍寻奇石,父皇龙颜大悦,故而暂缓疏渠一事。”江恒答。

我骤觉竹蒿沉重起来,划也划不起劲,愤愤抱怨道:“什么时候了,就知那园子!”

江恒心绪沉沉,叹道:“天下财赋,仰给东南,若能借此疏通漕运,西京必能复现繁华。只可惜……”

我越想越气,丢开竹蒿,破口大骂:“西京多好,东京这破地儿,易攻难守,百年都舍不得修个渠,愣是一屁股坐下就生了根!再不迁都,哪日辽子打过来——”

“宝珠。”江恒低声制止。

此时近侧虽无舟楫往来,但我愤慨之下,确也嚷得太过响亮。

我垂头强忍怒气,待心绪稍平,忽发现这一丢手,竹筏已顺流回漂,忙又捡起竹蒿,边划边叹:“罢了,反正咱已使过力气,你又不在中枢,那死猪一只合该相王去搬开。”

江恒不答话,大约也知他这兄弟不中用。

这皇帝当真昏聩,该用的儿子不用,我看他这江山迟早要叫那帮逢迎媚上的笔吏窃去!

沉默划过一段,我又搭话问:“那你这趟回来,还领别的差不?”

“父皇圣寿将近,巽园尚未竣工。多半,会领此事。”江恒答。

这破园子怎跟个鬼墙似的,愣绕不开?

江恒虽未抱怨,可我料想他极不愿领这差,便将话题绕开,问:“巽园是个大差,干完这桩,告个长假,咱出远门散心去?”

江恒黯然垂头:“我恐怕……难以离京。”

“就做这一想嘛,谁说得准将来?要是能离京,想去哪儿?”我问。

江恒悠然倒一盏热茶,慢呷一口,望满河清波畅想,缓缓道:“若真有那一日,愿乘百丈之船,往东海之远,听大海潮音,观万里横波,把盏高歌,畅抒胸臆,逍遥不知返也。不知鲲鹏可愿舍南冥而同去否?”

说罢,他转过半张脸,似在问询我意见。

我料想他是《庄子》读上头,便打趣道:“鲲鹏大得很,百丈小船可装不下。”

江恒眼眸微垂,转回脸去,望前方水色。

“不过话说回来,赵无极回来没?他要是真找着蓬莱,咱就拉上支水军,劈波斩浪,挥师东进,给它打下来,占山为王,怎样?”我胡扯玩笑。

江恒摇头低笑,无奈道:“暂未有回音。”

“覃思。”我顺着话头试探问,“要是真有蓬莱,咱打下来做这蓬莱之主,你待怎样?”

江恒只饮茶,良久未答,我正待再找他话闲聊,却听他低声道:“兴教化,富国民……”

我竖耳倾听,终听他道出最后三字:“均天下。”

九字道尽,我一时却不知如何接,闷头撑蒿,不时瞄他背影一眼,四周唯有清冽浪声。

“宝珠以为如何?”江恒问。

“呃……前头两个不新鲜,后头那个……不明白。”我赧然道。

“均贫富”一说,倒也略有耳闻。原先蜀中闹民乱,便有乱军头领以此为号。可是他静亲王闹什么“均天下”,是我要帮他逼宫弑君,大开国库,散财分国?

东西攥进手,岂有拿去分的道理?这国土一分,西祁、北辽可都等着捡便宜。

“兴教化。”江恒缓语轻声,话音几乎隐于风中,“兴贫家教化,授百工技艺,万民先学而后觉,百业自兴,名法自彰,天则自循,蓬莱国何得不富?”

我认真听完,不以为然:“道书读读就成,可别来那套无为而治啊。要真行得通,先人怎不拿来用?”

“唯民知极,弗之代也。”江恒道。

这话耳熟,我细细回想,似乎出自《鹖冠子》。只是我读不进这黄老之学,也不曾深思,他一掉书袋,我哪还有话可驳?

于是我只好问:“那这蓬莱天下,要怎个均法?”

江恒默然饮茶,良久,才低声道:“去私就公,因贤莅位,易姓而王。”

我手中一顿,愕然问:“易姓而王?那不就是百年前十国乱杀?你疯啦?”

竹筏又往回漂,江恒复又沉默不答。

我回过神来,继续撑蒿,再细思前头两句,问:“哦,你是说效仿尧舜,‘上贤天子,次贤三公’?可这蓬莱国不照样是天子与三公分天下,只是换得勤些,也没均到万民头上啊?”

“我也不知如何而均,随口而谈罢了。”江恒摇头苦笑,低头斟茶,思忖片刻,又道,“不过,此前在市井中见二人分食油饼,你可知,如何均分?”

