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一意没时间耗在这里,再晚一些就不知道方姑又到何处去了。
“往后退些。”她示意柳云关离远些,接着抽出剑,双脚轻点地面,人盘旋上升至竹林顶尖,奋力朝下一劈,竹子应声而到,斩出了一条径直通向山体的路。
唐一意稳稳落在了方才方姑所站的方位,按着方姑先前抬头的方向望去,细细一看,山壁上果然有一块与周遭环境色彩不大统一的石头,她抬起剑柄一摁,山壁传来松动的声响,紧接着石门打开了。
她朝身后的柳云关递了个眼色,两人前后走入了山洞之中,石门迅即又自动合上了。
果真别有洞天,夜明珠挂满了洞壁照得洞道明亮,洞道不宽不窄,恰好够两人并肩同行。
洞内有许多岔道,唐一意进洞晚了一步,现下也无法断定方姑究竟走了哪条,只能带着柳云关随意摸索着。
“阿意。”柳云关想跟唐一意说点什么,刚开口声音便在空旷的洞道内回荡。
唐一意连忙将食指竖举在嘴唇前,示意他不要说话。
柳云关点点头,两人又在洞中接着摸索。
走了约莫半个时辰,唐一意耳边隐隐传来流水的声音,她扭头看柳云关,指了指自己的耳朵。
柳云关当即意会,也指着自己的耳朵点了点头,他也听到流水声了。
两人放轻脚步,全神贯注地跟着流水声的方向走去,眼前狭窄的洞道突然放宽,这洞中竟真有潺潺的流水。
一条溪流围着中央圆形的高地流淌着,溪水从地势较高处流下,激在石块上发出响声,透过清澈见底的溪水还能看到几尾小鱼在里面自在地游着。
柳云关忍不住将手探到水中想感受一下,不料惊动了其中的鱼,它们在水中胡乱蹿着,粘腻的鱼鳞碰在柳云关的手背上惊得他慌乱抽回了手,弄出了不小动静。
“何人在此?”中央的高地上似乎有人,听闻这边传出的声响于上方大声发问。
坏了,是方姑的声音。
在她的地盘若是被抓到了生死难料,唐一意抓起柳云关拔腿就跑,头都不回一下,生怕耽搁了一瞬就被方姑逮到。
两人不知在洞道中绕了多久,最后是柳云关实在跑不动了二人才就此停下。
“阿意,为什么你这么能跑。”柳云关气喘吁吁的,用双手撑着两膝。
“你想被她抓到吗?”唐一意绕了大半圈也不知道方才的圆形高地在何处了,胡乱指了个方向如此说道。
想到方才那听起来凶神恶煞的声音,柳云关头摇得同拨浪鼓似的。
“不知何时才能出这山洞。”唐一意摸着坚硬的石壁也犯了愁。
“你用你的剑一劈不就好了。”柳云关双手虚握着,模仿起唐一意斩竹子的动作。
“就算我能把这山洞劈裂,你我怕是也要被这石块压死。”
好像是这个道理。柳云关没再说话了。
“姑娘,欲出山洞请随我来。”就在此时,两人身后突然传来人声。
那人面目白净,二十来岁上下光景,穿着一身青衣,脚步如此轻盈,竟连唐一意都未曾注意到他的靠近。
“我为何要信你?”唐一意身影一闪,急速绕道那人身后,锋利的剑架到了他肩上,剑锋逼近他的脖子。
谁知道他是不是方姑手下的人。
那人不慌不忙地从衣袖中掏出了一粒夜明珠,它在光线黯淡的洞道中闪着血色的光。
“你是无期手下的人?”唐一意一面说道,一面将剑收回剑鞘中去。
“是,小人是少主的侍卫。”
“洞中情态不明,多有得罪,还望海涵。”唐一意双手抱拳。
“无妨,唐姑娘还是一如既往的警惕。”
“这位是……”侍卫指向了一旁一直默不作声的柳云关。
“哦,路上搭救的一个小哑巴。”唐一意再次暗示柳云关不能说话,这侍卫既是李无期身边的人,那想必也是见过柳云关的。
柳云关微微点了点头。
“既是唐姑娘带来的人,那便一道走吧。”
侍卫领头,他在洞壁上摸索着,双手忽然朝一盏摆着夜明珠的灯托伸去,用力一拧,灯托转变了方向,眼前的洞壁随之松动,一条捷径出现在三人面前。
“唐姑娘,跟紧了。”侍卫提醒道。
三人刚穿过没一会儿,身后的捷径便又迅速合上,一切与最初并无二样,速度快得容不得人多半分犹豫。
后边的路侍卫重复着转动灯托的动作,很快三人便到达了原先方姑所在的圆形高地。
唐一意和柳云关不久前误打误撞,从一条洞道通向了高地下层,受视角所限,只能看到底下流动的溪水和鱼群,却看不到顶上高地的情形,而今换了一个角度观察,站在高地之上才知道这洞道之中竟是别有洞天。
高地的正上方并无山体遮挡,抬头可见青天,正午的阳光亦可毫无阻碍地照耀在高地之上,想必正是因为如此,雨天滴落的雨水才能在此聚集,并在高地的正中央形成一个水池,而多余的水再通过水池的小道流出,在高地最外围的低洼处又形成了环绕的小溪,也就是柳云关方才将手探进去那处。
水池中种有一丛又一丛的荷花。
“此处为何种有荷花?”唐一意问道。
方姑不见得对荷花有如此强烈的喜爱之情,更不至于为此费尽心思找了一个洞来种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