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这个世界是筛子吗? > 第8章 第 8 章

第8章 第 8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但让朱元璋再一次没有想到的是,朱标死在了自己的前面……

洪武二十五年四月二十五日,年仅37岁的朱标在视察洛阳归京后病逝,这个极为尖锐的问题再一次摆在了朱元璋的面前,到底是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还是立朱标的儿子为太孙?该立朱标哪个儿子为太孙?

出于一片慈父之情,朱元璋毅然决然的选择了立朱标的儿子为太孙,那么该立朱允炆还是朱允熥呢?

自从吕太子妃被扶正后,朱允炆的身份由庶子转为了嫡子,从礼法上来看,朱允炆和朱允熥皆为嫡子,以年纪论,朱允炆为长,那就该立朱允炆,可是朱允熥身后站着已经被封为凉国公的蓝玉。

在开平王常遇春和中山王徐达先后离世后,朱元璋在对外征伐上越来越依赖蓝玉,这导致蓝玉日渐恣意骄横,加之洪武十三年的胡惟庸案的发生,让朱元璋开始害怕外戚干政,汉朝的教训还不够是吗?所以朱元璋不希望明朝未来的皇帝和勋贵走的太近,以防外戚干政。

此时朱元璋非常怀疑已经有些被养废朱允熥能不能压制住蓝玉,万一朱允熥压制不住蓝玉,将来大明姓朱还是姓蓝?而朱允炆的身后只有文官集团呢,要知道秀才造反十年不成……

洪武二十五年九月,朱元璋最终册立懿文太子朱标次子朱允炆为皇太孙,大明朝的第一次皇位之争似乎就这样落下帷幕了……可作为儿子们的秦王、晋王、燕王等人并不服气。

所谓父死子继,怎么就轮到身为皇孙的朱允炆了呢?

皇次子秦王、皇三子晋王、皇四子燕王、皇五子周王均为马皇后所生,都是嫡子,理论上他们的继承权该在朱允炆之前才是,可是秦王等人的背后站着的也是勋贵集团,朱元璋怕他们压不住,以及他对朱标爱的深沉……

对此以秦王为首的藩王们没有一个看的上仅凭所谓‘孝顺’就上位成为大明朝下一任皇帝的朱允炆。

他们服朱标,一是因为朱标是大哥,开国元勋/中山王/朱棣的老丈人徐达是太子少傅,朱标的老师,开国名将/开平王常遇春是朱标的老丈人,开国名将/凉国公蓝玉是朱标的妻舅,整个勋贵集团可谓是对朱标马首是瞻,那个大傻子敢和这样的太子争呢?

但以上的这一切,朱允炆统统没有,他有的不过是已经有衰败迹象的吕家以及骑墙派文官……

且朱标十分会做人,很懂得收买弟弟们的人心,包括朱棣在内,几乎每个人都惹过祸,但朱标每次都会耐心的前去劝导朱元璋,希望他能饶过这些弟弟。人心都是肉长的,大家承受了朱标的恩德后,自然会对其有感恩之情,在朱标地位稳固的情况下,谁会跟二傻子一样站出来争皇位啊!

后世人戏称朱标是将自己活成了众兄弟的第二个爹,所以大家才不和朱标争皇位!

那么朱允炆对众叔叔有恩德吗?刚当上太孙的朱允炆年仅15岁,哪里来的恩德呢?

一无权,二无恩德,仅仅只有朱元璋支持的朱允炆,想要让手握兵权的众叔叔们对他俯首帖耳,想什么呢!

自从朱标去世后,朱元璋就开始以塞王取代国公,分封藩王拱卫朝廷,他先后分封北平燕王、大宁宁王、太原晋王、大同代王、广宁辽王、西安秦王、宣府谷王、甘州肃王、宁夏庆王、平凉安王、开平齐王、沈阳沈王、开原韩王,他们分布在从东北到西北的漠北边防线上。

想要这些手握兵权,屡立战功的藩王们服一个什么都不是的朱允炆,开什么玩笑,何况朱允炆还不做人。

朱元璋设立塞王的本意是让塞王们充当北元反扑的第一道防线,就算要削藩,也得等中央实力远超十三藩王合力才行,可朱允炆是怎么做的,普一登基,连位子都没坐稳就想着削藩。

要知道此时朝中各将领刚被朱元璋清洗过,连一个能打的都没有,而藩王中大多都是上过战场的,本人不一定有能力,但手下能力出众的将领并不少,这样的情况下,朱允炆不选择暗中发展实力,而是一上来就削藩……

真不知道朱元璋有没有后悔选择朱允炆当自己的接班人……毕竟他对叔叔是真的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