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侍监一开口朝臣就知道很有可能是昨天杜正伦和刘仁轨、李义府互相弹劾的事有了结果。
果不其然,内侍监继续念道:“诸爱卿同朝为官,本该相互扶持勠力同心,但有些朝臣勾心斗角,互相攻讦,有失朝堂之和,扰乱了朝纲,朕深以为忧,故对此略施惩戒,中书令李义府贬为普州刺史,中书令杜正伦贬为横州刺史,给事中刘仁轨贬为青州刺史,中书侍郎李友益贬为峰州刺史,还望诸位爱卿引以为戒,钦此。”
内侍监的话音落震惊了所有朝臣,对于昨天的事李治的处置方式就是“一网打尽”?无差别攻击?不管谁弹劾谁,不管谁对谁错,谁都别跑,都被皇上以“大臣不和”的理由各打五十大板,都被发配到了地方。
赶紧事情还能这么处理?所以中书二令内讧的结局就是同归于尽?顺便还连累了参与者李友益和刘仁轨?
这样的结果别说朝臣一头懵,就算是被圣旨点名的四人也是一脸懵,自己就因为“大臣不和”这件事就被贬了?所以这架吵的是不是有点得不偿失了?
尤其是杜正伦,自己这才被召回多长时间,来长安的屁股还没有坐热就又被贬出长安了?自己是和长安相克吗?这样贬来贬去自己都快走遍神州大地了,谷州,交州,郢州,石州,这又是横州,这什么时候是个头?
跟随杜正伦一起弹劾李义府的中书侍郎李友益也是懵的一时分不清东西南北,弹劾事前杜正伦告诉他罢黜了李义府他这个侍郎还能再进一步,那就是中书令,不然李友益凭什么对自己的上司背后来一刀,但现在却被皇上一视同仁的贬官,这倒也算是和中书令有了一样的待遇,可是峰州在哪?李友益想遍了自己脑中的大唐堪舆图也没想到自己接下来的落脚地峰州是在哪。李友益这是没有问杜正伦,不然杜正伦会告诉他峰州到底在哪,不远,不是距离长安不远,是距离杜正伦当年待过的一个地方不远,峰州在交州的不远处,交州在交趾,就是越南,杜正伦曾经被贬的地方,李治嫌弃李友益人心不足蛇吞象,非要跟着杜正伦闹事,还连带着中书省的其他人一起弹劾李义府,于是为了给这些人一个教训,直接送李友益离开千里之外。
刘仁轨也有一些懵,他是给事中,怎么就也被贬了?所以自己这一次站出来是时机上错了?不该参活到杜正伦和李义府的内讧中?让皇上以“大臣失和”为由处置了此事?但刘仁轨不后悔,他是谏臣,只要能把李义府弹劾下去,他个人得失算不得什么,李义府作为皇上面前的宠臣,自己能做到这一步也算满足了,也许刘仁轨是被贬四人中唯一不后悔的人。
李义府也是蒙了,自己被皇上贬官了?自己失宠了?在昨天的时候李义府就有了不好的预感,因为他和杜正伦同为中书令的内讧,还有刘仁轨的密折,所以自己就这样被贬了?虽然杜正伦等人和自己一同被贬,但李义府心中有更多的不甘心,因为他是皇上皇相之争的功臣,是武皇后废王立武上位的功臣,可是李义府马上就想到了李治这样做其实已经算是对他网开一面,只是追究“大臣失和”的责任,而不是刘仁轨密折中的贪赃枉法,结党营私,卖官鬻爵,以权谋私,祸乱朝纲,李义府应该庆幸才是,可是李义府对此多少都有些不甘心,他还有更加辉煌的前途才是,难道就这么被断送了?
实际上这就是武皇后为李治想到的两全其美的办法,李义府不能舍弃,那就不能按着刘仁轨的密折来处理,可是又不能对刘仁轨的弹劾视而不见,于是武皇后就把杜正伦弹劾李义府和刘仁轨弹劾李义府两件事混为一谈,对涉及到此事中的四人各打五十大板,这样就是最公平的处理方式,理由也是“大臣失和”,这样避重就轻的解决了刘仁轨弹劾李义府的事,实际上这本来绝对不是一件事,但现在李义府被贬,也就没人再计较这些细枝末节的事。
要知道李义府被贬很多朝臣可是高兴不已,李义府睚眦必报,上位之后兴风作浪不少,记恨他的人自然不在少数,现在看到李义府被贬也都有了幸灾乐祸的心思,都是齐呼皇上英明。
在内侍监宣布完圣旨中被贬的四人之后就是另一件事,中书省两位中书令皆被贬,现在中书令那就是虚位以待,所以这个幸运儿会是谁呢?悬念没有保持太久,内侍监马上宣读圣旨:新的中书令由许敬宗接任。
得,刚刚还在弹冠相庆,庆祝李义府被贬的朝臣脸色又是一僵,无他,送走一个李义府,来了一个李义府二号,许敬宗比较李义府也好不到哪去,都是一丘之貉。
这个安排也是出自武皇后之手,没了张屠户也不能吃带毛猪,还有李屠户,现在许敬宗就是取代李义府的屠户。李治在朝堂之上还不容易有了点起色,打破了长孙无忌把持朝堂的格局,怎么可能把中书令的位子拱手于人?许敬宗就是最好的取代李义府的人选,毕竟李义府和许敬宗二人一直都是皇相之争中的哼哈二将。
至于李义府被贬,被贬了又不是被杀了,如果李治需要的时候还可以随时启用,所以李义府看似被贬,这何尝不是李治在藏拙?李义府得罪的人太多那就暂时把他雪藏起来,也算是保全了李义府,还有就是李义府的确做了一些出格的事,这一次被贬也算是给李义府一个敲打,还顺应了诸多朝臣的民意,李治一举多得,可见这时候的武皇后在政治上的手段已经很是缜密。
并且在此事结束之后武皇后还在后宫为李治举办了一个小型的庆功宴,主要目的就是庆祝苏定方在西域打了胜战,李治在朝堂上想要和朝臣与民同乐被长孙无忌以关中天大旱,百姓粮食欠收为由驳回,李治心中到底还是有结。
武皇后善解人意,既然不能与民同乐,那自己在后宫庆祝一下总是没有问题的吧,这样就安排了这样一次宴席,宴席也没有大动干戈,武皇后还是秉持着和长孙皇后一样的勤俭节约理念,不让李治在言官那里落下话柄。
期间有舞者武皇后就会给李治介绍,因为这个舞者是武皇后的妹妹:眼睛看不到的青蝉,武皇后还是不忘提携自家妹妹,妹妹喜欢跳舞,那还有什么舞台比在皇上面前还大?这样青蝉也能时常出入后宫。
李治还注意到跳舞的人中间还有一个古灵精怪的女孩似乎有些眼熟,武皇后点点头道:“陛下,那就是家姊的女儿,陛下见过的,贺兰毓之。”
李治才想起这个女孩自己的确见过,原来这也是因为贺兰毓之求着武皇后这样才有了为李治表演的机会,实际上贺兰毓之的舞跳的并不好,但谁让她是皇后娘娘的外甥女呢?这样大家必须围着她跳舞。
李治看武皇后善解人意,对于参加宴席的人赏赐自然也不会少。
在李治和武皇后歌舞升平的时候,李治也想到了远在西域的苏定方等人,毕竟宴会就是为了庆祝他们的胜战举办了,李治感慨道:“不知道现在苏定方怎么样了?”
苏定方等人这时候无瑕想远在长安的皇上是不是在思念自己,因为战事已经到了他们不敢有丝毫松懈的关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