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父皇请禅位 > 第67章 第67章 萧规曹随

第67章 第67章 萧规曹随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谢宜瑶外出并没有大张旗鼓的仪仗,但也没有刻意掩盖身份,能被当地的官员认出来,并不意外。

还不及陆安做出反应,谢宜瑶先受了张宏的礼。

“张别驾。”

别驾是州刺史的佐官,其品级仅次于刺史,既为刺史分担政务,又能起到制约刺史的作用。

谢宜瑶道:“张别驾是来视察的么?”

“正是,”张宏拱手作揖,“殿下不如与宏同行,好让下官为殿下尽地主之谊。”

谢宜瑶颔首:“那就有劳了。”

来京口前,谢宜瑶就曾听过张宏的大名,他乃吴郡张氏出身,然入楚后并无父荫可袭,是靠着世交的举荐踏入仕途的。

张宏为官数年,虽也没有大的政绩,却也从未出错,加上他品性端正,在官民间的风评都极佳,又有不少好友在官场上叱咤风云,五年来更是屡屡升迁。

谢况正是考虑到张宏的能力和背景,才在任命周禄为南徐州刺史的时候将此人调过来辅佐。

张宏身边只跟着两个护卫,但汇合了谢宜瑶这一行人,便变得瞩目起来。

他们的位置虽然离农田和流民们有些距离,但也有些眼尖的人认出了张宏,还主动喊道“张别驾安”,张宏熟练地和他们也远远地寒暄几句。

张宏并不端着架子,还和这些百姓十分熟悉,想来是经常到此处视察。这么说来,今日在此遇到或许真的只是单纯的巧合。

张宏兴致勃勃地主动为谢宜瑶介绍情况:“这里是以前庐陵王镇守京口时就划分出来的区域,专门用来安置流民的。这些流民大都来自江北,有人是拖家带口的,也有是孤身一人的,安排在一处,会比较好管理。“

张宏讲起这些话来目光灼灼,谢宜瑶看在眼里,若不是装出来的,那就很难得了。

谢宜瑶一边把他说的话记在心中,一边问:“周将军平日可会干涉这些事情?”

“周将军平日军务繁忙,若非要紧事,民生吏治一类的是都是由下官负责的。这才叫各尽其职,齐心协力嘛。”

即使同为将领,所擅长的领域也各有不同。周禄能亲自杀敌,也能调兵遣将,但却不太擅长后勤工作,因此大都交给别驾张宏来办了。

一旁的陆安主动问道:“敢问张别驾,这些流民入籍都按普通民户算么?”

张宏先前看陆安穿着,料想他并非常人,只是这一路走来陆安一直没有开口,不禁以为是自己判断失误,没想到陆安突然开了口。

“敢问这位是……?”

谢宜瑶为他介绍道:“陆安陆将军。”

“原来是陆将军。我先前还在京城的时候,曾和令兄共事过呢!”张宏这才恍然大悟,“想来陆将军也知道的,流民大都编入兵户,这是老法子了,能行得通有它的道理在,下官们也只是萧规曹随而已。”

陆安对张宏的自来熟有些不适应,只说:“原是如此,张别驾劳心了。”

俗话说伸手不打笑脸人,张宏这样左右逢源的人,饶是陆安这种自傲的人也不会不给他好脸色。

而谢宜瑶的注意力却被张宏所说的话吸引了,兵户的问题,她也是知道一点的。

“我也有一问题,还请张别驾解惑。你说老法子行得通是有它的道理在,具体是何道理?”

张宏闻言,仍然是言笑晏晏:“这些流民渡江而来,两手空空,没钱也没地,官府能给他们一口饭吃,已经是很不容易的了,他们自然不会对挑挑拣拣。”

陆安附和道:“是啊殿下,这几年兵户短缺愈发严重,这样还能充实兵户,一举两得,确实是个好法子。”

谢宜瑶却并不是很能赞同。

“我且问你们,为何近年来兵户越来越短缺?”

谢宜瑶的目光在陆安和张宏间逡巡,陆安一时间说不出话,反倒是张宏道:“一来是北伐数年造成兵士损耗,二来是兵户逃亡不在少数。”

“战争中损兵折将是常事,”谢宜瑶道,“可为何会有这么多士兵逃亡呢?”

“这……”今天张宏第一次欲言又止,“毕竟这些兵户不仅独立于普通的百姓,其户籍还是是世袭的,一人为兵,其子孙代代为兵。其中不乏接受不了的人,便逃亡到他地,躲避官府。”

他经常和这些人打交道,自然很是了解。

“既然如此,那这些没有逃的兵户,难道全是心甘情愿的么?这些流民也是一样,他们眼下是没得选,可安定下来就未必不会有别的想法了。”

境况最差的时候,对他们来说当然是有口饭吃就是天大的福分,可一旦生存有了保障,自然也会想要生活得更好些。

兵户制度的初衷是保证兵源,但在当下,实际的效果却是相反,即使是没有逃亡的兵户,往往也不甘为人驱使。

这些,张宏都知道。

张宏琢磨不出谢宜瑶的这番话是谢况的意思,还是她自己的想法,不过无论是哪个答案,他都不会选择反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