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父皇请禅位 > 第46章 第46章 纳士招贤

第46章 第46章 纳士招贤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崔朝华与谢宜瑶第三次见面时,这位公主向她发出了邀请,邀请她到公主第上为六岁的表妹讲解诗书,传授知识。

贵族家女儿年幼时请傅母并不罕见,但邀请年轻的女郎来的,并不多见。崔朝华觉得临淮公主是个有意思的人,便应下了这一请求。

见过袁敬亭后,崔朝华就明白了为何谢宜瑶要专门请人做她的老师了,原来并非做阿姊的一厢情愿,而是这孩子确实求知若渴。

好在崔朝华不仅于诗文很通,还是个博学的,能够应付得了袁敬亭没完没了的求问,不仅如此,还能给崔朝华带来许多成就感。

崔二娘给先皇后的侄女当女师傅的事,过了些时日就在京中传开了,原因无他,只因谁都没把这当成需要密而不发的事。

崔朝华很满意,袁敬亭也很满意。临淮公主、王夫人、崔公,也都没有反对的意思。

唯独有一人,偏偏不高兴了。

谢宜瑶有半旬未曾进宫了,这日得了谢况的口谕,才又进宫请安。谢况的身体早已大好,又投身到了繁重的政务之中,在此关头特地让她入宫,谢宜瑶知道并非只是为了见她一面而已。

果不其然,刚一见到谢况,就听他问起崔朝华和袁敬亭的事。

“朕先前听景灿提起过他的次女,是个伶俐的,如今正是谈婚论嫁的年纪。你倒好,把人家请到家里去了,耽误她的大好年华。”

谢宜瑶嘴上也不吃亏:“父皇,这事讲的是你情我愿,何况我也不是白请人家来的呀。倒是阿父为何惦记着别人的婚事?我看皇家子侄中也没有差不多年纪的男儿呀。”

谢况听了这话,不禁语塞,她居然猜到了自己的一点心思。结为姻亲,是他笼络大臣的惯用手段了。

他这个长女近年来懂事了许多,但喜欢到处找事的毛病还是改不掉。

谢宜瑶不像那些奉承他的臣子、后妃一样,规规矩矩地听他指挥,而是有自己的想法和行为,并且总是会出乎他的意料,叫他不知该如何说是好。

让袁睦一家三口搬进公主第也好,还是让崔朝华给袁敬亭当老师也罢,其实都不是什么大事,但不知为何就是让谢况觉得很不舒服。

在谢况眼里,他是执棋的人,而天下人人都是棋盘上的棋子罢了。棋子不听话,他自然要恼。

“当真淘气,朕当真是说不过你。”

谢宜瑶嘻嘻一笑,道:“阿父在京中开设许多学馆,倡导学风,我也是响应父皇的号召呀。”

谢况紧皱的眉头放松了些,拿起了手边的文书,边看边说:“罢了。你可知我为何要花费那么多金钱与人力,开设学馆么?”

“女儿不知。”

“如今南楚虽然大体已经安定下来,但还是缺少可用的人才。朕颁布律法、开展土断、劝课农桑,种种政策推行下去,都是需要一个个官吏来实施的。虽说朕的身边有景灿他们,还有柳公、萧公,可是他们年事已高,等时过境迁,自然会后继乏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但不是已经有太学了吗?”

“还不够。你是没见过太学的那些学生,虽然朕特地强调过,无论是显贵还是寒人,都可入太学读五经,可最终能被选中的,往往还是那些清贵子弟。”

“这……不也很好吗?萧郎中之俦,应该堪当大任吧。”

谢况叹了口气,似乎是在感叹谢宜瑶的无知。

“萧家年轻子弟里也就一个萧弦值得一提了。这些清贵从前只知清谈,时移势易,才又重拾儒道。况且像柳家这样的大族,纵使不入朝为官,不必为赋税和劳役所困,凭借私有的田产和部曲,也可安享晚年。朕就是看在柳家有从龙之功的份上,也不好亏待他们。可是既然如此,他们又何必夙兴夜寐,为大楚殚精竭虑呢?”

谢宜瑶知道,世族一直是谢况的心头大患,他既要依靠他们的权威和力量,也忌惮他们干预自己的决策。

看来,柳家总有一天是要遭殃的。

谢宜瑶装作不解:“父皇的意思是……”

“当年朕刚起兵时,景灿、道审就与朕同生共死了,所谓股肱心腹不过如此。然而当前朝皇帝大失人心,改朝换代已成大势所趋,柳家才找上了朕。他们到底不过是为了保全家族的利益,与朕各取所需而已。至于皇位上到底是谁,他们并不在乎。因此柳公也好,萧公也罢,虽能身居高位,但朕……到底是不能分给他们太多实实在在的权力。”

谢宜瑶感到自己背上出了一层薄薄的冷汗。谢况突然跟她说这些,是临时有感而发,还是早有打算?如果是后者,他是看穿了自己的谋划吗,还是只是单纯地想与她谈天说地?

无论是哪一种,她现在都要小心应对,尽量顺着谢况的心思说。

“女儿明白了。父皇是想让那些寒族子弟也能为己所用,然而他们出身贫寒,往往不能像贵族子弟一样受到良好的教育,所以父皇才要开设学馆,为的是能够广揽人才。”

谢况满意地点点头:“你能明白朕的意思,这很好。你看看你崔伯父,他祖上可是军功起家的,但到了他这一辈,却是偃武修文,反倒可谓书香门第了。莫非如此,你给表妹找的那个女师傅,怎么会有这般才学?可见人的才学不是由其出身决定的,只是……这些道理,并不是所有人都懂。”

说到后来,谢况的脸色渐渐变得难看。

谢宜瑶心想,他提出这个政策,那些世家大族出身的高官多半不会很赞同,他今天召自己入宫,莫不是来倒苦水的吧?

“阿父,女儿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你且说来听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