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孙无忌这个舅舅和李泰这个外甥阔别十年之后终于要迎来二人之间的第一次见面,这是从643年太子李承乾谋逆开始到现在李治即位后永徽四年的十年,也算是李泰当年被贬谪后流放的十年。
十年前李泰是长安城聪敏绝伦、文采飞扬,仪态万千的大唐皇子魏王,是太子李承乾被废为庶人后最有希望承继皇位的人,只可惜转息之间李泰就被太宗皇帝以“涉嫌夺嫡”的名义贬谪到了均州,太宗皇帝在这里为李泰画地为牢,彻底把李泰困守在这里,现在太宗皇帝驾崩已久,李泰也不再甘心继续留在这样的穷乡僻壤,在高阳公主的带头之下、宗室诸王请愿的大义之下做着自己的困兽之斗,目的就是要回到长安城,回到朝堂,拿回属于自己的东西。
所以这一次的见面没有舅舅和外甥的温情,没有多年未见的久违,甚至没有一般朝臣对监国大人的奉承,更多的像是两个道左相逢的萍水之人。
长孙无忌找到李泰的时候,是在山上的李泰别院静室。
李泰并没有对自己舅舅的到来表示欢迎,甚至在长孙无忌走进静室的时候还充耳不闻继续做着自己手中的事,甚至就连茶水都没有着人送过来,仿佛来人是空气般。
长孙无忌也没有计较李泰对自己失礼的举动,而是若无其事的走到李泰的身边。
此时李泰还俯身在桌子上画着一副画,看全图是一副山水画,画上山水叠栅,峰峦如聚,气势磅礴,一眼就能看出李泰深厚的书画功底。
二人之间各自沉默,都没有言语的意思,仿佛回到了多年前舅舅欣赏外甥作画的场景,只可惜时过境迁,谁又真的还能体会当年的心境,长孙无忌目光复杂,他在李泰的落笔中看到了一丝凌冽和倔强,画就是一个人的心境,窥画识人,长孙无忌知道李泰的心思,不由暗自叹气。
良久之后李泰画完了自己的画,只有画的名称没写,长孙无忌却已看出来李泰画的是一幅《千里江山图》。
果然,在长孙无忌的注视下李泰写下了第一个字:千,然后接着写下了其他几个字:里江山图,只是跟一般的千里江山图不一样的是,李泰写的并不是千里江山图,而是千“李”江山图,李是大唐皇帝的李。
长孙无忌知道李泰画里的意思,大唐这千里江山姓李,这千里江山是李家的,而不是其他谁的,包括不是什么长孙家的,这是李泰在暗喻长孙无忌的权倾朝野,是权势越界的权臣,不明白这天下是谁的天下,这是李泰赤裸裸的表达自己对长孙无忌的不满,长孙无忌懂。
李泰在落笔之后仿佛刚刚发现站在旁边的长孙无忌,笑着道:“罪臣不知监国大人莅临寒舍,蓬荜生辉,有失远迎,罪过,罪过。”
自称罪臣,称呼长孙无忌是监国大人,嘲讽之意溢于言表。
长孙无忌没有回应李泰罪过的言论,而是看着李泰的《千李江山图》笑着道:“青雀的画功尤甚当年啊。”
李泰笑着道:“监国大人过谦了,只是区区当年被抛弃之人,郁郁不得志唯有寄情于山水,但也没必要自暴自弃不是,所以有寸进也是天道酬勤,不敢自夸。”
李泰这么说一是在说自己当年是被太宗皇帝抛弃,一道“涉嫌夺嫡”的罪名就把他扔到了均州这个长安千里之外的地方,再就是讽刺长孙无忌当年的所作所为。
在太子李承乾因谋逆被废之后,李泰是最有希望上位东宫的那个人,他也为此曾经拜访自己的舅舅,长孙无忌当时也认为李泰是最好的选择,结果后来长孙无忌改旗易帜转而支持李治,李泰反而成了和李承乾一样被贬谪的人,区别只是在于李承乾被废为庶人,李泰被贬为东莱郡王,这件事李泰一直认为是长孙无忌当年在李治那里得到了一些承诺,所以“卖主求荣”放弃了自己,现在长孙无忌身居监国之位就是最好的证据,试问,对这样的长孙无忌李泰怎么会有好态度,这也是李泰称呼长孙无忌为监国大人并不是舅舅的原因。
长孙无忌明白李泰的言外之意,这也是他这些年躲着李泰的原因,在这件事情上长孙无忌也是有愧于自己这个外甥,手心手背都是肉,长孙无忌是李泰的舅舅,同样也是李治的舅舅,更是李世民的臣子,虽然当年长孙无忌认为李泰比李治更适合皇位,但作为臣子,他必须遵从皇帝的想法,另外还有李世民想要三个儿子共存的想法,这也是长孙无忌的愿望,他知道这也是妹妹长孙皇后的心愿,可是这样的做法又该怎么想李泰解释?
这件事是李泰心中的结,又何尝不是长孙无忌心中的结?也是李治心中的结,是事关皇位的结,俗话说解铃还须系铃人,可是这样的结谁又能解开?所以长孙无忌面对外甥的嘲讽只能保持沉默。
眼看自己对长孙无忌的言语攻击没有效果,李泰也不想继续这样幼稚的行为,继而冷笑道:“无事不登三宝殿,监国大人不远万里来我这穷乡僻壤可是有什么指教?罪臣洗耳恭听。”
长孙无忌没有马上回应李泰的问话,而是走到桌边认真的看着画上的千里江山,最终目光锁定在《千李江山图》的李字上面,不知觉的伸手上去摸了一下,因为墨迹还没有干,长孙无忌的手指上就沾染了墨色。
此情此景,长孙无忌沾染了这一幅《千里江山图》,就像是现在沾染了大唐的李姓江山,长孙无忌用力搓了搓手指,但印记却怎么也擦不干净,长孙无忌才后知后觉收回手,静静的看着手指上的黑色。
沉默良久,长孙无忌说道:“这天下为父母者莫有不想子女平安顺遂、喜乐无忧的,哪怕他是皇帝还是寻常的田舍翁,皆是可怜天下父母心。”
李泰闻言冷笑道:“监国大人今天特意过来是为教导罪臣何为孝道吗?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当年父皇驾崩可是监国大人亲自不许我回到长安城为父皇尽孝送终,敢问这样我如何尽孝?”
长孙无忌看着面露倔强的李泰还是决定实话实说,因为今天他就是过来解决误会的,有些事情也许说开了才有好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