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武则天新史:仕女长歌:唐朝的女人 > 第102章 凤仪宫内蓬莱殿阁 宣政殿上魏王请归

第102章 凤仪宫内蓬莱殿阁 宣政殿上魏王请归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凤仪宫内,蓬莱殿阁。

在皇后王婠建议皇上李治可以武昭仪的殿阁修建在她现在居住的凤仪宫中分割出来之后,这个消息在后宫引得大家一阵议论纷纷。

诸多后宫妃嫔有一个算一个,谁有这样的待遇?谁敢说把皇后的凤仪宫分割出一部分给我来建殿阁?还要不要命了?

现在一个二品的新晋昭仪就做到了,不但分割了一部分凤仪宫,并且还是皇后自己主动提出的这个建议,就问谁不感觉惊奇?

武昭仪又一次的名声鼎沸,又为自己在别人口中神奇的武昭仪这个名号添砖加瓦,从皇后为皇帝的金屋藏娇,到皇帝即位后唯一怀孕的女人,再到前一段时间被册封为昭仪,还有就是现在,皇帝想要为她兴建寝宫,皇后马上就主动分割自己的凤仪宫为武昭仪准备。

以上种种堪称传奇的经历问谁能不感到惊奇?

这可是连皇上四位大妃娘娘都没有的待遇:

贵妃娘娘郑珠贤早前因为心病的原因,被皇上送出宫去养病,现在是只有贵妃娘娘的称号,却连后宫都进不来,在很多人眼中就是名存实亡。

淑妃娘娘萧未央早年在皇上面前受宠,生下二女一子,并且这个儿子差点成了太子,但功亏一篑,现在皇上对淑妃娘娘的态度也是不冷不淡,难有昨日荣光。

德妃长孙娘娘,作为监国长孙氏家的女子,德妃也没有了刚刚进宫时候的趾高气昂,志向远大,皇上待她并无不同,甚至还颇显冷淡,少有亲近,倒是皇后多念及她长孙氏的身份经常来看望她,但次数也是肉眼看见的减少,这也让德妃明白了后宫妃嫔难见皇帝的传言是真的,哪怕是她,姓氏并没有给她带来什么优待,不过她也不想一想,如果没有这个长孙的姓氏,她怎么可能进宫就能得到德妃这个位子,但现在德妃感觉自己的寝宫也跟掖庭的冷宫差不了多少。

至于贤妃娘娘,贤妃刘氏,因为自己的儿子李忠成为了皇后的养子,并且成为大唐太子,最终母以子贵进封为了四妃之一的贤妃,当然其中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皇后认为武如意坐上贤妃的位子会成为自己的威胁,所以故意联合长孙无忌等人册封原先的宫人刘氏成为贤妃,这就是占着贤妃娘娘这个茅坑,至于刘氏拉不拉屎,皇后不管,刘氏是个人,能做贤妃就行,王婠只是不想如意得到这个位子,仅此而已,所以贤妃是刘氏或者另外谁并不重要,而李治因为刘氏霸占了他想安排给如意的位子,更是看见她不舒服,刘氏虽为贤妃,却更不受李治待见。

这么一对比就显得武昭仪有多受皇上宠爱,甚至武昭仪都把昭仪这个妃位带到了超出它品级的高度,昭仪论品级是二品之首,但二品的妃位算什么?上面还有皇后娘娘和四位正宫大妃娘娘,后宫不大,有这五只大老虎就够了,所以昭仪这个二品之首真的算不了什么,别忘了,先皇太宗皇帝的昭仪现在还在感业寺出家为尼,终老余生呢,也只有武昭仪这个昭仪有这样的威风,后宫宫人有人私下都会说现在的武昭仪是整个后宫对于皇上来说仅次于皇后无名有实的存在,有人有名无实,有人无名有实。

甚至还有好事的宫女编出了顺口溜,大妃小妃不如皇后眼前妃,这娘那娘不如皇上如意娘,大家为了区分武昭仪和其他昭仪的不同,就把武昭仪称作如意娘娘,这样皇上李治听了也高兴,不会回想起只能册封如意为昭仪的烦心事,并且这个如意娘娘恰巧跟如意当初写给李治的诗《如意娘》一样,李治听了更开心。