“对半切啊。”我脱口而答。

“如何才能公正无偏,使这二人定能各得一半,而非此多彼少?”江恒补充道。

这倒是个好问题。谁人都有私心,都想多拿,一旦分不均,定然要打架。

我苦思难答,江恒道:“切者,不分。分者,不切。”

我恍然大悟:这主意刁钻。切饼的不能分饼,一旦切不均,必会拿到较小的那块,所以只能分毫不差对半切,不然就会吃亏。

我正待称赞,忽又想到一节:“不对。切饼的拿刀,他一不高兴,捅死另一个,不就能拿去整张饼?”

江恒饮茶的动作微滞,似也意识到疏漏此节。

这蓬莱国策,我句句说不过他,这回终扳回一局,笑咧咧道:“所以你这九字真经,还得加上三字,‘强军备’。”

江恒不答话,我追问:“海上三山,瀛洲、方丈虎视眈眈,蓬莱国年年陪岁币,是得加紧军备吧?”

江恒沉默许久,方才问:“宝珠,你可愿一听肺腑之言?”

“闲聊嘛。你说。”我悠悠闲撑蒿。

“蓬莱之初,为防地方藩镇再兴,故而守内虚外、强干弱枝,遴选各地精壮入伍,已有冗余。其后每逢凶年饥岁,为防民困生变,遂以军饷诏抚,广募氓流青壮。”江恒顿了顿,转脸与我对视,“如今蓬莱积兵之多,六分之物,五分养兵,国何得不穷?民何待不困?”

我脸一沉:“你也要裁军?”

江恒抿唇,斟酌片刻,轻言细语问:“宝珠,冗军无益。蓬莱之军,多而不精,战不能胜,守不能固。百万青壮,若不能精简归田,百业难兴,民生凋敝,国将积弱积贫,何得以安?”

我咬牙不答,眼眶兀地一热。

且不说这歪理刺耳,便是这话再有理,谁都可说,他不能说!从昨日起,我千般讨好,万般谄媚,好话说尽,笑脸陪烂,就差长条尾巴来摇,亲爹都不得这待遇。他倒好,乘我的竹筏,用我的茶点,竟要跟我谈裁军?

“宝珠,世间并无蓬莱。”江恒见我恼了,忙改口道,“我只是……随口胡言。”

“不许裁军。”我嘴一撇,也不知如何作想,竟用竹蒿挑一泼水过去。

江恒猝不及防,衣袖立湿,满目讶异。

我瞧他这样,骤觉好笑,可气又未撒干净,撇嘴又挑一泼水过去:“不许裁。”

江恒匆忙举袖挡水,好生狼狈。

我险些憋不住笑,努力绷紧脸,气鼓鼓再泼两杆水过去。

“樊宝珠!”江恒又恼又窘,仓促起身回避。

我终是忍不住哈哈大笑,连挥长蒿,水攻静王。竹筏狭小,绝天绝地,他手无寸兵,身无寸甲,避无可避,忍无可忍,愤而掬水反击。

就这般莫名其妙闹起来,竹筏颠来荡去,我挥蒿如枪,击水如雨,嬉笑忘形,忽而脚下一滑,猛不防掉入河中。

我水性不甚好,秋水寒凉,登时刺得浑身机灵,随即呛进两口水,腰间链枪也沉沉下坠,好容易扑腾出水面,却发现我这一掉水,竹筏已翻过去!

“覃思!”我边咳边喊,惊慌四顾。

得不到应答,我一时也不敢耽搁,慌忙吸气,刚潜入水中,后腰却被人紧紧一箍,往水面托去。

慌乱之中,我复又浮出水面,扭头往后看,惊魂骤定,边咳边挣扎道:“我……会水。”

江恒看我两眼,松开手臂,自往岸边游去。

先后游上岸,我趴在地上猛咳一通,再抬头窥看。向来风轻云淡的静王殿下湿发贴脸,颌下滴水,仪容狼狈,板脸凝我不语。

我理亏,咋舌缩肩,埋头不敢言。

不远处惊起一群花鸭,“嘎嘎”声此起彼伏,沉默更添几分尴尬。

“噗——”

我终究没忍住笑出声,这一笑便不可收拾,笑得上气不接下气,一边锤地,一边捂嘴咳嗽。

江恒皱紧眉头:“胡闹……”

言还未尽,他却也不禁摇头苦笑,甩落几滴水珠。

窘迫相对笑过半晌,我这才想起成冲一事。此时方行半路,离武叔那间田舍尚远,静王已成落汤鸡,威仪尽扫,自不好再前去面听陈冤。

我放眼一观,见不远处有村落,便拧拧衣袖,提议道:“找农家换身衣裳,借两头青驴回去吧。”

江恒拧过衣衫,踟蹰片刻,为难应好。

路上偶有农夫经过,见我二人衣饰华贵,却一身狼狈,斜目而视,匆匆埋头走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