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春晓 > 第4章 时穷(三)

第4章 时穷(三)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雪地上一片凌乱足印,刘奇目送一干上官走远,转而怒对苏晓。

“我说是不是近日雨雪多,你脑子里灌进了些,世上只你会说话,说出来顶个屁用!你也是谢家林家人,还是也有个一品二品的官老子,若是嫌命长,跳城墙抹脖子哪个不快,全身骨头没有二两重,演什么大闹天宫,我可告诉你,你完了!”

停下喘了口气,待要继续,一眼瞧见谢彧还在,含笑望了过来:“苏子熙。”

刘奇一愣,苏晓这才抬起头:“刘大人先回去罢,喝口茶。”

刘奇横她一眼,上马招呼兵士,苏晓一转过身,便瞧见几个民夫立在那头柳下,正远远望着他们,苏晓高声道:“大家还有事么?”

几人匆匆跑了过来,向她和谢彧弯了弯腰,前头一人道:“这位大人,小的叫赵天柱,小的就是有事想问问大人。”

谢彧笑道:“何事呢?请问。”

赵天柱道:“小的就想问问,去京里告状是个怎么回事。”

苏晓道:“依国朝律法,若遇冤屈,先将状子递送县衙府衙,判得不公,还有各处的巡抚巡按两衙门,再不公的,才许京诉,京诉状子,先进通政司,再转都察院,都院收了状子,会发回抚按衙门,申令重审。”顿了顿,“听赵大哥的乡音,是吴中一带的罢,这是为京诉进京来了?”

赵天柱嘿嘿一笑:“小的就是松江的,官话说得不好,让大人听了笑话,小的不告状,是认识的一个人想往京里告状。”

谢彧道:“为何事?”

赵天柱道:“说是哥哥给人害死了,想上京里告状,其余小的就不晓得了。”

谢彧道:“那人怎么称呼?”

赵天柱道:“叫盛观夏。”

谢彧点头道:“你们可告诉这位盛观夏,若真需京诉,可去国子监寻我,报一声谢彧便可,我来写诉状。”

赵天柱忙不迭向他二人打躬,苏晓摆手笑道:“不必多礼的,你们却又是为何进京,怎会来修闸呢?”

赵天柱笑道:“小的们进京是给万岁爷送棉布。”

“你们是解户?”苏晓讶道,“怎么还没回去呢?”

赵天柱叹了口气:“来得晚了,天又一眨眼冷了,漕河里冻住了,回不去,只好等着来年开春了。”

谢彧笑道:“解运一途如何?我看今岁松江府征收的棉布数额倒比往年少。”

赵天柱还未开口,先有一人捏着嗓子:“万岁爷要得不多,官老爷可要得不少。”忙回头叱道:“郭小二,就你话多!”

谢彧追问道:“这是指官吏盘剥?”

“盘锅?”郭小二眼一瞪,“什么盘锅?”

苏晓道:“是问漕河上可有官吏索要钱财。”

赵天柱垂了头,郭小二简直不知从何说起:“怎么没有!上京送个棉布,跟进了十八层地狱差不离了,朝廷发了话,我们就要先自己垫钱买布,买了布,不给县衙点银子,他们就不肯给布钱,上船前,又要验布盖章,不给银子,就说你的好布是坏布,好容易上了船,三千八百里呀,河上过一个衙门交一回钱,等到了京城里进库房,那些公公,还要收——”

身边忽地一声抽泣,郭小二扭过头,同来的王顺正拿着手背蹭眼泪:“小二哥,别说了,你别说了,你一说我就想到借出来那好些银子,都没了,全都没了啊,我跟小翠以后,我们可怎么还呀?我们怎么还呀?”

王顺自顾自啜泣着,郭小二张了张嘴,猛一脚蹬在雪地里:“什么狗屁世道!老子当良民,不如当土匪!”

赵天柱赶忙把他一拽:“两位大人都在,你小子嚼什么蛆!”

郭小二一个哆嗦,回过神,抱着手连连作揖:“两位大人,我就是说说,我不当土匪,不当土匪的。”

谢彧垂着眼,从氅衣中取出个钱袋,又解下玉佩,递给赵天柱笑道:“钱袋内银两不多,这玉佩你也拿去,到朝前市不拘哪个古玩铺子,换得的应当够得上你们被取走的数额。”

赵天柱吓了一跳,慌忙摆手:“大人这是什么意思呀?小的们怎的能收大人的银子,还有这么贵重的东西!”

谢彧端然正色:“我的同僚取了你们的钱财,理应还给你们,这不过是先替他们垫了。”

说着看苏晓,苏晓郑重道:“是这样的,依国朝律,本有此便宜之计,届时有司会有咨文,命户部将此款项折入薪俸,补给谢司业。”

赵天柱听得似懂非懂,迟疑接了,两手捧了会,猛地一弯腰,其余人跟着齐刷刷拜了下去,北风里,清一色灰布袍,打着泥点子。

人已远,雪初霁,日头仍含羞带怯,只露了半面。

谢彧抬眼望了望:“苏子熙,时辰不早了,走罢,吃饭去,我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