这句顺口溜就完整的描述出了大家对武昭仪的羡慕嫉妒恨。

大妃小妃不如皇后眼前妃,众所周知,武如意最先是皇后凤仪宫里的宫人,起初一点后宫的身份都没有,就是因为皇上喜欢,皇后才为皇上金屋藏娇,这算不算皇后的眼前人?皇上去看皇后,那武如意算不算近水楼台先得月?后宫有多少妃嫔想要见皇上一面比登天还难,只有武如意,因为身在皇后凤仪宫,就能轻易见到皇上,这就是一种无形的优势,俗话说宰相门前七品官,那皇后门前算什么?所以大妃小妃不如皇后眼前妃,在皇后身边就有出头之日,这叫背靠大树好乘凉,大河流水小河满,武昭仪就是最好的证明,你说大家羡慕不羡慕?嫉妒不嫉妒?

这娘那娘不如皇上如意娘,这句话是说别看皇上后宫中有这娘娘那娘娘大家都是娘娘,但三宫六院七十二妃,都比不上皇上的如意娘娘,后宫这么多女人都是浮云,只有武昭仪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皇上独宠于一人,所以什么娘娘都是虚的,皇上不喜欢都是白搭,说完还暗指一下上面的四位大妃娘娘,你说大家羡慕不羡慕?嫉妒不嫉妒?

有羡慕的,有嫉妒的,恨的当然也有。

作为如意的宿敌,萧未央和如意的仇恨远的可以追溯到二人多年前在训育宫小宫女时期,二人因为争夺为先皇帝李世民跳舞的机会就已经结下宿怨,近的有萧未央故意安排人打压武氏兄弟,最终导致如意的娘亲杨氏和妹妹青蝉第二次被赶出武家,并且还在武家族谱除名,这也是如意进宫向萧未央复仇的原因,再近的是在皇后的宴会上萧未央故意引诱贵妃郑珠贤犯病去攻击怀孕的如意,想要迫使如意流产,这都是二人间的仇怨。

还有就是德妃长孙氏,长孙氏进宫前本来依着自己长孙氏的身份踌躇满志,想要进宫之后大展宏图,为长孙氏在后宫赢得跟前殿一样的名望,没想到进宫之后自己的处境跟想的完全不一样,别说大展宏图了,就连自己的寝宫皇上都少来,感情自己这里是掖庭的冷宫?

这一切的原因都是那个不知所谓的皇后凤仪宫的女人,之前德妃都不屑于知道这个女人的名字,现在知道了,武如意,武昭仪,不知道从哪冒出来的贱女人,居然霸占着皇上的独宠,为此德妃没少埋怨皇后,好端端的干嘛给皇上找这么个狐狸精,搞得现在大家都没得玩,看似身在后宫,实则身在冷宫守活寡,王婠面对德妃的埋怨也只是尴尬一笑,但心中还是有几分不豫,自己是皇后,就算你德妃出身长孙氏,也该对自己有起码的尊重,这是尊卑顺序,现在这样也太有点目中无人了,还不是借着长孙这个姓氏狐假虎威、狗仗人势?没有监国长孙无忌你德妃算什么?还用自己这个皇后向她说好话?这也是王婠逐渐少来德妃这里的缘故,还有就是自己做什么事是自己的选择,哪里轮得到德妃这个外人说长说短,指指点点?

因此,面对让自己郁郁不得志的武如意,德妃长孙氏对如意也是恨得牙痒痒。

还有就是贤妃刘氏,刘氏自己好不容易从一个普通宫人进封为了贤妃,结果刘氏发现自己的处境跟过去并没有多大变化,反而跟自己过去一样是普通宫人身份的这个武如意成了皇上皇后眼前的红人,刘氏自然恨这个人为什么不是自己而是那个武如意,但因为皇后的原因,刘氏并不敢表现的太过明显,想恨不敢恨,她还是知道自己这个贤妃的位子是怎么来的,既然武昭仪是皇后的人,那就跟自己一样,自己也是皇后的人,刘氏是这么认为的,所以还会尽量憋出自己蹩脚的笑向如意表示好意。

至于皇上李治,这时候李治顾不上后宫的这些蝇营狗苟,前殿的事就够李治心烦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