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参商叹 > 第19章 第19章 故人之邀

第19章 第19章 故人之邀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程勖闻声,缓缓放下手中的书卷,语调平和道:“进来吧。”

应国公素来嗜书如命,即便已身居高位,却仍旧保持着年轻时手不释卷的习惯,一有闲暇便会沉浸书海,秉烛夜读,仿佛不知疲倦。

程霖爱书,想来也是受到了父亲的影响。

得到了程勖的应允后,兄妹二人便相随着步入了西次间,向座上的父亲行礼问安。

程勖示意他们起身,随后端起茶杯,不紧不慢道:“你们两个做什么去了,怎么这么晚才回来?”

此时的他未着官帽,仅着一身居家常服,全然没有了朝廷重臣的威严,反倒像是书斋中温文尔雅的教书先生一般,举手投足间尽显儒士风范,即便是略带责备的口吻,也不会让人心生畏惧。

程霖作为兄长,率先开口解释道:

“回父亲,孩儿回府途中偶遇了一位学识渊博的同窗,想要与之探讨学问,便邀他至丰乐楼用膳,席间相谈甚欢,不觉竟忘记了时辰,属实是孩儿的疏忽,还请父亲责罚。”

程萋萋闻言,连忙点头附和道:“没错,是这样的。”

望着眼前配合默契的兄妹,程勖双目微眯,当下便知此事恐怕并非他们所述的那般简单。

但见二人安然无恙,他也无意过分深究,只微微点了点头,言归正传道:“罢了,你们且坐下吧,为父今日唤你们前来,是有件事要同你们说。”

见父亲并未因他们的晚归而生气,程萋萋心中暗自庆幸,原本紧绷的心弦也随之放松了下来。

待兄妹俩落座后,程勖沉吟半晌,缓缓开口道:“过几日便是顾少卿母亲的寿辰了,今日顾府遣人送来了请帖,说是邀咱们全家前去赴宴。”

“顾少卿?”程霖略一思索,“就是父亲的那位同窗好友,现任大理寺少卿的顾伯父吗?”

他们提及的这位顾少卿,全名顾子兴,乃是与程勖同年科举及第的进士。

两人年纪相仿,又曾在翰林院共事多年,交情深厚,即便后来各自调任礼部与大理寺,也一直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不错,”程勖点了点头,而后轻叹一声,面露无奈道:“只可惜,礼部近来事务繁多,为父恐怕无法亲自带你们前去了。”

年中便是皇帝陛下的五十大寿,届时不仅文武百官、各地藩王将汇聚一堂,就连西域各国也会派遣使臣前来朝拜庆贺,可以说是一个举国同庆、彰显国威的大日子。

为了筹备这场盛会,礼部从去年便开始紧锣密鼓地筹备各项事宜了,程勖作为礼部尚书,自然不敢有丝毫懈怠。

言罢,他稍作停顿,又接着说道:“但为父也不愿拂了顾少卿的美意,已吩咐兰姨娘备下一份厚礼,届时便由你们兄妹二人携礼前往,代为父向顾老夫人问好吧。”

程勖发妻早逝,多年来未曾续弦,故而国公府的一应人情往来,皆是由这位兰姨娘代为打理的。

兰姨娘本名蕙兰,原是国公夫人崔蕴的陪嫁侍女。

崔蕴临终前,担心一双儿女无人照拂,便将自己身边最信任的侍女抬为了姨娘,代替自己打理府中的一应事务。

而蕙兰也没有辜负这份信任,不仅悉心照顾两位小主人平安长大,还延续了崔蕴一贯的处事风格,将应国公府上下打理的井井有条,各类人情世故也应付得游刃有余,从未出过什么岔子。

正因如此,程勖才敢放心地将府中一切事务交由她来打理。

程霖闻言,点头应道:“父亲放心,孩儿定当不负所托。”

作为应国公世子,程霖自幼便经常出席此类场合,对此早已是驾轻就熟。

“如此甚好。”程勖欣慰地捋了捋胡须,转而叮嘱女儿道:“萋萋,到了顾府,一定要乖乖听兄长的话,知道吗?”

程霖行事素来稳重,程勖对他自是放心无疑,可程萋萋毕竟年纪尚小,言谈举止难免欠缺一些,故而免不了要多嘱咐几句。

然而,此时的程萋萋正双目放空,似是在走神一般,没有给出任何回应。

程霖见状,悄悄扯了扯她的衣袖,低声提醒道:“萋萋,父亲和你说话呢!”

被程霖一提醒,程萋萋这才回过神来,慌忙望向父亲,连连点头道:“嗯嗯,女儿知晓了。”

其实,她并非有意走神,只是当父兄提及那位顾少卿时,一些前世的记忆便不由自主地涌上了心头。

前世父亲蒙冤入狱后,那些曾与他交好的亲朋故旧们非但没有伸出援手,反而对她这个登门求助的故人之女避之不及,生怕被牵连其中,祸及自身。

而顾子兴,便是在那个节骨眼上,唯一一个敢于替父亲仗义执言的人,甚至由于言辞过于激烈,触怒了圣颜,最终被削去大理寺之职,贬至永州。

不过,或许是他的这番上奏多少还是起到了一些作用,原本被判秋后问斩的哥哥,最终竟被改判了流放,算是保住了一条性命。

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经此一事,程萋萋才真正意识到了何为患难见真情。

所以,当她得知自己即将去拜访这位前世对程家有恩的顾少卿时,心中难免泛起几层涟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