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孙无忌对李泰道:“当年先帝走的突然,稚奴年幼,根基薄弱,经不起动荡,而青雀你会成为稚奴的负担,所以我才不许你回到长安城,这是舅舅的不是。”
李泰道:“所以监国大人就成了当今皇上的从龙之臣,也就有了今天的地位和声望,这样的良禽择木而栖还真是让人佩服和羡慕啊,虽然失信于人,但却成了人上人,甚至权势可携天子以令天下,谁又不会这样选择呢?可是这跟临阵叛逃有何异?谁能知道在当年那场争夺太子之位的战争中,当今的监国大人其实只是一个见风使舵的小人,哈哈,监国大人以为呢?”
长孙无忌无言,当年他的确一开始是支持李泰上位,只是后来转而支持李治,他可谓是当时李泰最大的助力,也正是因为他重新选择,李世民才最终下定决心选择了李治,如果他一意孤行,也许会有不一样的结果,当年的事可谓是他左右了大唐江山的走向,所以李泰说的是实话。
长孙无忌道:“青雀你错了,当年的事并不是一场战争。”
李泰怒声道:“那怎么不是一场战争,那是一场皇帝的战争,皇位的战争!胜者为王败者寇,哼,所以我就是被流放的罪臣,李治就是高高在上的皇帝,你就是权倾朝野的监国,这就是一场成王败寇的战争,所以不需要用你胜利者的姿态轻飘飘的看不起谁,是想说我不配做你们的对手,还是你们以为这些年把我困郁于此地就能看不起我现在的落魄,监国大人,不必如此。”
李泰一字一句都是这些年对长孙无忌和李治的怨气,正如他所言成王败寇,他丢掉的是整个大唐江山,这样的事情岂是长孙无忌几句话就能轻飘飘的无视的?这是看不起李泰,更是对李泰当年为此拼搏的否定,如果这是一件小事,那李泰当年所作所为不就是一个笑话?
长孙无忌又是一阵沉默后道:“为人父母者总不希望自己的子女重蹈覆辙,走了一条错路。”
李泰冷笑道:“什么是重蹈覆辙?什么是对的路,什么是错的路?监国大人莫不是忘了父皇当年就是从这条路走过来的?监国大人当时还是父皇的肱股之臣呢?怎么现在这就是一条错的路了?这是监国大人如今有了权势开始不认同父皇当年的选择了吗?这样的推翻未免有些为时过早了吧!”
长孙无忌苦心道:“青雀,我知道你说的是什么,可你不是你的父皇和母后,又怎么知道这件事在当年不是一条错的路呢?玄武门之变是一件根本就没有赢家的悲剧,太上皇在这件事之后心灰意冷,最终郁郁而终,这也是你父皇和母后心中一辈子的愧疚,你父皇不但给自己留下了污名,还日日心中不得安宁,让尉迟将军和秦将军守在门外才能安睡的事你是知道的,你母后年纪轻轻也英年早逝,就是因为这件事耗费了她的心力,青雀,你说这到底是对还是错?”
接着长孙无忌惨笑一声道:“呵呵,兄弟阋墙,兄弟阋墙,你的父皇和母后吃了一辈子兄弟阋墙的苦,又怎么忍心让这个悲剧在你们身上重演呢?所以你母后才想把你们一直带在身边养育,就是想培养你们的兄弟之情,只能说她用心良苦,可惜她走得太早了,青雀,你还记着你娘吗?”
说起长孙皇后,李泰就想起了那个温婉大气开明的娘亲,也想起了长孙皇后活着时候许多的点点滴滴,眼圈泛红但还是强硬的道:“监国大人现在提起我母后干吗?是想告诉她有一个忤逆的儿子谋反还是有一个不成器的儿子被贬?想让她在九泉之下也不得安宁?所以监国大人是来杀人诛心的吗?”
长孙无忌道:“青雀,我知道你心中对你父皇和我有怨气,我这个做舅舅的对你心怀愧意,所以这么多年才无颜面对你,但有些话舅舅还是想跟你说清楚,有些话你父皇已经驾崩,也只能由我来说清楚了。”
李泰冷笑道:“监国大人说笑了,作为罪臣,我不敢有怨言。”
长孙无忌道:“你母后三个嫡子,承乾、你还有稚奴三人,不管是从才学还是心智,你的确是最优秀的那一个,甚至不客气的说,你是最适合皇位的那一个,我想当年你也是这样认为的,曾经在承乾谋逆事发后我也是这样认为的。但立嫡立长是规矩,东宫之位是国家的根基,你父皇早早便立下了承乾的太子之位,就是不想争夺太子的事情发生,这也是为了避免事情发展到你父皇当年迫不得已起事的局面,这些事情你都是知道的,所以哪怕承乾不及你太多,你父皇也下定决心立嫡立长。”
李泰冷笑道:“好一个立嫡立长,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吗?这还不是成王败寇吗?”
