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父皇请禅位 > 第67章 第67章 萧规曹随

第67章 第67章 萧规曹随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殿下说得对。所以一般地方都会在战前募兵,以钱粮招募将士,补充兵源。”

“补充么?”谢宜瑶转向陆安,“陆将军,你先前随军出征过,敢问你在的那支军队,是兵户出身的士兵占多数,还是招募来的士兵多呢?”

陆安打刚才起就陷入了沉思,突然被谢宜瑶喊到了名字,一时间没能反应过来。

“什么……?”

谢宜瑶算是看明白了,陆安这人一旦没开口说话,十有八九就是魂都不在身体里了,于是她又耐心地给陆安重复了一次,陆安这才回答道:“是招募来的更多。”

“张别驾,南徐州也是这样吧?”

“确实是如此。”

“可是,”陆安道,“我在京城中所领的宿卫军队伍,他们中兵户出身的,也不见有逃的。”

张宏先前想着陆安是陆渊的堂弟,又做过先江夏王的副将,应当也是位将才,没想到他是个少不更事的,下意识叹了口气,再开始细心地解释。

“陆将军,中军和外军可不一样。别说具体的待遇了,平日的生活就大有不同。州郡的军队都是要上阵杀敌的,保不齐下一年就要与燕军对峙。他们绝大数日子都是在操练中度过的,偶尔遇到农忙的时候还要帮忙。至于京中的宿卫兵,不到危急时刻,连性命都不会受到威胁。”

陆安想起他之前带过的一些不服管的宿卫兵,质量可谓是层次不齐。宿卫军虽然也有足以称之为精锐的,比如他兄长陆渊所领的,但更多的只是些混吃等死之辈,每日也只是打博戏度日。

可偏偏这些年城内没出过大乱子,这种问题一时半会也就不会凸显出来,陛下也就没想着立刻解决。

陆安赧然道:“是我浅薄了。”

谢宜瑶看心高气傲的陆安这个样子,不禁觉得他和裴贺有些相似,她随即若无其事地瞟了一眼跟在后头队伍里的裴贺。

他站的那个位置,或许能将她和这两人的对话听去不少,可惜现在他有再多想法也没法说,估计憋坏了吧。

想到这里,谢宜瑶没忍住扑哧一笑,突然惊觉可能会被误会,连忙收敛了表情。

“咳咳。现在做什么都要看出身,可兵户却不是个好身份,他们要是心中有了怨气,轻则颓靡,重则逃逸。其实我大楚的兵士中不乏可用之才,只缺少功成名就的机会而已。这一点,陆将军是最明白的吧?“

陆安不情不愿地点了点头。

若不是因为陆渊被谢况赏识,陆安现在可能也就是眼前流民中的一份子而已。

“反过来说,那些出身不错的人,即使是身体力行做出功绩来,也往往要被人以为是靠的家世,这也很可惜,不是吗?”

张宏难得沉默了。

“依我看,把这些流民纳为兵户,短期内确实是很有益处的,但是长远看来,可能会得不偿失。我的拙见若是有冒犯的地方,还望别驾别往心里去。”

“哪里,殿下这番话有理有据,下官很是受教。”

谢宜瑶说的这个意思,周禄也曾和张宏说过,但没有上头的旨意,他们也不敢擅作主张。

很多问题,其实大家都知道它们存在,也都明白它们带来的危害,可却熟视无睹。

是不知道怎么解决,还是不愿意呢?

又或者是习惯于旧的秩序,不想去打破呢?

南楚现在还没有一套足够完善的兵制,只能暂且先按照前代留下来的规矩行事,但这些老模式其实已经早就不适合现状了。

谢况想要进行兵制的改革,希望在提高楚兵战斗力的同时,也能把军权牢牢掌控在自己的手中,让南国更加坚不可摧,因此他是可以容许周禄在京口进行一些新的尝试的,派谢宜瑶过来也是这个意思。

而谢宜瑶也大体认同谢况的想法,她虽然和谢况有不可忽视的仇怨,却认同他的一些主张,也肯定他刚登基那几年的勤政。

然而她知道,这样锐意进取、励精图治的皇帝,并不能始终如一。

在张宏的带领下,谢宜瑶亲眼看过了聚居在城郊的流民的生活,虽然只是京口人中的一小部分,却足以让她以小见大。

张宏为她介绍道:“他们当中很多人已经是兵户身份了,只因本身资质不适合当兵,故而在此处负责耕种。但也有一些新收纳的流民,没来得及编入户籍,只是暂且安置在此处。”

皇帝给地方上的指示并不详细,只要能安置好流民,不生出暴乱就行,更别提谢况还给了周禄多一点的自主权。

因此具体怎么做,都是周禄、张宏等地方官员商量决定的。京口是谢况选择的试验田,对于这一点,周禄看得是格外通透。

虽然许多人说皇帝是忌惮他,才把他从襄阳那样的前线重镇调到早就衰落了的京口,但周禄都不以为然,他本就不是为了功名才从军的,能让他做些实事,比什么都重要。

就任南徐州刺史以来,周禄可以说得上是夙兴夜寐,昨日为了练军,甚至怠慢了临淮公主。

这事并非他刻意为之,只是日子过昏了头,记错了临淮公主到达的日子。可惜张别驾最近也很忙,没法在一旁提醒他,才有了这样的疏漏。

因此,谢宜瑶次日一早刚起床还未洗漱完时,就听到有人通传:“殿下,周将军在外头候了许久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