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父皇请禅位 > 第45章 第45章 兔死狐悲

第45章 第45章 兔死狐悲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听到柳家十四的名字,崔晖不免有些诧异。

此人虽是河东柳氏出身,且与松阳侯有些交情,但于朝中并无依仗,怎么会和临淮公主有联系呢?

不知谢宜瑶的来意,也想不通其中的关窍,崔晖只得保守应对。

“略有耳闻,但并不相熟。”

谢宜瑶问:“既然如此,想必崔公并不知道他前些日子惹出的事了?”

崔晖抬眉:“还请殿下赐教。”

谢宜瑶把柳十四在街上做了什么,如何和袁睦起了冲突,自己又是怎么知道的来龙去脉解释得一清二楚,只略去了她和谢冲的一些交锋。

“崔公怎么看此事?”

语毕,谢宜瑶好整以暇地望着崔晖,盯得他心里直发毛。

“咳咳,想必定是有人玩忽职守,才让柳十四如此嚣张。”

那柳十四虽然是个纨绔子弟,但家世还不没到京中官员人人都要畏惧的程度,这事能发酵到现在这种程度,可见相关要员的懒政与疏忽。

而且此事绝非孤例,如果不是袁睦这个“不懂规矩”的撞见了,柳十四一事恐怕就会这么稀里糊涂地过去了。那些被牵连的百姓,只能说一句倒霉。

“此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父皇前些日子积劳成疾,我左想右想,也只能想到崔公了。”

谢宜瑶语气中含了几分歉意,仿佛为此打扰了崔晖是件让她很过意不去的事。

崔晖最近其实确实忙得很,谢况有意明年北伐,他一介文臣虽并不必奔赴前线,但也得必须要参与后勤和安排的工作。毕竟打起仗来,那么多将士民夫,粮草是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想到京城的治安是个曾经被皇帝强调过数次的问题,崔晖心中不禁有些慌张,谢宜瑶找他若是无果,之后自然就会去找陛下,到时候还是会波及到自己。

他这几年来处处小心,断不能容许此事发生。

柳十四之事,他既然知道了,自然就会管。至于谢宜瑶是心系百姓还是为舅父打抱不平,都与他崔晖无关。

“公主一片孝心,陛下若是知道了,也会明白公主的用心良苦的。只是陛下最近政务缠身,这等小事确实不便劳烦他。还请殿下放心,此事交给下官就好,我一定妥善处理的。”

“如此便好,交给崔公我是放心的。”

看到谢宜瑶这般稳重的样子,崔晖有些恍惚,想当年在襄阳时她还是一个娇生惯养的女郎,没几年过去,竟已成熟了这么多,举手投足间都有皇家风范。

解决了心中第一件大事,谢宜瑶轻松了不少,惬意地看起风景来。她从亭中向湖塘水面望去,只见几只白鹭落在荷叶之间,颇有乐趣。

谢宜瑶不禁感叹:“当真好景致。我听朝华说,此园中许多处都是崔公自己的心思?”

崔晖谦虚道:“不过是一点个人的喜好而已。”

谢宜瑶仍然侧身望著湖面,面上保持着微笑。

“先前溪边有‘乘舟’,这里湖岸上又有‘浮海’,崔公是想学那范蠡……功成身退么?”

谢宜瑶语出惊人,崔晖闻言,面上虽然保持镇定,心中却别有一番天人交战。

想他当年也曾心高气傲,自比子房,憾无明主而已。后来结识了谢况,认为他有经世之才,便撺掇他成就大业。谢况的篡位之路,少不了崔晖在背后出谋划策。事成之后,他自然成为了新帝的左膀右臂。

然而有些事,得要身居高位才能明白,站得高,摔得也会更惨。

崔晖曾经告诫谢况前朝皇室“他日必成祸患”,让他斩草除根。不知道会不会有一天,他也会成为谢况眼中的“祸患”?

每每想到那些深陷政治斗争而死于非命的故友,崔晖越发容易有兔死狐悲之感,也终于明白为什么会有许多世家子弟选择避世不出。

他能想到自己的最好结局,就是在一个合适的时机告老还乡。因此之前借着丁母忧的机会,向皇帝提出了辞职的请求,却没想还未等他出了孝期,谢况就又起用他了,还让他参与机要。

帝王的猜忌实在可怕,崔晖时常梦见兔死狗烹、鸟尽弓藏的结局。其实他只不过是想保全家人,安度晚年,避免帝王的忌惮。

谢宜瑶说中了他的心事,其实这并非什么秘密,但她可是那人的亲女儿。

崔晖知道皇帝近来对大公主态度的转变,谢况比以前更重视她了,因此他不得不担心谢宜瑶在谢况面前说些不利于他的话,也更担心谢宜瑶此番前来,有谢况的授意。

崔晖沉默了许久,谢宜瑶看着他怛然失色,知道自己是说中了。

半晌,崔晖才开口道:“范少伯名士风流,谁人不心驰神往。但若是要说功成身退,我是万万没有这个意思的。晖能有今天,都是仰仗陛下关怀,未能竭忠尽智,不敢挂冠而去。”

谢宜瑶咧嘴一笑:“是我冒昧了。崔公向来忧国奉公,于大楚社稷又有不世之功,怎么会退避贤路呢?本公主一时糊涂,还望崔公不要往心里去。”

“自然,自然。”

崔晖向来觉得自己有识人之明,却不料有朝一日也会叫人猜中了心事,临淮公主绝非泛泛之辈。

而且,她这般样子,总让崔晖感到有些熟悉。

“如今大楚日渐强盛,却也还暗藏危机,柳十四一事便是见证。紧要关头,还要多多仰仗崔公了。不过只要是人就都会有私心,崔公偶尔为自己谋算,也并非滔天的罪过。”

谢宜瑶这话说得语焉不详,扰乱了崔晖的心思。她现在是在代她父亲发言,还是表达她自己的意思?

“时候不早了,好像已经耽误了崔公不少时间。我今日来到底还是为了和朝华说些体己话,就先行一步了。若是崔公不介意,本公主就不继续打扰了。”

“小女才薄,能得殿下赏识是她的福分。”

崔晖连忙起身相送,让家中下人送公主到崔朝华院中去。

崔晖年事已高,长女早就出嫁。崔朝华还年幼,仍然待字闺中。她心气高,对夫婿的要求也高得很,崔晖也珍惜她,不愿让她草草出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