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花笺纸上 > 第50章 陈岩效周处除三害

第50章 陈岩效周处除三害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夏昭明从陈宅走出后,路上又觉腹痛难忍,只好用手按着腹部勉强支撑。

多日前他就开始觉得腹部不适,因惦念着姜琼一事,等实在挨不过时才告假半日请大夫疗养。原来是胃病又犯了。但他安不下心来,以至于胃疼时时反复,一直未得尽好。

二更十分,夏家宅前还点着明亮的灯笼,这是因为这里最年长的主人还没有回家。

突然大门被推开了,衹候并几个小厮提着灯笼从门里走出,依次走下台阶站定,齐齐地望向远处。按照先前的通报,此时夏昭明该回宅了。

果然,幽深的巷子渐渐显出一个四人抬的帷轿来,到宅前停下。

众人围上轿前,照亮的照亮,打帘子的打帘子。衹候搀住腹痛的夏昭明,扶他出轿。

这时黑暗中突然冲出一个人影来,直奔到夏昭明跟前,托举一卷文书说道:“老太爷,这是二公子命奴婢带给您的。”

衹候认出是缃儿,赶紧拿过文书问她道:“二公子人在哪?”

“还在苏州。”缃儿说道,“姜大人猜到先前的上奏已被人拦截,这才同公子商量后命奴婢悄悄返京亲自送到老太爷手上。”

夏昭明只知姜琼死里逃生,完全不知奏章的事情,竟还以为是姜琼遇上困难一时上不了奏。他每日都盯着送到内阁的折子,不曾有过半点疏漏。细细想来,姜琼的奏章恐怕正是在他告假的那半日送来的,而郑远朋把它眛下了。

此举乃欺君之罪,他没想到郑远朋居然铤而走险。

他顾不上身体不适,从衹候手中拿过文书,见是一封奏章和一些账本、供词等,便就地浏览起来。片刻后,他抬起头想再问些夏舜卿的近况,却已不见缃儿的影子。

夏昭明连夜写了奏书,第二日朝会时他带着奏书于皇极殿内向皇帝与文武百官说明了刘国舅枉法的种种证据,请对刘国舅进行缉捕审查。

皇帝朱如是万万没想到查苏州之事查到了刘国舅的头上,一直对此事十分上心的他犹豫了。他又想到,靖宁侯已去往苏州,难道夏昭明是信不过他派去的人吗?

见皇帝不吭声,殿上百官的心里更加惴惴不安。京察的风已刮了数月,如今不仅未曾停息,反而愈刮愈猛了。

过了会儿,朱如是说道:“朕给靖宁侯下一道命令,让他在那边留意此案与刘勇的联系。夏先生以为如何?”

在夏昭明给出的证据面前,皇帝仍不下令拘捕国舅爷刘勇,分明是有意偏袒。夏昭明知道他若执意坚持,恐怕又会惹朱如是不快,但他必须如此。

正在他准备继续进言时,陈岩突然从队列中走出,奏道:“臣都察院御史陈岩弹劾外戚刘勇侵吞国帑、草菅人命,劾刑部尚书王照邻贪赃枉法、行贿受贿。

“拒臣调查,刘勇私占田产至少二十万亩,一半以上假借为军屯、寺田,又有未记录在册的“黑田”不向朝廷缴纳毫厘税赋。其购置田产的资金不少来自火炮走私,其与倭寇勾结已有数年。刑部尚书王照邻公权私用,将司法掌刑标价而售,又买通刑名为其子王玄开脱滥杀之罪。请皇上令刑部、大理寺即逮治之,以正国法!

“另外臣御史陈岩有负圣人教诲,曾协助刘勇之子刘长生考场舞弊,数月来惴惴不安。为浑水摸鱼,臣借京察之机攻讦同僚,以为这样可以侥幸逃过制裁。此举扰乱京察,危害社稷,罪不可赦,请皇上降罪!”

说罢陈岩呈上了他手上的证据。郑远朋虽然一直以来对王照邻多有维护,但私下里早就对其不满,这便让陈岩听到不少关于王照邻的事情,有的放矢再顺藤摸瓜,便查到了不少王照邻与刘国舅作奸犯科的事实。

殿上众人听得目瞪口呆,不仅所劾之事异常严重,所劾之人居然还包括陈岩自己。

次辅郑远朋吃惊不小,他不能理解这种自杀式的弹劾。他心想若真的有人这么做,大概是那个人教唆出来的。

他看了夏昭明一眼。

然而此时夏昭明也有些惊讶。他本以为自己了解陈岩的性格,因此特意将舞弊的证据送到陈岩手中劝其适可而止,没想到陈岩却用其自毁。

皇帝朱如是虽有不满,但事到如今不得不依陈岩所请,革除刘国舅、王照邻、陈岩的一切职务,着三司会审。

夏昭明奏请擢刑部侍郎为刑部尚书,原清吏司郎中姜琼暂代刑部侍郎一职、都察院副都御史卢为暂代御史一职,朱如是准奏。

王照邻此时有口难言。他求助地看着郑远朋,但郑远朋始终回避一言不发。他意识到郑远朋准备壮士断腕,顿时心灰意冷,终究未做申辩。

刘国舅一连几日给姜琼递帖子邀其赴宴,皆被姜琼回绝了。

.

夏舜卿开始每日上街为市民作画,除了画肖像、门神财神、菩萨真人外,居然频繁接到“国舅爷像”的订单。

民间开始流传“挂刘国舅像保家宅平安”的风气,以至于刘国舅的肖像供不应求。夏舜卿觉得很讽刺,决定为此再创作一本画册。

画册内容:国舅爷生平图

图一:出身乡里,屡试不第

图二:结交权贵,贿赂公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