长孙无忌叹气道:“青雀,你父皇当年几次被隐太子暗害,这些事情你难道都不知晓吗?难道你还不懂你父皇当年的迫不得已吗?这么说来,承乾可有暗害于你?”
李泰冷笑道:“没有吗?怕不是监国大人贵人多忘事,他和李佑在高句丽追杀李治,难道不就是想嫁祸于我吗?这算不算暗害?”
长孙无忌盯着李泰道:“青雀,这件事的真相真的如此吗?”
李泰道:“难道不是吗?”
长孙无忌没有回答李泰的问题,而是接着自己刚刚的话题道:“你的确是嫡子中最优秀的那一个,所以你父皇才觉得给不了你太子之位是他愧对于你,所以他才会尽自己所能的对你好,因为他认为这是对你的一种弥补,因为他给不了你太子的位子,所以就想给你除了太子之位以外他能给的所有的东西,哪怕有些东西对于你来说是逾制他也不在乎,因为你父皇愿意为你做出弥补,也希望你能明白他的良苦用心,却不曾想这样的举动引来了承乾的嫉妒和惶恐,他以为他的父皇不满他这个太子,甚至有了换储的想法,于是承乾的性格变得乖张、偏执,最终有了谋逆的想法,可是这一切都是承乾的责任吗?的确,他犯了忤逆的大错,所以罪有应得,你父皇也认为这是承乾的宿命,或许太子之位就应该属于你,你知道,你父皇是这样想过的,直到他知道了承乾谋逆的真相和苦衷,才知道了承乾这些年过得自卑委屈,承乾气度不如你,才学不如你,甚至还是一个瘸子,对比于你的星光耀眼,他差太多,所以害怕丢掉储君之位就成了他走不出去的梦魇,最终他输给了自己的心魔,可是你呢?青雀,你不也是如此吗?你不是也有这样的想法吗?以为你父皇对你的钟爱是对承乾的不满意,你恃宠而骄,你把你父皇对你的补偿当做了争夺太子之位的筹码,你父皇没有想到他对你的疼爱反而助长了你的野心,他一心想要避免自己儿子兄弟阋墙的惨剧,反而他就是这件事最大的元凶,所以他自责、愧疚,他有负于你母后临终前的嘱托,认为这是上天对他的报应和惩罚,青雀,你可能不知道,你父皇看着你跟李佑勾连的书信的时候心是在怎么样的滴血,他有千万个念头不想相信其中有你的阴谋,直到你在稚奴的病榻前威胁稚奴,他才不得不相信,这是他对你最大的失望,他自觉愧对于你娘,愧对于自己的儿子,把自己关在宗庙自省,可是他这个做父亲的又怎么可能想要自己的儿子走入歧途?他已经费尽心机的想要自己的儿子各自安好,结果他反而成了自己儿子自相残杀的凶手,这样的教子如杀子简直比杀了他自己还让他痛心,但即使是这样,即使承乾做出了谋逆这样十恶不赦的事,你父皇还是不想怪罪于他,以及怪罪于你,因为你父皇认为这是他自己该承担的罪责,他想要你们活着,这是他对你母后的承诺,所以哪怕承乾谋逆也只是被贬为庶人,而青雀你,你可知道你父皇是怎样流着眼泪烧掉你跟李佑勾连的书信,他不想这样的证据留存,不想让世人知道谋逆这件事你也参与其中,所以他宁愿没有这些证据,也只是给了你一个“涉嫌夺嫡”的罪名,希望你能醒悟,他不想你步了承乾的后尘,他只是想要自己的儿子活着,他有什么错?他是皇帝,可他也是一个疼爱自己儿子的父亲,他不能把自己心中的苦楚诉说与人,但并不代表他心中没有委屈,青雀你可以任性妄为,因为你犯的错有他这个做父亲的承担,可是他的苦楚你又有几分体谅呢?”
这么多话说完长孙无忌早已经泪流满面,太宗皇帝心中的苦楚这些年他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现在说出来是对李泰的痛心疾首。
李泰听着长孙无忌的话也流出了眼泪,这些年他被怨恨蒙蔽了双眼,只是知道自己的委屈,却没有看到父皇为他承担了更多的东西,他以为自己和李佑之间勾连的书信李佑会销毁,所以父皇是不想他成为太子所以才给他强加了“涉嫌夺嫡”的罪名,这就是父皇的偏心,却不曾想这些书信是被父皇一封一封的亲自销毁,李泰想象不出当时父皇是怎么样的悲痛看着这一封一封的书信,因为这不只是书信,更是一刀一刀割在父皇心上的利刃,李泰体会不到这样的痛心,所以他知道自己这些年对父皇的误会和怨恨才是最大的忤逆!这时候自责已经弥漫李泰的内心,是自己野心勃勃,是自己利欲熏心,父皇他有什么错?他只是想要自己的儿子活着,自己才是兄弟阋墙这个惨剧的凶手,为什么反而是父皇承担这样的罪责和惩罚?
这就是父爱无言,却从未停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